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90809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别名“登高节” 、 “茱萸节” 、 “菊花节”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祝寿节” 、 “女儿节”等,今天也被称为“老人节” 、 “敬老节” 。下面重点介绍重阳节-节日习俗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

2、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 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 ,菊花又名“延寿客” 。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 (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 (茱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