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91405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果酒制作,1、酵母菌:真菌、出芽生殖、兼性厌氧、20度,3、流程:选果冲洗榨汁发酵酒精,2、原理:C6H12O62C2H5OH+2CO2+2ATP,4、检验:酸性条件酒精遇重铬酸钾呈灰绿色,例:有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属于_微生物。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 (3)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制作果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_。,(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_。,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兼性厌氧型,附着在葡萄皮

2、上的野生型酵母菌,1825,3035,(5)甲装置中,A液体是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葡萄汁,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6)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灰绿色,不能,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重铬酸钾,二、果醋制作,1、醋酸菌:原核、分裂生殖、异养需氧、30

3、度,3、流程:选果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2、原理:,(2)C6H12O62C2H5OH+2CO2,(1)C6H12O6+2O22CH3COOH+2CO2+H2O,C2H5OH+O2CH3COOH+H2O,三、腐乳制作,1、毛霉:真菌、孢子生殖、异养需氧、18度,3、流程: 豆腐长毛加盐腌制瓶装卤汤密封腌制,2、原理:毛霉的蛋白酶、脂肪酶分解豆腐小分子肽、氨基酸、甘油、脂肪酸,4、盐与酒精:抑制微生物生长,1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2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抑制微生物的物质有盐、 、等。4含水量

4、为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可以从等方面评价乳腐的质量。,毛霉 蛋白酶等酶类 增多 酒 香辛料 70 色泽、口味、块形等,实例:就腐乳制作回答下列问题:,四、泡菜制作,1、乳酸菌:原核、分裂生殖、异养厌氧,3、流程:菜叶、盐水、装坛、密闭,2、原理:C6H12O62C3H6O3+2ATP,4、测定亚硝酸盐:NO2-+对氨基苯磺酸玫瑰红,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培养基:,3、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琼脂),4、选择培养基: 青霉素培养基:杀细菌、留真菌,1、概念: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2、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二、无菌技术,1、消毒:温和方法杀死表面部分有

5、害微生物 巴氏消毒、煮沸、药剂、(如:75%酒精)、紫外线,2、灭菌:强烈方法杀死一切微生物、孢子和芽孢,(1)灼烧灭菌:接种环、试管口(2)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用具(3)高压蒸气灭菌:培养基、无菌水,三、微生物培养技术,1、步骤: (1)配制培养基 (2)灭菌:高压蒸气灭菌 (3)倒平板:把培养基分装培养皿 (4)接种:分散菌种、形成菌落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如图所示的接种方法为 ,在此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 次。,2、应用: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1选择培养基:氮源-尿素2步骤:土壤溶液稀释接种菌落计数,(2)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选择培养基

6、:碳源-纤维素2原理:纤维素 纤维二糖 葡萄糖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刚果红红色物纤分解透明圈,(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 的方法接种. (5)下列材料或用具: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 要灭菌的是: ;需要消毒的是: 。(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由于土样不同 由于培养基污染 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1)右表所示的培养基不能

7、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理由是 。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 。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和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缺少植物激素,目的菌,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和,灭菌,实例: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菊花组织的培养 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步骤:(1)制备MS固体培养基(灭菌)无机盐、维生素、蔗糖、激素(2)外植体消毒(未开花新生侧枝)(3)接种、培养、移栽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从芽-诱导生根PH5.8、温度18-22、每日光照12h,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二、月季花药培养 1、花药选

8、取:初花期、未开放花蕾、单核期 2、培养过程:花粉(脱分化)愈伤组织(脱分化) (再分化)胚状体(分化) 丛芽诱导生根 3、花粉发育检查: (1)醋酸洋红法(细胞核红色) (2)焙花青-铬矾法(细胞核蓝黑色),接种和培养,植物体,选取水稻花药,对花蕾消毒,实例:就水稻花药培养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的水稻花药应为期,此时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2.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3.试管苗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无机盐或矿质元素和小分子有机物质等营养物质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

9、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有和两类激素,单核 胚状体 愈伤组织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1、作用:分解细胞壁、胞间层的果胶,形成半乳糖醛酸 2、种类: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3、水果泥+果胶酶保温混合过滤记录果汁量,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种类: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作用:分解污渍(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 3、酶制剂:用特殊化学物质包裹酶,使之耐酸碱、耐高 温、忍受表面活性剂,专题4:酶的应用,三、固定化酶 1、原理:把酶固定在不溶水的载体上,易于催化回收、重复使用 2、高果糖浆生产: (1)原理: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异构酶)

10、 (2)固定化酶:酶固定在载体上、装入反应柱 (3)生产过程:上端注入葡萄糖,柱内酶催化,下端生产果糖浆,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理化方法,把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的技术。,四、固定化细胞,2、方法:,(1)包埋法:包埋在多孔载体里 (2)化学结合法:结合到载体上 (3)物理吸附法:吸附到载体表面,1、概念:,3、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活化:1g干酵母10ml水 (2)配制CaCl2溶液:0.05M (3)配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钠10ml水 (4)海藻酸钠液与酵母细胞混合成A液(吸入注射器) (5)固定化酵母细胞:把A液滴入CaCl2形成凝胶珠 (6)冲洗凝胶珠(蒸

11、馏水) (7)酒精发酵:凝胶珠+葡萄糖液酒精(25度),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一、实验原理,1.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会渗透吸水过度而导致细胞膜和细胞核膜的破裂。利用此特性可得到含有DNA的溶液。,2.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DN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3.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4.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变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12、,二、PCR技术 1、反应体系: (1)模板、原料、酶、ATP、缓冲液 (2)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 (3)引物:一小段DNA或RNA,2、过程: (1)变性:95DNA解旋 (2)复性:55引物与模板配对 (3)延伸:72合成子链,例: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DNA半保留复制的前提下,利用热变性原理,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很短的时间内,将DNA大量扩增,使实验室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PCR每次循环可分为 、 、 三个步骤。 (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 3 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两DNA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

13、 ,遵循的原则是 。 (3)PCR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外以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 、 ,前者由PCR仪自动调控,后者则靠 维持。 (4)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变性,复性,延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四种脱氧核苷酸,温度,酸碱度,缓冲液,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1)红细胞的洗涤:生理盐水-除杂蛋白(2)血红蛋白的释放:蒸馏水-40%甲苯(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分层第3层红色透明液体(4)透析:磷酸缓冲液除杂(离子小分子)维持血红蛋白正常特性,2、分离:(1)凝胶色谱法 原理:根据分子量大小分离蛋白质不同蛋白质通过多孔凝胶通道时:大分子路程短、流动快先收集小分子路程长、流动慢后收集,(2)电泳法 原理:根据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电 场下迁移速度不同,分离蛋白质电荷性质-移动方向、电荷量-移动速度分子大小-阻力大小,(4)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 (填“相同”或“不同”)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 替代。,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