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690431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目录,研究概况,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的规律,举例说明,4,1,2,3,前言,前言,体育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知过程。探讨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规律及一般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思想。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其中,突出的表现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两个最基本的转变:即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转

2、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以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追求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4个要素,构成了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结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挥不好,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探讨教学过程的特征和规律,理安排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过程的模式,对提高教学过程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概况,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对于体育教学的特点研究大致分为: 1、中小学体育教学特点 2、高校体育教学特点 3、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特点 4、体育教学特点与体育

3、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必然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是经过往复循环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对体育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联系的领悟,进而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本质的内在联系。自觉运用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特点,1. 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体育教学目标既有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技能的目标,有调节情感、提高心理素质的目标,也有促进交往,建立和谐关系,规范运动行为,促进社会化等的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影响比较大,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往往还会出现代偿性目标,如建国初期的军

4、事与劳动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与其它学科教学目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 授课活动的复杂性 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特点非常突出。不仅需要组织有序得当,还需要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不仅需要言传指导,还需要动作示范;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还需要掌握运动技能。体育教师的教授不仅是体力活动,也是智力活动。体育教师不仅是知识技术的传授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由此可见,体育授课活动不是看着那样简单,较理论学科的授课活动要复杂。 3. 身心互动的统一性 对于体育运动学习来说,学生不仅要动身,还要动心,“身心”并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体育教学单靠记忆、识记和理解不能掌握运动技术、形成运动

5、技能,同样也不能增强体质。只有学生通过身心不断进行运动体验,来强化自身的本体感知觉,来促进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才能形成技能,才能增强体质。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互动性比较强,除了师生的互动外,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如相互保护与帮助,相互合作或竞争等。可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有身体活动,也有心理活动,并且身心活动统一于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特点,4. 内容编制的制约性 体育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体育理论知识内容,还有身体锻炼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内容,各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重的多少,都将受到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制约。另外,虽然体育教学内容中有些运动内容之间逻辑性不是很强,但这些内容也不能随意编制,不仅

6、要考虑内容的功能与价值,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切合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5.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大都在室外或体育场馆里进行,这些场地环境受外围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户外,还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另外,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流动性的特点,也使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的管理更加复杂。教学的安全性、健康性、有效性等都要求重视教学环境的管理。,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充分达到运动量,辅助德智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师为主导,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学的规律,1.要遵循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教育和教学必须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一条基本规律

7、,体育课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体育课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这就要求体育课的目标要定得适当,教学方法,手段等也要适当。要达到这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的规律,2. 要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指标起伏变化规律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不同强度和数量的负荷,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由于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听讲、观察、进行身体练习、帮助同伴以及休息等等,这些方式的改变,对学生身心有着不同的影响,于是学生机体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的变化便呈现出波浪型,这种高低起伏的变化是体育

8、课教学特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课的进行要遵循这个规律,保持合理的生理、心理起伏变化的节奏。,体育教学的规律,3. 要遵循感知、思维和实践结合规律体育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身体练习,耳、眼和机体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大脑积极思考如何行动,机体去协调做动作,其中,直接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是归宿。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的,缺少哪一个都会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体育课必须遵循的。,体育教学的规律,4. 要遵循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体育课教学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技术、技能等。一种知识、技术、技能掌握以后,如果不及时强化,就会遗忘或消退。在前面传授的知识、技术、技能,有时由于某种原因面中断复习、巩固,便会出现知识、技术、技能衰退现象,后面的体育课就应改变这种现象,使前面学习的知识、技术、技能得到巩固、完善和提高。所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螺旋式上升,也是体育课教学应遵循的一条规律。,举例说明,merit,例:某初中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课的内容: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分析: 体育教学特点及规律,Thank You!,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