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1310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里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1,CONTENTS,消费信贷的转型与发展,2,“一波三折”的消费信贷,2014年3月,2014年12月,2015年4月,3,一、虚拟信用卡,时间轴 2014年3月11日,支付宝、腾讯分别宣布将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网络虚拟信用卡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 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创新”VS“监管”如何平衡?,各方评价 批评者:对创新的扼杀、对守旧的保护,有违“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监管准则赞同者:出于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风险

2、防控等方面的考虑,意在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4,虚拟信用卡vs.传统信用卡,对比传统信用卡,不同点: 无需面签 授信评级主要依据用户交易数据 用于无线支付,优势: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信用卡用户进行批量、自动化授信,传统信用卡所无法实现,相同点: 具备授信额度、手续费、免息期、支付和还款等操作环节 合作银行为其垫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5,虚拟信用卡VS.其他信用支付方式,6,暂停原因分析,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没有给出过虚拟信用卡的定义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发卡银行需确认申请人拥有固定工作、稳定收入来源或可靠的还款保障,首次申请信用卡的客户,不得采取全

3、程系统自动发卡方式核发信用卡,虚拟信用卡在网上账户还没有完全实名的情况下,通过线上发卡,省去和弱化了身份验证的环节,给风险控制带来巨大隐患,7,虚拟信用卡举措失败因素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1)法律法规不完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网络支付作了相关规定,但主要集中在有预付账户的网络支付和支付业务许可证颁发管理上,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虚拟信用卡”的发行和管理作出规定,网络虚拟信用卡的性质、发行主体、安全技术标准、使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制度空白。2)安全技术标准不完善。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技术标准覆盖了

4、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要素,但虚拟信用卡手机支付尚无具体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安全要求,导致虚拟信用卡的运行及其安全难以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短期内产生“虚拟基础货币”“虚拟信用卡”授信主体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源头为非政府或金融体系,垫付存在时滞。在延期支付期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当于为网络消费者创造了“基础货币”,且客户能用这种货币进行实物购买,短期内将对现行人民币体系产生影响。与传统赊销模式不同,“虚拟信用卡”具有客户不特定性、分散性、规模性等特点,更容易实现“虚拟货币”的创造。网络行为和网络产品更新演化速度较快,一旦“虚拟信用卡”不由金融机构先行垫付资金,而由消费者在免息期后偿还或欠账不还,“

5、虚拟基础货币”的存续期将会更长。,8,暂停原因分析,利益平衡考量?,绕过银联!,虚拟信用卡:促进支付宝和财付通O2O闭环的建设,推动线下支付向线上支付转移,9,后续进展,央行近日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银行帐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帐户提出框架性意见,阿里推出“花呗”重新涉足虚拟信用卡领域的有益尝试,除柜台方式外,银行帐户开立有望采取“线上方式”,在远程银行客户身份识别上,开户银行应承担客户识别的责任 对信用卡行业将有明显影响,虚拟信用卡或将重启,10,由虚拟信用卡到”花呗“、“借呗”,11,芝麻信用,芝麻信用是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

6、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芝麻信用”是一套征信系统,该系统收集来自政府、金融系统的数据,还会充分分析用户在淘宝、支付宝等平台的行为记录。2015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允许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被视为是中国个人征信体系有望向商业机构开闸的信号,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位列其中。,五维评价体系,12,基于芝麻信用的“花呗”,事实上这就是一个消费金融,或者是消费信贷产品,与京东白条的模式几乎一样。具有部分信用卡功能和特点,但它却并不是虚拟信用卡,比如用户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可以积累自己的信用,而使用“花呗”却只能积累在阿

7、里的信用。一定是基于买东西的需求才能消费,而无论信用卡还是消费金融,贷出去的都是资金,而不是消费的额度。阿里对用户借款资金的用途和去向有了明确的把控。用户群的选择和额度的限制,也让这项新产品的风险低于传统金。,13,“借呗”,银行信用卡利息大约0.05%,14,阿里商业银行转型,“花呗”、“借呗”是阿里试水消费信贷、布局信用支付的一个举措。而信用支付是阿里完善其金融生态圈的下一个重点,也是为阿里即将推出的征用服务“芝麻信用”业务发展打下用户基础。,阿里巴巴的金融特性越来越明显,作为阿里巴巴辅助部门的支付宝日益成为核心部门,16,阿里成立网络商业银行,17,阿里网络银行何以存活并发展?,18,阿

8、里网络银行何以存活并发展?,19,与传统银行的本质区别,边际成本,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成本太高,只能打出“批量审批”牌。包括对同质性较高的客户进行批量化授信,有利于银行把控整体环境风险及便于贷后监控。但在批量营销时存在着差异化的个体服务,尽管部分银行可以做到分行业、分类别的集中审批,但每家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大不相同,需要的具体金融服务也是众口难调银行无法做到像阿里巴巴一样精准到位。,增信手段,传统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来减少经营风险,当客户无法提供担保和抵押时,银行只得放弃发放。但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过程中实现了数据的积累,所有的身份信息和商业行为信息,都可以被存储、被分析和分类。尤其阿里巴巴的商家多年来使用支付宝而积累下来的巨量的后台数据,阿里金融要获知客户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要监控贷后的客户现金流都是相当容易的。,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