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93529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7.26-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守护鄱阳湖美丽的眼睛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保护先进事迹在江西省的版图上,有一个水韵自然禀赋十足的县份,这便是苏轼过都昌赋诗赞美的“鄱阳湖上都昌县” 。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部主湖区,属鄱阳湖平原的核心地带。由于大自然的钟爱与造化,都昌湖区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开阔平坦的地形地貌使之成为越冬候鸟神往的地方。千百年来鄱阳湖在养育人类的同时,也为越冬候鸟提供了一个展翅翱翔的家园,都昌湖区当属越冬候鸟的天堂。据连续多年的监测和专家调查,都昌湖区拥有典型的湿地水禽 121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 7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 38 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 69 种,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

2、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 ”的壮阔美景在都昌湖区无数次呈现在人们面前,不知有多少游人被这座“珍禽世界、候鸟天堂”的动感色彩所陶醉和留恋。正是如此云集壮观的越冬候鸟在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美感冲击享受的同时,也给当地保护工作列出了一道必须答好的考题。作为主要承担都昌县鄱阳湖区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候鸟保护区管理局而言,理所当然成为这道考题的考生。在艰难中磨砺在艰难中磨砺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可曾在一段时期,湿地保护在大众心里也许是一块盲区,湿地成为被人随意侵占或破坏的区域,越冬候鸟保护工作在社会层面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鄱阳湖区不时传来不法分子的鸟铳声和越冬候鸟的哀鸣声。2008 年江西省委、省

3、政府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构想,都昌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认真分析都昌湖区实际情况的基础2上决定成立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职负责鄱阳湖都昌区域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从此在拥有全省鄱阳湖湿地面积最大、越冬候鸟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诞生了一个副科级专职管理机构。然而,说起当年保护区管理局的窘况至今不可想象,不是县委、县政府不重视,主要是都昌县财政非常薄弱,投入力不从心,当年县财政预算仅为 2.5 万元。2.5 万元事业经费相对于 185 万亩的湿地管护面积以及当时湖区乱象丛生的实际情况,保障力度是何等弱小,工作开展是何其艰难。但是保护区管理局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哪

4、怕是破草开荒也要鼓足勇气冲开一条血路,在困难的重负中贯注前行。在李跃局长多次带领大家深入湖区调研后,大家更为都昌拥有丰厚的生态资源而自豪,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为此,都昌保护区坚持一边积极工作,一边争取重视,一手狠抓湖区管护,一手大力争项立项。为了破解当时“一穷二白”的保护局面,应对湖区复杂的工作形势,保护区一班人没有在彷徨中犹豫,在困境中等待,而是一头扎进了迫需改善的湿地候鸟保护实践中,一是理清思路争重视,2008 年,局长李跃找到县电视台以 4000 元优惠价将湖区湿地候鸟资源拍摄了生态都昌 候鸟天堂的电视专题片,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以此引起都昌各方对鄱阳湖区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

5、高度关注。同时,上至省(市) ,保护区积极汇报沟通都昌湖区湿地候鸟资源的美与特,充分反映保护工作在基础设施、队伍建设、保护投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下至湖区多方了解广大群众对湿地候鸟保护方面的意识、态度,并广泛开展保护工作宣传教育;二是主动作为树形象,由于都昌湖区候鸟资源十分丰富,招惹了不少不法分子偷猎的目光,2008 年至 2010 年湖区经常发生以“天网” 、投毒等手段猎杀候鸟的事件,保护区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无船租船、无钱出力,克服各种困难风雨兼程、起早贪黑,硬是通过强力整治将偷猎的高发态势遏制下3来,使湖区渐渐归于平静,虽然保护过程充满苦与累,但候鸟越冬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让保护人

6、员觉得乐在其中,也为都昌全社会树立了崭新的保护形象。工作没有白做,精力没有白费,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换来的是省、市、县等各级领导对保护区的高度信赖与支持,对工作人员敬业精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都昌社会各阶层对湿地候鸟保护的认知程度、参与程度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激发,在国家林业局、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保护区将中央财政支持的湿地保护建设项目有力有效地付诸实施,购置了管理局办公楼和主要管护设施,在湿地候鸟重要、主要分布区建成了 3 个基层保护管理站,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监测管护队伍也进行了合理配置,湿地候鸟保护工作逐步建起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预算、有支持的管护体系。在奋斗中成长在

