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690071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传染病的常见症状、特征、诊断、治疗、预防幻灯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护理学 (2/16),授课内容,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常见症状和体征)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上次课)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性)(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及热型 .皮疹 .中毒症状,1.发热及热型,稽留热:多见伤寒; 弛张热:多见于伤寒缓解期; 间歇热:见于疟疾; 波状热:见于布鲁氏菌病; 回归热:见回归热病; 双峰热:多为黑热病; 消耗热:多见于结核病。,2.出疹时间、特点,第病日:风疹、水痘 第病日:猩红热 第3、4病日:麻疹 第5病日:斑疹伤寒 第6病

2、日:伤寒,3.中毒症状,毒血症(toxemia) 菌血症(bacteremia) 败血症(sopticemia) 脓毒血症(pyemia),毒血症(toxemia) 是指病原体在局部繁殖,所产生的内毒素与外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者。 菌血症(bacteremia) 是指病原菌在感染部位生长繁殖,不断入血只作短暂停留,并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病毒侵入血循环者称病毒血症(Viremia),其它病原体亦然,如立克次体血症(rickettsemia),螺旋体血症(spirochetemia)等。 败血症(sopticemia)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断侵入血循环并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

3、全身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其它组织器官明显损伤的临床症状等。 脓毒血症(pyemia)病原体由血流扩散,到达某一或几个组织器官内繁殖,使之损害,形成迁徙性化脓性病灶者。,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一 临床资料 二 流行病学资料 三 实验室检查,一 临床资料,病史 症状 体格检查,二 流行病学资料,年龄 藉贯 职业 流行地区旅居史 发病地区 发病季节 既往传染病情况 接触史 预防接种史,三 实验室检查,1.一般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检查) 2.病原学检查 3.免疫学检查 4.分子生物学检测5.其它,1.一般实验室检查 (1)血液常规,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

4、部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尿常规,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 黄疸型肝炎尿胆红质阳性。,(3)粪常规,菌痢、肠阿米巴病,呈粘脓血便和果酱样便 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粘液 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粘液,2.病原学检查,(1)直接检查 疟疾:疟原虫血吸虫:血吸虫毛蚴 (2)病原体分离、培养 细菌: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病毒:组织培养或动物接种,3. 免疫学检查,()特异抗体检测 : () 特异抗原检测 () 免疫标记技术 () 皮肤试验 () 免疫球蛋白检测 ()T细胞亚群,4.分子生物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

5、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5.其它,诊断性穿刺 乙状结肠镜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 生物化学检查 X线检查 超声波检查 同位素扫描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等,二、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二)病原治疗,(一)一般治疗,.隔离 .护理 .饮食,(二)病原治疗, 抗生素 化学制剂 抗病毒疗法, 抗生素,选用抗生素的原则 严格掌握适应症。先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无效不宜选用。 用抗生素前需要作病原培养,并按药敏试验选药。 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未明热患者,不宜继续使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的使用发生菌失调或严重副作用者,应停用或改用其它合适的

6、抗生素 对疑似细菌感染又无培养结果的危急病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传染病患者可试用抗生素。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必须目的性明确。,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族 头孢菌素族 氨基甙类抗生素 四环素族氯霉素族大环内酯族 多粘菌素族 林可霉素 抗真菌抗生素,2 化学制剂,磺胺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氯化喹啉、伯氨喹啉:疟疾 喹诺酮类药物:沙门氏菌,各种革氏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3.抗毒素,用于治疗白喉、破伤风、肉毒杆菌中毒等外毒素引起的疾病。,4 抗病毒疗法,金刚烷胺、金刚烷乙胺 碘苷(疱疹净)、阿糖腺苷、病毒唑 干扰素、聚肌胞,(三)对症与支持治疗,.降温 .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镇静止惊 .心

7、功能不全 .微循环障碍 .呼吸衰竭,(四)中医中药治疗,温病范畴:卫、气、营、血 方剂: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中草药:黄芪、参麦注射液抗菌,抗毒调节免疫功能 针灸疗法:退热,止惊,止痛,肢体瘫痪及其它后遗症的治疗,第六节 传染病的预防,一 管理传染源 二 切断传播途径 三 保护易感人群,一 管理传染源,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 2.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鼠疫,霍乱 强制管理传染病 城市须在6小时之内上报卫生防疫机构,农村不得超过12小时,甲类传染病(2),乙类传染病(2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和阿米巴

8、痢疾, 伤寒与副伤寒, 艾滋病, 淋病, 梅毒,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百日咳, 白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钩端螺旋体病, 布鲁氏菌病, 炭疽, 血吸虫 流行性乙型脑炎, 黑热病, 疟疾, 登革热, 肺结核, 新生儿破伤风,(后两种是从1996和1998年分别由丙类改为乙类的。) 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12小时内;农村不得超过24小时。,丙类传染病,丝虫病 包虫病 麻风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在监测点内按照乙类方法报告。,2.病原携带者、传染病接触者

9、,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 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3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二 切断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三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

10、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第七节 传染病的护理,传染病常见症状及护理程序 重点:发热、皮疹,丙型肝炎:临床医务人员的健康威胁,有报道称,全世界每年至少有万次针头损伤或者其他污染的尖锐物损伤发生在医疗保健部门。医务人员感染途径主要来自针刺伤,少数可通过溅圬和皮肤黏膜接触污染物感染。 台湾学者曾对台湾名医疗工作者(包括医生、护士、实验室工作人员、护工等)下发了调查问卷,了解医疗损伤的原因和几率。调查结果显示,针头损伤和其他尖锐医疗器械损伤皮肤的年发生率分别为次人和次人。在所有注射针头刺伤事故中,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而其中仅有的患者了解自己有、梅毒或感染。该调查说明,医务人员有很高的皮肤损伤率,属于感染肝炎病毒和的高危人群。,课后作业,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免疫学)。 2.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