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基础讲义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92248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基础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精神病学基础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精神病学基础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精神病学基础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精神病学基础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基础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基础讲义(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医学,精神医学的概念,精神医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发展规律、病程经过、预后转归、治疗措施、预防和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作用和影响的一门医学科学。,精神活动(心理)是脑的机能,它使机体能对外适应环境和污染环境,使之更能适应机体的需要; 对内则通过神经系统与整个机体联系,以保持内部的统一性。 因此精神是生物心理社会统一的表现。,精神活动(心理现象)按心理学概念可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即知、情、意)三个过程。 认知可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精神活动还包括性格心理特征和能力。精神活动如发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量和质的改变时,就能患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的病因,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决定个体生物学的特征。在某些精神疾病病因中有一定地位。也是精神疾病病因中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某些类型等具有明显遗传倾向。,据国内外调查资料,精神分裂症国内群体流行学遗传调查,总患病率为5.6;家系遗传调查为17.5。 躁狂抑郁症国内流行性遗传调查总患病率为0.37。 虽然说明遗传因素对某些精神病有密切关系,但不能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躯体因素,1、感染, 2、躯体疾病 3、中毒 4、颅脑外伤,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如心因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和与文

3、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等,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不是起病的单一致病因素。主要看心理因素的性质和强度,对患者反应的程度而定。即个体对心理因素所持的态度。 1、生活事件 2、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因素,1、环境因素 是指社会上和环境上心理因素的影响。,2、文化环境是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风气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等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由于文化、民族和环境不同出现特有的精神疾病。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拉塔病(Latah)、行凶狂(Amok)和缩阳病(Koro)。加拿大森林地区的冰神附体( wililge)。澳大利亚北部的灵魂附体(Molgri)。日本冲绳岛的矮

4、奴(EMU)。蒙古的比伦奇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心理学将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精神疾病的症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第一节 认知过程及其障碍,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基础。认知(Cognition)过程将从感觉和知觉、注意、记忆、言语和思维、智力等方面加以讨论。,一、感觉(Semsation)和知觉(Percoption)及其障碍,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认知的初级阶段,但有认识程度的差别,前者为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简单反映,知觉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较完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常合称为感知觉。

5、 常见障碍有,(一)内感性不适Senstopahia,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患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部位、难以表达的异样感觉,可为牵位、挤压、转动、流动、游走或虫爬等感觉,是构成疑病妄想的基础。 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二)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以错视、错听多见。正常人也可以产生错觉,但经验证后能立即纠正。病理性错觉常见于意识障碍状态,患者坚信为真,不能纠正,其内容常常有恐怖性,以致出现恐怖表情、逃跑或攻击行为。 见于谵妄状态、癔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三)幻觉(Hallucination),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

6、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知觉。正常人也偶有幻觉,但持续时间短、能被纠正。病理性幻觉持续时间长、坚信不疑、不能纠正,并常影响或支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是常见的、重要的精神症状。 一般认为:意识清晰时出现的幻觉都属于病态。,常见幻觉有,1、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以言语性幻听居多,可为数人议论、辱骂、威协、命令,少数为赞美。开始时,由于声音内容与来源含糊不清而引起患者注意,以后逐渐清楚而注意,产出现与幻听相应的侧耳倾听、掩耳或空对骂等行为;或据命令性幻想听的内容而拒食、打人、毁物、自伤或自杀、甚至产生危害社会行为。幻听声音多来自外部或说不清方位。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等。,

7、2、幻视( Visual hallucination)外界不存在相应的客观事物而能看见无意义的色彩、闪光或形象。内容较丰富多样,形象清晰、鲜明和具体。亦可模糊不清。较幻听少见。 见于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谵妄状态、精神分裂症、癔症等。,3、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和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幻嗅指患者闻到一种难闻的腐臭味,常以手掩鼻或以物塞鼻;幻味指患者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令人不愉快的怪味,以致拒食。两者常同时存在, 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等。,4、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可表现为触摸感

8、、虫爬感、针刺感或触电感,也可为性接触感。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等。,5、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患者能清楚描述躯体内部或某一脏器扭转、穿孔、断裂、腐烂或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一起出现。 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更年期精神障碍。,6、假性幻觉( Pseudohallucination)仅指出现于主观空间的幻觉。这些幻觉不是通过患者的感觉器官获得的,其轮廓不够清晰、不够鲜明、缺少真性幻觉的那种客观现实性与形象完整性,但患者却坚信不疑。以假性幻听和幻视较多见。 是精神自动症的主要症状之一。,7、思维化声(Voiced thought)当想到某件事时,自己

9、就能听到所想的内容。患者认为是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声音。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8、思维显形(Visible thought)指相应的人物、景象、文字等在思维的同时,十分鲜明地浮现于主观空间或投射到客观空间。如想到某一事物时,该事物的形象就出现在眼前。 见于精神分裂症。,(四)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患者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感知是正胡的,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形象、大小、位置、距离及颜色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表现为视物变形、视物显大或视物显小,似曾相识或旧事如新,对周围事物缺乏真实感,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一部分发生变化等。 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颞