7、奋斗中成长奋斗是事业走向成功的基石, “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一直是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全体干职的一致理念和共同心声。2008 年以来,大家坚持十指抱拳、众人拾柴、合力同心、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将各项工作推向深入。都昌区域湿地面积最大,24 个乡镇 21 个沿湖,湖区人口 60 余万,并且与余干、南昌、新建、鄱阳、永修、星子多个县份交界,人为活动十分频繁,加上沿湖部分群众传统的靠湖吃湖的生活方式及根深蒂固的“吃野味”恶习,保护好湿地候鸟安全的责任重于泰山,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候鸟受胁的因素多方位存在,同时多县交界区位人迹罕至,方位偏僻,船、车等交通工具均无法抵达,属候鸟保护的“难中之难,脆中

8、之脆” 。如何不愧党和人民的哺育,以良好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工作是候鸟保护人必须做好的第一道考题。多年来,都昌保护区始终坚持以有为有位理念指导湖区工作实践,理清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从强化全社会保护意识入手从强化全社会保护意识入手。注重在人的心灵世界里搞建设,让保4护理念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的心田,深入湖区、社区、校区,广泛开展鄱阳湖湿地候鸟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大宣传、大教育,以知识讲座、图片展览、法制培训、告知提醒、发放资料等形式唤发广大群众对保护母亲湖的觉醒,提倡都昌社会各阶层加强生态伦理道德的树创,2008 年以来,先后制作了保护母亲湖 都昌在行动 、 让候鸟飞 、 守望鄱阳湖 、

9、 老人与鸟等电视专题、公益宣传片,印制了湿地的功能、鸟类知识、候鸟迁徙、野保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禽流感防控、湿地候鸟保护倡议书、告知渔民书等宣传资料 15 万余份,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使都昌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知名度、知晓度、关注度、支持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对都昌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多次报道;从加强湖区源头巡查着力从加强湖区源头巡查着力。持续跟进湖区动态,以全面净化候鸟越冬环境秩序为目标,保护区建立了水陆并进、多轮巡查 、暗访蹲守制度,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地毯式野外巡查,尤其是对偏远方位在风天、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下的防控工作部

10、署安排到位,使不法分子无缝可钻、无处遁形,坚决保护越冬候鸟的宁静生活和平安迁飞。三山、朱袍山是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重要位点,过去是候鸟被猎杀的频发区位,曾也有人戏称:这是越冬候鸟的葬身之地。为了彻底扭转工作被动局面,每到冬季,保护区人员租用民船,在这个最危险的区域安营扎寨、轮流驻守,不让候鸟受到丝毫损害,由于栖息环境安宁了,候鸟盛大的越冬场面着实叫人养眼,2013 年,1800 余只全球过半的东方白鹳在此过冬,近年来,这里的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小天鹅等珍稀鸟类资源明显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许多专家称这是踏实的保护工作带来的生态效应的综合体现。在野外巡查工作中,都昌保护区工作人员

11、遭遇过不少安全威胁,2010 年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被不法分子打断肋骨 3 根,其他执法执勤人员在5历年清理“天网”途中数十次顶风冒雪,甚至淌深水、过泥滩,一不小心危险就会扑面而来,但为了候鸟自由飞翔的天空,候鸟保护人选择了坚守与坚持。2008 年以来,巡护里程 37800 公里,排查投毒险情 36 次,清理“天网”126千米,砍断竹篙 3 万多根,烧毁作案船只 4 条,没收作案摩托 3 辆;从密切关从密切关注市场交易着眼注市场交易着眼。在运输、销售、食用等环节上切断候鸟交易获利链条,对可能存在的“野味”餐馆或隐蔽食府,聘请耳目实施暗访,同时定期会同工商、交通等部门查市场、查运输,彻底消除集贸

