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688860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51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_第3页
第3页 / 共251页
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_第4页
第4页 / 共251页
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_第5页
第5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电子讲义费(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易考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初级会计电算化,南京易考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南京易考无忧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专业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运营以及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值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面改革之机,为广大考生提供最优质的在线练习培训服务,帮助考生顺利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无忧考吧”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辅导网站,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南京易考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产品,网址: 客服热线:400-600-2366,南京易考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产品,网址: 客服热线:400-600-2366,南京易考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产品,网址: 客服热线:400-600-2366,知识结构内容,第一章 会计

2、电算化概述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四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会计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事记),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 1979年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1981年8月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狭义:指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广义:指与

3、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包括: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电算化,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

4、断的渗透融合阶段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1.会计电算化的初级(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1981年8月,“会计电算化”概念的提出。 2.会计核算电算化 ,即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核算,减轻劳动强度。会计数据独立。 3.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次年7月颁布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初步确定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框架,并对我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1.会计(核

5、算)电算化的丰富发展阶段 2.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 3.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统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数据不再独立。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 4.1994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同年6月,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启动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工作。1996年6月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对单位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1.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初中级阶段(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 2.实现会计管理

6、的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3.新会计准则与电算化融合,会计电算化逐步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出现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1、内控(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2006年7月,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取得了内控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 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

7、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2、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ERP是将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供应链,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8、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大型企业使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功能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1、会计数据输入会计数据:文字、数值、定义和计算公式的字母、符号;初始化数据输入、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输入。 2、会计数据处理分类、计算、汇总;登记会计账簿、银行对账、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数据输出屏幕显

9、示输出、打印输出、存储介质或网络传输输出。 4、会计数据存储,四、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1、账务处理子系统。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通过凭证的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算账、对账、转账、结账、账簿查询及账务数据管理等功能。 2、工资核算子系统。计算职工工资,自动进行工资分配及生成分配转账凭证。 3、固定资产核算功能模块。管理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自动完成折旧和折旧费用分配。 4、存货核算子系统。对存货的进销存进行核算,生成相关账表。 5、成本核算子系统。实现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自动编制机制转账凭证。,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6、销售核算子系统。完成产品

10、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的核算;同时生成各种账表。 7、应收/应付账款子系统。根据往来业务凭证,完成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业务的登记与核销工作;生成各种账表。 8、会计报表子系统。由计算机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自动编制会计报表;包括对外会计报表、对内管理用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设计和生成功能能灵活定义报表格式和报表数据来源(定义取数公式)和报表的勾稽关系,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所需的会计报表。 9、财务分析子系统。对账务数据进一步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五、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一节 计算机一般知识 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

11、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 第五节 计算机安全,第一节 计算机一般知识,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名字:ENIAC 诞生:1946年(美国) 元件:电子管 原理:“存储程序” (冯 诺依曼),计算机一种能按程序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计算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新一代计算机(智能化),一、概述,(1)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每秒可达数万亿次。 (2)

12、计算精度高:一般可提供几十位有效数字。 (3)记忆能力强:具有存储容量大的记忆功能。 (4)有判断能力:具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5)高度自动化: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各种操作。,二、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 巨型计算机:又称超级计算机,巨型机。 价格最贵,功能最强,多用于战略武器、空间技术、石油勘探、天气预报等领域。 大型和中型计算机: 主要在银行之类的大型机构中使用。 小型计算机: 价格较低,使用简单,适合于广大中、小型用户。 微型计算机:又称个人计算机(PC机)。 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目前的主流机。,三、计算机的分类,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

13、器。 1、微型机的分类: 按微机生产厂家及微机型号分类:IBM-PC 兼容机、苹果机 按微机所用处理器芯片分类:Intel(英特尔)、非 Intel 按微处理器芯片位数分类:8位、16位、32位、64位(奔腾 ) (芯片位数越多,计算机存储、传送及处理信息的功能越强),四、微型计算机的种类与发展,2、微型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种类与发展,1、计算机的速度:(1)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 数,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时钟频率越高,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2)运算速度:指计算机每秒执行的指令数。(3)存取速度:指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

14、2、计算机的字长:计算机一次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效率就越高。 3、存储容量: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量。以字节(B)为基本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重点),电子计算机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应用领域有: 信息处理:又称数据处理,用于人事管理、人口统计、仓库管理、银行业务、文献检索、预订机票等(会计电算化)。 科学计算:又称数值计算,用于航天、军事、气象、桥梁设计等领域的计算。 过程控制:又称实时控制,用于工业、交通运输的自动控制,对导弹、人造卫星、飞机的跟踪与控制等。 计算机通信:计算

15、机网络,用于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 人工智能(AI):用于医疗诊断、文字翻译、密码分析、智能机器人等。,六、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如图:,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机,外部设备,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只读存储器(ROM),读写存储器(RAM),应用软件,系统软件,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CPU(中央处理器),一、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16、,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1、运算器:是CPU中完成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判断后产生一系列的控制信号,去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工作。CPU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档次。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是其最重要的一个品质。16位机和32位机就是CPU可以同时处理16位、32位的二进制数据,目前64位的CPU正在成为主流。,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1、内存储器 简称内存,一般又称为主存储器或主存,用于存储正在执行中的程序和当前使用的数据。 (1)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能读取代码,不能写入代码,断电后内容仍存在。 (2)随机读写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既可读取数据又可写入数据,关机后数据将消失。通常所说的内存一般指RAM,如256MB、512MB、1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