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2250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雷及接地装置工程设计,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一、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1、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根据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防雷分类规定,民用建筑中无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其分类应划分为第二类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雷电活动频繁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 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

2、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 4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5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6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2、建筑物防雷的措施,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和、防侧击雷的措施。,防直击雷的措施: 1. 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网)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避雷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并应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 2. 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

3、的钢筋或钢结构柱。,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连接。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还应装设避雷器,并与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管及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应采取防侧击措施:1) 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相互连接;2) 应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结构圈梁中的钢筋也连成闭合回路(均压环),并同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 3) 应将45m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均压环: 高

4、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防止反击: 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体或电气线路和电气、电子信息、设备的反击,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条件时宜将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和引下线与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隔开,距离符合相应规定. (2)设有大量电子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其电气、电讯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与每层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结。一般建筑物的电气、电讯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每三层与楼板钢筋

5、做等电位联结,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和防侧击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网)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 2) 避雷带应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并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 3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 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架空线转换为电缆,电缆长度不宜小于15m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2) 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

6、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避雷器。3) 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应采取下列防侧击措施:1) 建筑物内钢构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金属管道等的连接措施。2) 应将60m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防雷装置,1接闪器 2引下线 3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带支架,独立避雷针,避雷网格,1接闪器,1)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

7、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2)屋面不等高处竖向避雷带均暗敷。,2引下线,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子。 (1)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 (2)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3接地装置,人工接地体:1)埋于

8、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2)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民用建筑宜优先利用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当不具备条件时,应采用圆钢、钢管、角钢或扁钢等金属体做人工接地体。,钢管接地极一般用2.5m长4050壁厚不小于4mm的钢管,顶部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0.7m,形成接地极;角钢接地极一般用L505角钢,顶部打入地下不小于0.7m,形成接地极。钢管、角钢接地极一般成组敷设。单根接地极间用- 404镀锌扁钢接地母线连接形成

9、一组。具体根数由计算确定,每组中接地极间距应为23倍的接地极长度,一般为5m。,接地母线。接地母线一般采用404镀锌扁钢或8镀锌圆钢制成。,注:沿建筑物外面四周敷设成闭合环状的水平接地体,埋设在建筑物灰土基础以外的基础槽边。,接地调试,根据设计要求,防雷及接地装置中的接地体必须有足够小的接地电阻,这些要求一般在设计时,根据土质等情况计算布置出接地极。施工完毕后,为了保证接地电阻达到设计要求,需对已施工完毕的接地体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接地电阻一般是从引下线的断接卡子处将原引下线断开,用接地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如达不到相应的设计要求要,进行处理。,设计 内容,屋顶防雷平面图 接地平面图(等电位接地平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