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9289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微格教学设计方案格式微格教学设计方案格式年级:_ _2013 化学_科目:_化学_课题:_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_ _主讲人: _陈志豪_指导教师:_训练技能 演示技能、讲解技能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位于人教版教材的第一章第二节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教材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的最后一部分知识。这一节前两部分介绍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教科书在介绍物质的量时,直接说明它是个物理量,表示一定粒子的集合体,然后又直接给出 1mol 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是如何确定的,直观明了,强调应用。然后提出化学反应有很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从工业生产和科

2、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溶液中的反应,为了方便,引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然后就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就学过溶液的配制,且在前两课时学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对浓度有一定的了解, 从溶液的质量分数入手,减轻教学负担,增加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 流程流程 与时与时 间间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包括教师技能(包括教师技能 要素)要素)创设 教学 情境, 提出 问题复习回忆 配制 100g10%的 NaCl 溶液?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步骤有哪些? 思考: 如何配制 100mL1.00mol/LNaCl 溶液?

3、 1.如何确定溶质的质量? 2.如何准确确定溶质的物质的量? 3.如何准确确定溶液的体积?复习并思考,回 答从初中知识入手, 为物质的量浓度 做铺垫引入 配制 一定 物质 的量 浓度 方法如果我们要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应该需要 什么仪器呢? 量筒够精确吗?这时候为了能精确量取溶液,我们 用到新的仪器,容量瓶。思考并回答容量 瓶构 造, 注意 事项将三个容量瓶给三个大组观察,容量瓶构造。 。标 有, , 【注意事项】 (1)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取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50ml、100ml、250ml、500ml 和 1000ml 等规格)(2)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2(3)使用前要用蒸

4、馏水洗涤容量瓶; (4)容量瓶中不能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也不 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5)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配置 过程第一步:计算:第一步:计算:m(NaCl)=n(NaCl)M(NaCl)= c(NaCl)VNaCl(aq)M(NaCl)=1.0mol/L0.1L58.5g/mol=5.85g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 5.95.9 克氯化钠固体,克氯化钠固体, 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设问】称量时能将 NaCl 固体直接放置于托盘上 吗? 第三步第三步:溶解溶解 在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使其

5、溶解。 【设问设问】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四步第四步:移液移液:将冷却至室温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100ml 容量瓶中。 注意玻璃棒插入刻度线以下的位置。 第五步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 23 次,并倒入 容量瓶中。 【设问】为什么要洗涤烧杯? 第六步第六步:定容: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 12cm 处, 改用胶头滴管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 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 【设问】如果仰视或俯视会对溶液的配制有什么影 响? 第七步:摇匀

6、: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思考: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第八步:装瓶贴签第八步:装瓶贴签总结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 瓶 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 、 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误差 分析错误操作错误操作mVc1.1.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未洗涤烧杯和玻璃 棒棒2.2.转移液体时有液体转移液体时有液体 溅出溅出33.3.溶解后未冷却立即溶解后未冷却立即 转移转移4.4.定容时仰视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刻度线5.5.定容时俯视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刻度线6.6.定容时不慎超过定容时不慎超过刻刻 度线度线7.7.定容摇匀后发现液定容摇匀后发现液 面下降再加水面下降再加水习题 巩固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1、计算 4、转移 7、摇匀2、称量 5、洗涤 8、装瓶贴签3、溶解 6、定容六、教学设计反思六、教学设计反思在本次课中,整体流程还可以,但由于某些知识点较繁琐,多余,导致这节课误差小结不了, 值得删去这部分内容,比如介绍容量时,删去注意的要点,省时间。此外,演示实验时,减少学生 上台操作的时间,这样误差分析才有时间进行总结。 在说明称量时,使用的仪器还有电子天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