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9549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2525、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两则两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背诵两篇短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

2、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 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用心 爱心 专心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教学咏雪咏雪一、导入激趣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3、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二、介绍刘义庆及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

4、解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 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

5、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用心 爱心 专心3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过渡)在学生熟读

6、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要求: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7、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1)各组提问。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明确: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

8、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用心 爱心 专心4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

9、,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 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

10、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 之效。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默写课文。五、阅读激趣:五、阅读激趣:你知道今天的课堂上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同学。但是你知道七岁的王戎为什么在大家竞相摘吃李子时而他却不为所动吗?你知道十岁的孔文举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机智应答的吗?请走进世说新语!走进古诗文!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用心 爱心

11、专心5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教学教学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一、导入一、导入:(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逐渐地引入课文)(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逐渐地引入课文)1、 “诚信”和“礼貌”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及的两个词,是否有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理解呢?2、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 、童 叟无欺的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们必须讲诚信。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迎得别人的信任。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

12、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 “礼”相关的文言文。二、课文初读,培养语感。二、课文初读,培养语感。文章的内容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不过,我们先不急,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语感为幻灯片上的无标点文言文划分句读,标注标点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同桌相互讨论交流)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三、

13、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学生朗读有标点的课文内容,掌握字词音。2、教师点拨指导重要字词句并联系相关成语:特殊字音:尊君在不(fu,通“否” ) 特殊词义:期(约定)日中 (成语)不期而遇 下车引(拉)之 (成语)引而不发入门不顾(回头看) (成语)顾影自怜相委(丢下、舍弃)而去(离开)(成语)委肉虎蹊 去危就安用心 爱心 专心6不同称谓: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君、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解自主翻译课文。 (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4、朗读表演,进入语境,熟悉课文。请学生根据语境进行对话表演,注意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及话语背后的心理变化。元方:面

14、对无礼的友人,他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友人:面对幼小的孩童,他恶语相向,但终因失信失礼而自感惭愧。四、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四、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趣)幻灯片中显示了几个问题,下面请大家先自己动动脑筋,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1、 本文提到了几个人?写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呢?提示:人物:三人(陈太丘、太丘之友、陈元方)起因:期日中,过中不至 说明不守信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到后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门外戏 因此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同时交代了地点经过:

1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 “无礼” ,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结果:客人下车引之表示认错 元方入门不顾2、我们常说晚辈必须尊敬长辈,彬彬有礼,那么你觉得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元方的言谈举止中可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可各抒已见,但要注意到一点,即元方当时七岁)用心 爱心 专心7提示:元方当时才七岁

16、,那么对于他的这样的行为,我们也不必过于求全责备。文章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明事懂礼、孝顺父亲、大方正直的孩子。3、对“友人”这个人物,你是如何评价的?(仍请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已见)提示:(应多角度看问题)尽管他有无信无礼的一面,不过他还是知错能改的,不然就不会做出“下车引之”这样的举动了。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要求学生要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来谈现实意义)五、主动质疑,学有所得。五、主动质疑,学有所得。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课堂效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学习中的困惑。老师可先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稍作点拨或总结。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