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91588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议论文结构模式,议论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中的写作重点,要求我们必须掌握议论文的特点,把握结构思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三大三小”模式:“三大”是指全文总体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引论、本论、结论部分;“三小”是指本论部分一般又分为三小层,既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这样,全文就形成了五段式的结构。其结构如图所示 :,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三 分论点一主体部分 (分析问题)分论点二 三小 大 分论点三结论部分深化、重审观(解决问题),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

2、言引出论点,扣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

3、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怎样读书?读高质量的书。)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

4、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学会舍弃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

5、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

6、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

7、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不

8、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我们应该学会舍弃。(回归话题),训练“三大三小”式的写作,具体 操作时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拟好观点句和分论点句观点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反映考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必须确保审题的准确性。中心论点句拟好后,就要用分解法拟好主体部分各段的分论点句。所谓分解,就是

9、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既互相联系,成为中心论点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互不统属,互不交叉。,提取分论点我们主要掌握两种方法:一、层进法。即依据“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法(怎么办)果(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二、并列法。在论述过程中,选几个角度,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一、层进法。 例:以谈风度为题 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因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风度(果怎么样)。,二、并列法。 例:以

10、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在“因,即为什么”中选三个角度: 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2)安排分论点句的位置。所谓分论点句,就是能将这一段要说的观点概括起来的一句话。它必须具有提领性、凝练性和明了性的特点,且叫人一看就知道该段的中心意思。分论点句可放在段首,也可放在段尾,甚至可以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段头观点句放在段首,起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而段尾观点句放在段尾,是对段头句的升华,它不仅要和段头观点句在观点上具有一致性,还要对全段有总括性。

11、,(3)写好一段话段落层次安排请看下面以“目标”为话题的文章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一个段落的层次安排。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第一层:观点语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第二层:对观点语句的解说)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举例) 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说理)(第三层:正反论证)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第四层: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