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692262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会议交流材料-敦煌研究院(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断强化管理服务措施,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构建一流文物保护科研平台,敦煌研究院 2009年4月,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管理,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专业保护管理机构和敦煌学研究基地。 长期以来,敦煌研究院遵循“保护、研究、弘扬”的工作方针,在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敦煌艺术和敦煌文献研究、敦煌文化弘扬、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与管理创新方面,长期以古代壁画、彩塑和土遗址科技保护为重点,扎根敦煌,立足西北,放眼全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任务,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

2、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 开展学术交流,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04年,经敦煌研究院积极提出申请,国家文物局严格评审,批准在敦煌研究院设立“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2005年11月,敦煌研究院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正式挂牌。 2008年,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运行评估,目前已初步发展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中最具有活力的创新基地之一。,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管理和发展历程的体会,依托科研院所和文物保护科研、管理机构,设立重点科研基地这条道路顺应了文化遗产保护

3、领域的实际需求,对于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和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无疑是一项重大的体制创新; 国家文物局在敦煌研究院设立古代壁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不仅是对我院在相关领域科研实力的充分肯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度信任,对依托单位而言,也是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管理和发展历程的体会,借助科研基地的平台,对敦煌研究院的运行机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整合了敦煌研究院在壁画、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文物数字化研究、石窟管理研究和敦煌学研究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石窟和土遗址价值评估、保护技术研发、数字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科研成果的转化、相关技术规范、技

4、术标准的编制等方面得到加强。 科研基地的设立也带动了我院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局面。,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管理和发展历程的体会,在科研基地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于敦煌研究院成立的“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进入组建阶段,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标志着敦煌研究院走向国家层面的高水平科研机构行列。 “工程中心”是敦煌研究院相对独立的科研开发实体,在业务方面独立开展工程化研究开发,经济上实现独立核算、计划单列、独立账户。通过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实现“科研开发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这意味着借助科研基地的科技

5、平台,使得敦煌研究院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之路。,可以说,科研基地和敦煌研究院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作为依托单位的敦煌研究院高度重视科研基地的运行管理,在其发展历程中,重点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树立管理服务意识, 为基地发展创设良好科研环境,树立管理服务意识,为基地发展创设良好科研环境,科研基地在敦煌研究院正式批准设立3年多来,为了不辜负国家文物局的重托,在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敦煌研究院积极组织领导科研基地的良性运行发展 。 敦煌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和科研基地角色关系的定位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作为科研基地“管理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6、敦煌研究院与科研基地角色关系的定位,作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要组织领导好科研基地的运行发展,首要问题在于分清自己作为管理服务者的角色定位,在于树立和增强管理服务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承诺和责任。 没有将科研基地简单地视为自己的下属单位而越俎代庖,紧抓不放,也没有将科研基地当成一般的挂靠单位而无所作为、放任自流。 不断强化管理服务意识,为基地发展创设良好科研环境。 以 “建设一流科研环境,培养一流保护科技人才,做出一流保护科研成果”为准则,以“合作、奉献、创新”的精神,组织和配合科研基地瞄准需求,立足应用,发挥优势,开拓创新,使科研基地的科技研

7、发创新与敦煌研究院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使科研基地向一流文物科研基地的目标顺利迈进。,二、强化管理服务措施, 为基地发展创设良好科研条件,强化管理服务措施,为基地发展创设良好科研条件,为科研基地提供政策支持、后勤保障、经费配套等条件,是依托单位具体负责科研基地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责之一。 敦煌研究院尽管地处西北内陆的戈壁沙漠深处,财力、物力有限,条件艰苦,但仍竭尽所能地为强化管理服务措施,为科研基地的发展创设较好的科研条件。,政策支持方面,敦煌研究院的优良传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便树立了文物科技保护理念,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步伐,形成了以环境监测、壁画修复、

8、石窟加固、石窟档案为内容的科技保护体系。 科研基地成立后 我院给科研基地核定专职科研编制 给予充分的人员聘用和经费支配权 从制度、人员、设备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等方面,对科研基地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在外部环境上,从经费、项目、奖励等方面积极争取依托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为科研基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勤保障方面,敦煌研究院近年来主抓了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建设。 为给予科研基地集中、固定、充裕的办公、研究、实验场所,敦煌研究院积极争取立项建设了专门的古代壁画保护科研基地科研楼。总投资1200多万,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目前基地科研楼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9、。,经费配套等方面,3年多来,敦煌研究院在科研基地申请的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文物局、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文物局立项的项目中都给予大量的配套资金支持。 据初步统计,科研基地成立以来,敦煌研究院对科研基地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配套经费达300多万元。 敦煌研究院每年提供20万元经费用于科研基地开放课题的资助,科研基地充分拥有开放课题的批准权和经费使用权。 敦煌研究院每年为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年会提供经费支持约20万元。,三、积极构建科研团队, 为基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积极构建科研团队,为基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强大的人力资源是我们事业发展前进的稳固基石,为此积极培养文物保护

10、技术科研人才,为基地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保障始终是敦煌研究院对科研基地进行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敦煌研究院始终把培养和建立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队伍放在战略高度,长抓不懈。 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交流、锻炼,科研基地目前已拥有一支50多人的科技保护研究核心队伍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9.3%,中级以上职称者占70.4%。 通过7位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培养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科研基地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术科研梯队。,四、积极引导科研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科研基地主任的聘任,早在国家文物局在敦煌研究院设立科研基地之初

11、,我院本着积极参与、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态度,经研究,决定派出有专业特长的院级领导参加科研基地主任竞聘,期间,经过公开招聘,甘肃省文物局任命王旭东以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身份兼任科研基地主任。 这一决策,反映了我院对科研基地建设之初的管理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实际运行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缩短了科研基地团队的磨合、探索的时间,使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启动,投入运行,立即开展立足敦煌、面向全国的古代壁画和土建筑遗址保护科学研究工作。 从目前来看,这种管理模式是充满活力、积极有效的,并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有关专家的肯定。,“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和各级部

12、门的指导下,科研基地奉行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效果良好,建立并完善了科研基地的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成果转化体系。,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支持科研基地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基地工作。 科研基地利用敦煌研究院长期构建的科技平台,迅速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科研项目和开放课题,吸引大量的专家学者到科研基地,与科研基地固定科研人员一起进行研究和工作。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聘请外方专家开展某些专项的研究。 积极聘请了包括兰州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所等众多相关科技学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指导或者联合开展古代壁画保护方面的专项

13、研究。 积极引导科研基地举办相关学术会议,加强合作交流。,合作交流的效果,通过积极开展、扩大学术交流,充分利用院内、院外两方面的科技人力资源与先进技术,促进了学科建设与发展,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加速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提升了科研基地自身的科研水准和发展创新能力。,鼓励科研工作的机制,敦煌研究院重视并鼓励科研基地对各类课题的申报,对得到立项的课题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 重视并鼓励科研基地的研究成果在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制定了将涉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利润的35%奖励技术研发人员的政策。在以上政策的引导下,我院所管辖的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三大石窟的科技保护、文物修复、数字化

14、工作、遗产监测水平和遗产综合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一批科研成果在新疆、西藏、宁夏承担的几处大型文物保护工程中得到了转化。 科研基地走上了以科研课题和保护工程项目带动人才培养,以解决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中的问题促进保护科研水平提高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研基地运行展望,我们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把对科研基地的管理服务作为我院的中心工作之一,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进一步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优化科技队伍,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增强科研工作的活力,切实提高科研基地的创新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 在科研总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