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90068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6.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专题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规所 2010年7月,本次研究工作,对近5年来总体规划在城市化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实施手段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对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对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为引导城市的健康发展提出综合指导意见和措施。以期为城市融合发展开辟可实施的路径。,发展现况,实施评价,对策建议,一、总规要求及发展情况 二、政策措施及实施评价 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五、实施对策及规划建议,趋势判断,面临问题,总体规划修编延续了原有的“城市”规划的特色,对于城市发展的关注远高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而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无论从经济

2、发展上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的口号,还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要求缩小贫富差距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正处于破冰期,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局面正在构建之中。新的城乡规划法的出台也在努力为规划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开辟道路。目前总体规划的中期评估将“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以期对于完善总规修编的构架内容,更好地指导新一轮城乡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1.1专题评估的意义,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2总规中涉及“城镇化、城市化”的内容:,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五统筹中:坚持统筹城

3、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第4条:村镇重新整合。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步伐,整合村镇,推进撤乡并镇、迁村进镇 城镇人口引导与分布第1条: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集聚。 在城镇人口结构与素质方面:北京社会阶层结构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即“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应充分保持这种良性发展的态势,避免因盲目城市化而导致的社会结构失衡。,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2总规中涉及“城镇化、城市化”的内容:,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卫星城、中心镇在承担中心城人口、产业疏散,促进郊区城市化等方面功能明显不足。同时,随着郊区交通等

4、条件的改善,在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郊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有必要对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布局进行适当调整,适应现代国际城市的建设目标,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略。 绿化隔离地区要以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有效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全面实现城市化。 海淀山后地区是北京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城市西北部重要的旅游区,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实现城市化,建设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综合城市新区。 全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9,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中心城人口规模将下降到

5、85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接近100;中心城以外地区的总人口将达到950万人,城镇化水平79左右。规划乡村人口从2004年的318万减少到200万人。,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1、人口城市化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概念解析:城镇人口从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开始,第一次把在城镇流动就业超过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农民工数据在2007年统计为432.48万,全国农业户籍人口在城镇人口5.9亿中占27%。)发展评估:1、总增量大:城镇人口规模达1484万人,年均增长约55万人,且逐年递增,预计3年后将达到2020年规划预期

6、。且人口规模继续增大的趋势不可避免。2、外来人口对城市化率贡献大:外来人口数量持续递增(每年16、26、36、45、44万),而农村人口平稳减少(年均8万),城市化率的提升主要是由外埠进京人口“落户”实现的,本市郊区农业人口转移所占份额很小。3、迁移型城市化压力增大: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外来农民工涌入将在一定时期继续增长,这种迁移型城市化压力是北京要面对的。,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北京城市化面临双重压力:本土型城市化和迁移型城市化,问题更加复杂;,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1、人口城市化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规划目标:全市城镇化水平将达

7、到89,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规划乡村人口从2004年的318万减少到200万人。发展评估:1、农村人口城市化力度不足:常住总人口共增加26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增加170万,占67%,而农村人口减少仅37万。2、农民转变身份力度小:从一产劳力数看,基本维持在60万左右,可见农民转变身份力度较小。城市化补偿不足。,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城镇化力度不足,滞后于产业转型;,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2、建设用地发展情况:城市建设用地情况:,2004年到2009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由1176平方公里增加到1377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201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201万

8、人,实际人口增长217万)。其中,2004年至2007年共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09平方公里,中心城新增用地36.33平方公里(占33.3%),新城及周边地区新增用地72.67平方公里(占66.6%)。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即总建筑量持续增加。如2004年2007年,全市年均竣工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到2008年,中心城建筑规模达到约6亿平方米,新城建筑规模达到约2.5亿平方米。,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2、建设用地发展情况:村镇建设用地情况:,2004年2008年村镇建设用地增加175平方公里,主要为乡镇企