10、叶癫痫或脑瘤、脑炎等脑器质性疾病。,二、注意(Attetion)及其障碍,在某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指向某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称注意。如有选择地使精神活动指向某一定的对象时称主动注意;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探索反射为被动注意。通常所谓的注意是指主动注意而言,对所指向事物的感知最为清晰,有利于识记与分析;而被动注意指向的对象常不十分清晰。,常见注意障碍有,(一)注意增强(Hyperprosexia)指主动注意显著增强。病态的注意增强多与妄想有关,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十分注意所怀疑人的一举一动,对微小细节都保持高度注意和警惕。 有疑病妄想者则过分关注自身健康状态的某些变化。,(二)注意涣散(Divergence

11、 of attention)主动注意明显减弱。注意力不能较持久地集中某一事物上,容易分散,有时看很长时间的书。仍不知所述内容。 见于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三)注意减退(Hypoprosexia)主动注意与被动注意都减退,常需要较强的外界刺激才能引起注意。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状态、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神经衰弱等。,(四)注意转移(Transference of attention)主动注意不能持久,被动注意明显增强。注意力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转移,以致不断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 见于躁狂症。,三、记忆(Memory)及其障碍,既往感知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大脑中重新反映出来,这种即

12、往经验的认知和回忆就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存和再现三个阶段,按时间分为瞬时记忆、近记忆和远记忆。,记忆能使人类不断地积累、扩大和利用经验,提高人的智力、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但人也不可能把所有感知与体验都记住,越是新近识记的事物越易发生遗忘,遗忘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向远事遗忘发展。记忆与边缘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海马回在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中起重要作用。,常见记忆障碍有,(一)遗忘(Amnesia)以往经验部分或全部的不能再现称遗忘。病理性记忆丧失,可表现为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能回记。 脑器质性疾病的颅脑外伤是常见病因,也见于情绪创伤之后和神经衰弱。

13、,1、顺行性遗忘(Antegrade amnesia)与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常由脑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急性意识障碍引起。如对脑外伤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遗忘称顺行性遗忘,对外伤以前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遗忘称逆行性遗忘,2、进行性遗忘(Progressive amnesia)以再认与回忆的损害最大,患者除有遗忘外,还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与淡漠。 见于老年性痴呆。,3、心因性遗忘(Psychoganic amnesia)主要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引起,遗忘内容仅限于与某些痛苦体验相关的事物。,4、近事遗忘(Recent amnesia)与远事遗忘(Remote am

14、nesia)对当日或近期内新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称近事遗忘;对往事的遗忘称远事遗忘。 脑器质性损害所致遗忘规律是先近事遗忘,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远事记忆损害或远事遗忘。,(二)记忆错误(Paramnesia)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记忆错误。 患者对自身经历的事件,在发生时间、地点或情节等方面出现错误的记忆,并坚信不疑。,1、虚构(Confabulation) 指患者以想像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上记忆的缺损,并信以为真。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潜隐记忆(Cryptomnesia)指患者把自己过去看到或听到的,或梦中体验过的事物的回忆,认为是自己实际体验过的事物。,3、似曾

15、相识(Deja Vi)与旧事如新(Jamais Vu)指对新事物有一种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称似曾相识;对已多次体验过的事物有似乎从未体验过的生疏感称旧事如新。 多见于癫痫。,4、妄想性回忆(Delusional memory)患者将出现妄想以前的经历与当前的妄想内容联系起来,剔除回忆中与妄想内容相抵触的部分,夸大了回忆中与妄想内容可联系的部分。,(三)记忆增强(Hypermnesia)病理性记忆增强是指患者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或细节都能回忆起来。 主要是见于躁狂症、抑郁症、偏执状态。,(四)记忆减退(Hypomnesia)指整个记忆过程的普遍性减退,早期可仅表现为对日期、年代、名词、术语或概

16、念回忆困难,近记忆或(和)远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 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疾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四、思维(Thinking)及其障碍,思维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来进行的,再通过推理或判断来间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思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是语言,也可通过写作、艺术品或行为来表现。,思维障碍可粗分为: 思维过程障碍(以联想障碍为主要表现) 思维形式障碍(以思维逻辑障碍为主要表现)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和强迫观念),(一)思维过程 障碍,回忆既往感知过的事物时多以表象形式出现。人在生活过程中保留许多表象,但在某一时刻内仅能有某些表象出现。当一个表象与另一个表象相联系,或一表象引起一个表象,或由一个概念引起其它相关连的概念时的心理过程称联想(Association)。联想障碍可表现为联想的速度、结构和连贯性等方面的障碍。,1、联想奔逸(Flight of association),是一种表现为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概念大量涌现,甚至来不及表达的联想障碍。患者的言语增多,富于形容词,词藻华丽,高谈阔论,口若县河,滔滔不绝,诙谐风趣,引人发笑。由于注意力易随境转移而致话题随之改变,缺乏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