12、交易和黑市流通带来的候鸟猎杀风险,2009 年执法人员冒着被非法运输司机强行冲撞带来的生命危险,一举破获非法运输 32 只小天鹅案件,将昧着良心的司机擒拿归案;在联合执法整治上在联合执法整治上做实做实。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思路,每年候鸟来临之际,及时出台都昌县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实行集中排查和重拳整治,同林业、水上公安、渔政、政法 、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到目前为止,共立案查处破坏湿地案件数十起,刑事责任追究猎杀候鸟不法分子 7 人,放流螺蚌资源 5000余吨,有力有效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和越冬候鸟保护平

13、安。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都昌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步疾蹄稳,不断巩固的生态保护成果得到了国家、省、市主管部门的认可,主流媒体的关注,社会各界的点赞。2012 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都昌县为“中国小天鹅之乡”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省林业厅、省联保委从 2010 年至 2016 年连续六个年度分别授予都昌县为全省鄱阳湖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先进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次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先进管理局,被九江市护生节组委会授予“鄱阳湖卫士”单位。一系列荣誉就是一连串鼓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考验,6面对荣誉与认可,都昌保护区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和成绩单上,而是以“不用扬鞭自

14、奋蹄”的精神和永不止步的发展境界,努力求新思变、追求跨越。都昌候鸟虽然目前是个省级保护区,但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都昌候鸟承载量引起了国际、国内各级组织的瞩目聚焦,也决定了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近年来,都昌保护区积极抓住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鄱阳湖一湖清水、湿地候鸟保护的机遇,倍加珍惜上级部门的关心厚爱,坚持把每项投入资金用在刀刃上,不仅在改善管护设施设备提高能力建设上与时俱进,更注重宣传、巡查、监测、救护体系的配套发展,更注重管护队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发挥,更注重候鸟品牌的打造和候鸟文化的挖掘,更注重宣传策略的优化升级和整体推进。2012 年至 2015 年分别组建了中国鄱阳湖

15、都昌县候鸟救护医院、西源乡“小天鹅”保护协会、多宝乡“大雁”保护协会、都昌县塘口野生动物救护站、都昌县鄱阳湖生态摄影协会,使都昌湖区的社会化宣传、保护、救护体系趋于完善,特别是候鸟伤病救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湖区一切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化、人为伤害的伤病候鸟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精心、妥善的救护,甚至鄱阳湖周边县、外省的伤病候鸟也被送到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进行救护。2012 年吉林省 1 只小白鹤被都昌候鸟医院成功救治并在鄱阳湖放飞,中央电视台以小白鹤 3 号的回家路为题进行了现场直播,受到广泛关注,2015 年11 月由于鄱阳湖罕见冬汛,候鸟无立足之地,都昌保护区在积极做好各种保护应急预案的同时,加大

16、力度对高水位变化条件而增加的伤病候鸟采取人性关怀措施予以救护,彭泽县 1 只幼小白鹤中毒,生命岌岌可危,经都昌候鸟救护医院 60 多天的精心救护照料后完全康复,国家鸟环中心鸟类专家钱法文专程前来都昌放飞,2013 年新妙湖区 1 只伤残小天鹅经保护区收容后即时送往都昌县人民医院进行截肢抢救 5 个小时成功脱险的故事在保护圈里传为佳话。2012 年7以来,共救护伤病候鸟 600 多只,全部放飞鄱阳湖。为了更深入、更持久、更全面做实、做好、做强都昌县鄱阳湖区湿地候鸟保护这篇文章,2016 年积极建议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中国都昌”首届鄱阳湖候鸟文化节系列活动,不仅让都昌湿地候鸟保护工作融入了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而且推出了都昌湿地候鸟保护的重大生态品牌和发展平台,更凸现了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在都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如今的都昌正借“美丽中国 江西样板”建设的战斗号角,奏响了新一轮湿地候鸟保护的主旋律,把构建“鄱阳湖文明”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县委、县政府对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强力推行“属地管理”责任制,建立保护责任清单和问责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