9、业用地,约148平方公里,占总增量的87%。超过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总量。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实施评价,对策建议,产业发展动力强劲,城乡二元的规划和土地制度对乡镇建设的管理力度不足;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伴随着郊区化现象,使情况更加复杂。,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3、城乡差距:城市化率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率:,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的工业化率几乎已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城镇化率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率,造成城乡关系失衡。城乡间的经济与社会差别不断扩大,影响城乡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发展。,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城镇化率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率,造成城乡关系失衡。,发展现

10、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3、城乡差距: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近5年,全市向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09年数据例外,因08年受奥运会影响,各项建设暂停)。2009年前平均每年增加10%,但仍然略低于对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04-08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几乎未变,无法体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定位。09年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资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开始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反哺力度,但同时可能引发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成本上升,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3、城乡差距:农村

1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北京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正在得到改善,保障了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2006年,全市有94.6%的行政村完成了村内主要道路硬化,87.7%的行政村完成亮化工程;全市33个重点镇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行政村安全饮水达标率为86.4%;行政村固定电话网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超过95%;行政村移动电话网覆盖率达到90%;远郊乡镇有线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99.4%。在北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截止到2006年,全市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8%,污水有序排放的村庄仅占全部行政村的56%,农村污水任意排放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仅有30

12、.8%的公厕为水冲式厕所,只有51%的行政村完成改厕。(数据待更新),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3、城乡差距: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截止到08年末,全市农村卫生机构数达到3124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约为272.5万人,比2006年增加23万人。参合率达92.7%。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约为85%。城镇电视综合覆盖率约为99.99%,其中农村电视综合覆盖率约为99.97%。城镇广播综合覆盖率约为99.98%,农村广播综合覆盖率约为99.93%。农村义务教育初中学校102所,占全市29.23%,义务教育小学411所,占

13、全市34.19%。幼儿园339个,占全市26.78%,实施评价,对策建议,硬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反映出对软实力建设的关注度不足。,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3、城乡差距: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但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20052010年,北京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从7172元增长到11986元,增长了6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与同期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相比,后者从2005年的15938元增长到2010年的26738元,增长了7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加大。,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

14、4、城镇体系现况与发展战略不符:中心大,周边小:中心城用地108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用16800平方公里的6.5%;却集中了全市62%的人口。可见新城和重点镇人口吸纳能力有限。人口增长强劲的是大兴区、通州区和昌平区,处于南、北、东三个轴线上。,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1.3北京的城镇化现况:,4、城镇体系现况与发展战略不符:中心强,周边弱;北部强,南部弱:,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2007年,东城和西城地区人均GDP最高,均在10万以上;宣武、崇文、朝阳、海淀、顺义人均GDP在3.5-5万元;其次为怀柔、石景山、昌平、丰台、房山,人均GDP在

15、2-3.5万元;周边的密云、门头沟、延庆、平谷、通州、大兴人均GDP在1-2万元 。可见,中心城承担的城市化产业功能较为密集,吸纳人口能力较强。卫星城规模偏小,尤其是距离市区70公里左右的远郊卫星城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反磁中心”。,如何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略?,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一、总规要求及发展情况 二、政策措施及实施评价 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五、实施对策及规划建议,趋势判断,面临问题,2.1近5年城乡一体化政策及导向趋势:,1、法规方面:(1)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包括城

16、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镇、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一字之差反应了规划思路的根本转变:将城市和乡村纳入了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第41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2.1近5年城乡一体化政策及导向趋势:,2、政策方面:(1)中央推进城镇化战略的主要政策导向,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2.1近5年城乡一体化政策及导向趋势:,2、政策方面:(2)新农村工作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六年的“1号文

17、件”都聚焦“三农”。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工作的要求:,实施评价,对策建议,发展现况,趋势判断,面临问题,2.1近5年城乡一体化政策及导向趋势:,2、政策方面:(3)小城镇工作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03号),强调城镇和农村发展要实现联动机制。2008年,市委提出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京发200830号),明确要“进一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创新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对首都小城镇发展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关于本市重点小城镇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37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市发改委(重点带动,梯次推进)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市新农办(试点探索,重点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