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5690764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576 大小:2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_第1页
第1页 / 共576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_第2页
第2页 / 共576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_第3页
第3页 / 共576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_第4页
第4页 / 共576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_第5页
第5页 / 共5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7(5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2018年10月17日,宣贯内容,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 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 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修订背景及意义 四、新版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及与其他规范的关系 五、修订、增补的内容及强制性条文说明 六、主要内容解析及关键技术应用 七、设计案例分析和经验借鉴 八、设计疑点、难点问题的解答,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开展,随着设计理念的更新、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支撑城市化进程的道路建设我国在1952年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几乎停滞在17%。1978年至1995年,城市化水平约为改革开放以前的3倍,城市化水平

2、已经达到30%左右,截止2011年末大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这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为新一轮城市道路建设的推动力,各省、市城市道路的里程、面积总量得到稳定增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开展,随着设计理念的更新、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支撑城市化进程的道路建设,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开展,随着设计理念的更新、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城市道路建设质的变化1974年在北京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桥,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开始起步,而今天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大型道路工程

3、如同雨后春笋迅速在我国的城市中崛起。,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道路设计理念的变化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经历了不同设计理念的变化阶段,这反映了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对道路建设认识的深化过程:单纯根据交通需求增加道路建设阶段,其主要标志是进行道路拓宽和改扩建。进行道路网络系统的建设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城市干线道路网、立体交叉、交通枢纽。采用交通工程理论充分发掘已有道路资源潜力阶段,其手段包括:拓宽交叉口进出口道,修建人行天桥或地道减少行人干扰,合理建设港湾式公交车站等“小改小革”,合理组织快速干道与一般道路的衔接等。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阶段,运用交通工程技术、生态及美学观念,建设声屏障、低噪声路面,结合

4、城市设计规划建设景观道路。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阶段,通过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引导合理的交通行为,增强管理、规划和建设的决策能力,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未来的道路将形成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态技术等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城市交通现状 1、道路设施水平还很低。截止2010年底,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仅13.21m2,与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m2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2、机动车增长迅速。大城市机动车年均增幅15%以上,截止2011年6月,全国汽车拥有量达9846多万辆,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过

5、百万,造成城市交通负荷快速增加。 3、公共交通发展缓慢。截止2004年,全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4标台,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不足10km/h,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在20%以下。,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回顾,城市交通现状 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的现代化设施量较少,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缺乏。,5、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治理工作顾此失彼,前后失调; 投入不小,收益不大。,构建现代化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的城市道路网、轨道交通网、公交线网系统建设。科学规划城市路网系统:路网系统整合,通行能力,交通设计方法,交通安全设计方法,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6、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等。合理配置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枢纽道路系统构建,规划布局,内外交通衔接,换乘系统设计,人流车流仿真,地下空间利用,枢纽生态环境,交通组织和管理,交通标识与引导系统,人性化设计等。,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城市交通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赢,典型案例“美国波士顿中央干道/隧道工程、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原工程、上海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波士顿“Big Dig”,清溪川高架桥拆除后,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城市交通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赢,典型案例“美国波士顿中央干道/隧道工程、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原工

7、程、上海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上海外滩隧道,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城市交通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赢,典型案例“美国波士顿中央干道/隧道工程、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原工程、上海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大型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与开发,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武汉王家墩商务区地下环廊,“绿色交通、低碳建设”理念已成为主流共识节约资源与能源,节地、节材、节能和节水,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水泥路面加铺改造技术、废旧材料回收路用技术、建筑垃圾固结路用技术、透水性铺面技术、温拌和冷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减振、降噪、防滑路面材料应用技术、道路绿化储碳技术等。生态环保路基路面与资源循环利用,二

8、、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全寿命周期成本”与质量控制注重交通轴载调研,与路面性能相协调的设计指标与参数研究提高路面质量和耐久性,减少质量的变异性路面养护技术的应用,“以人为本”,合理路权分配、公交优先、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六个树立、六个坚持”的设计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二、国内外城市道路技术发展新趋势,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

9、范修订背景及意义,1. 修订背景 2. 修订过程 3. 修订单位 4. 修订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上世纪80年代末编制、1991年8月1日颁布实施,98年进行了局部修订;现行规范颁布实施至今,在我国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对指导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及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修订背景,老规范考虑了城市道路本身的特点,编制内容涵盖了道路的一般规定(包括道路分类、等级、设计车辆、设计年限等)、道路通行能力、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与道路交叉、道路与铁路交叉、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广场及停车场设计、道路排水设计、道

10、路照明、交通设施、道路管线等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内容。,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上世纪80年代末编制、1991年8月1日颁布实施,98年进行了局部修订;现行规范颁布实施至今,在我国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对指导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及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特性的变化及现代科技的进步,城市道路无论从规模、内容还是标准、功能以及交通管理方式等均有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道路设计面临新课题,如交通拥堵、公交优先、慢行系统、综合功能、通行能力、快速道路、大型立交、交通枢纽。 现行规范无法覆盖和适应城市道路设计及建设的需求,已经等待得太久,太久 很多城市有相应的补充、地

11、方规定(集中在部分设计指标、横断面布置、交叉口设计、公交、人行道、交通安全设施、路基路面等)。 一些专用标准,如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也已陆续实施。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该修订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修订背景,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修订背景,总结全国20多年来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相关科研成果的支撑,吸收新技术、新成果,具体应用; 关键性问题专题研究; 参考国外现行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和交通特点选用; 组成有代表性的编制团队; 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城市道路

12、设计规范修订有基础了!对适应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引导城市道路的设计是必要的。,立项阶段: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 准备阶段:2006年4月成立标准编制组,拟定编制大纲; 征求意见阶段:2007年9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送审阶段:2009年6月完成送审稿; 报批阶段:2009年9月完成报批稿,2011年11月完成报批稿终稿; 名称变啦! 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通用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法定义,“城市”包含了“城市”和“镇”;本标准称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较确切。,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修订过程,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

13、J37-2012 修订过程,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修订单位,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参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专题研究 城市和城镇的定义分析 道路分类分级和设计速度 设计车辆及净空标准的确定 道路限速、设计车速和汽车的设计速度 城市道路机动车单车道宽度的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流特征参数及模型研究 快速路通行能力研究总报告,引用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

14、6 城镇桥梁设计规范CJJ 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 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 136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修订依据,四、新版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及与其他规范的关系,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主要技术内容,共16章、56节、271条,其中强制性条文3条。,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主要技术内容,共16章、56节

15、、271条,其中强制性条文3条。,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与其他规范的关系,基础标准:是指在某一专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的标准,如术语和符号标准等。 通用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订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作为制订专用标准的依据。如通用的安全、卫生与环保要求,通用的质量要求,通用的设计、施工要求与试验方法,以及通用的管理技术等。 专用标准:是指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制订的专项标准,它的覆盖面一般不大。如某种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

16、的要求和方法,某个范围的安全、卫生、环保要求,某项试验方法,某类产品的应用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与其他规范的关系,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定位:属于通用标准。本规范在章节编排和内容深度组成上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有较大的变化。章节编排由城市道路工程涵盖的内容组成,内容深度主要是对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些共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规定,重在规定控制道路工程规模和技术标准有关的指标,其他相关的技术指标均在相应的专用标准中。考虑到各专用标准的编制进度不一致,本规范的内容既要提纲挈领地反应道路工程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又要适度考虑已编和正在编写中的几本专用规范的具体内容,各章的内容深度稍有差异。,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与其他规范的关系,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与其他规范的关系,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