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921061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篇)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 2 篇)篇) 以下是整理的 2 篇 XX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参考。XX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村委位于*县桂江沿岸,属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自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xx就带领该村群众积极投入到扶贫开发建设当中,他针对路难行、饮水难等,组织村民实施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村级道路建设,不断加大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实施资金捆绑、整村推进、综合开发,该村水、电、路、配套到村,特色产业建设初具规模,农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深入调查研究,

2、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走村串寨,深入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龙田村委每一寸的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本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村委其它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村委扶贫规划” ,科学合理的确定了龙田村扶贫工作的目标、规模、重点。全面改善本村

3、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龙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条件。二、做好带头人,为民办实事回想到以前,*村的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支部活动室建设差,几间危房,摇摇欲坠,无法发挥阵地作用,村里致富路子差,虽然有搞种植和养殖的习惯,可小农思想严重,意识不够开放,支部又没能及时为群众致富当好引路人。*为及时了解情况,进入角色,他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克服各种困难,走村串户与农民交谈,听民声、察民情。几年来,他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重点走访了村民代表、组长、党员骨干、种养大户、困难户家庭。除了直接走访农户外。他还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分片到村民家中召开多次民情恳谈会,直接倾听群众呼声,

4、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会后,他又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在村委会中集中讨论,通过他的积极反映,外出跑项目、筹措资金。新修村组扶贫道路 3 条公里,全村通机耕路率达到 100%;新建人饮工程 3 处,解决全村饮水困难 260 户, 100%的群众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三、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能力他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他刻苦钻业务知识,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善于洞察新的形势,具备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积极参与干部教育培训、作风

5、效能建设等活动。同时,他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使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使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表现出良好的理论功底、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四、以身作则,做群众的贴心人*同志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处事公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群众,对同志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把切实为民办实事当作转变工作作风的头等大事来抓,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村委,伴随着一条条扶贫路的延伸,带动了村域经济的

6、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高效农业迅猛发展;特色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自觉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难怪*村委老百姓都说:“扶贫使*村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而*更是“快车道”上的“领路人” ” 。XX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二*,男,生于 19*年 7 月,汉族,大专文化,党员,*天然气总公司精准扶贫*村驻村工作组副组长。一、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镇*村由*天然气总公司进行对接帮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

7、作,总公司于 XX 年 7 月开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联系工作一启动,总公司就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在讲清目标、理顺思路、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将帮扶任务明确到总公司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总经理*同志任组长,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驻村工作组,选派了蒲树郁作为*镇*村的第一书记。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村位于*、*、*、*、*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现有农户 447 户,农业人口 1617 人,耕地面积 1535亩,林地 3200 亩, 20XX 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 98户,贫困人口 307 人。20XX 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

8、在 4000 元左右,精准扶贫户人均收入在 2500 元左右。截至目前,已脱贫 96 户,脱贫人口 300 人,剩余 2 户 7 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1、积极联系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2、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XX 年 7 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 40 余场次,现场培训15 次,参会群众 1300 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

9、 、 “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1、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为满足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他说服总公司投入 320 余万元资金新建了*至*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 150 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 12 万余元。2、新建辣椒产业园推进产业发展。为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他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九十二多万元,成功将原已荒废的元宝山建设成为 62 亩左右小微辣椒产业园,产辣椒近100 吨,园区新建道

10、路公里,500 立方米蓄水池 2 座、渠系3000 米、提灌站 1 个。3、新建村级道路推动脱贫致富。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新建村级道路近 5 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4、真诚扶贫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在实地调研走访后,通过多次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总公司领导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 ,组建了 24 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 98 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带

11、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 98 户贫困户送去大米 20 斤、面粉 20 斤、菜油 20 斤、鲜猪肉 5 斤、慰问金各 200 元。8 月 18 日,驻村工作组带着茶叶、防暑降温药品等走访了贫困户,并对他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 ,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5、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设。总公司党委始终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建工作,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投入资金

12、 5 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1、总公司帮助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 62 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 27 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2、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 56 亩,接收 12 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四)突出基础设施,确保新村建设。针对贫困村情况,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目前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宽带网,卫生室,文化室正在进行完善内部装修工作和设施购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