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93653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部编人教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第 8 课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兴中会兴中会1894 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性质: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革命团体) 宗旨:宗旨:“振兴中华”; 号召: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广州起义1895 年孙中山、陆皓东等领导 结果:结果:以失败告终,孙中山流亡海外,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的背景: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群众基础辛丑条约

2、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 警世钟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如:华兴会、光复会 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 袖 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 a.概况:概况:1905 年年 8 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 b.目的: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c.政治纲领: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领导机构:领导机构: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e.机关报:机关报:民报民报 f

3、.性质: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政党。 g.意义: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 的发展。 h.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第第 9 课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时间时间 1911 年年(1)同盟会成立后早期的革命奋斗)同盟会成立后早期的革命奋斗起义起义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时间时间1906 冬1907 夏19071911.4领导者领导者刘道一、蔡绍南徐锡麟、秋瑾孙中山、黄兴黄兴结果结果意义意义失败;

4、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第一次武装起义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失败失败失败;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武昌起义武昌起义(高潮)(高潮) 时间:时间:1911 年年 10 月月 10 日日 组织:组织:文学社、共进会 主要力量: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进程:进程: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占领武昌城武汉三镇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10 月 11 日,黎 元洪为都督)到 11 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1911 年为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年为农历辛亥年,

5、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第第 10 课课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时间:1912 年年 1 月月 1 日日 地点:地点:南京成立: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 领导:领导: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以以 1912 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换算公式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换算公式公历年公历年=民国年民国年+1912-1) 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时间:1912 年 3 月 11 日 内容: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在民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

6、自由自由和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 权利参议院行驶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评价: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结果)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2.12,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清朝 260 多年的统治1912.2.13,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 任1912.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 月袁世凯

7、在北京就职4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 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辛亥革命的性质与评价)辛亥革命的性质与评价 性质: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评价:评价:功绩: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e.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不足不足: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第第 11 课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8、(1)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 背景:背景:袁世凯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2 宋教仁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明显 优势,可以组阁。 导火线:导火线:“宋案宋案” 时间:时间:1913 年 7 月 首先爆发地点:首先爆发地点:江西湖口 领导:领导: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 结果: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被镇压 (2)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专制独裁对内专制独裁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外出卖国

9、家主权接受日本日本旨在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影响:影响:极大的损坏了中国的主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3)复辟帝制)复辟帝制1916 年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3)护国战争)护国战争 背景: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讨袁檄文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蔡锷 前往南方策划讨袁 时间:时间:1915 年底 人物: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 首

10、先爆发地点:地点:云南云南结果:结果:成功成功。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 成功原因:成功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民心;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启示: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启示: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军阀割据)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局面:军阀割据局面: 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派系派系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控制区域控制区域依靠国家依靠国家直系直系冯国璋、曹锟江苏、江西、湖北英美皖系皖系段祺瑞安徽、浙江、山东、福建日奉系奉系张作霖东北日滇系滇系唐继尧云南、贵州英美桂系桂系陆荣廷广东、广西英美军阀割据的影响军阀割据的影响: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