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5688850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议会大厦,美国国会,法国议会大厦,德国议会大厦,什么是代议制?,含义:公民间接参政;议会是权力中心,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主要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法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唐宁街10号,英国议会大厦,白金汉宫,斯图亚特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在政治上是个君权神授论者,他在向议会讲话时说:“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政治前提

2、: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影响(宣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不流血的革命;以和平、妥协的方式推动了英国的制度转型,推动了英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探究:“光荣革命”“光荣”在何处?,1215年贵族带领军队和约翰王谈判,签署大宪章。,材料二 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意见;建立常设委员会,监督国王的行为国王如违背之,贵族会议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 大宪章,请你阅读材料二,说一说1215年大宪章重申的是谁的何种权利?,大宪章规定:贵族会议享有监管国王税收和监督国王行为的权利,王在法下,上议院,议会形

3、成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又称贵族院。,下议院,下院主要由乡绅和市民组成,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力;后来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又称平民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两次内战,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杀了一个国王,跑了一个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说明了什么?,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迎了一个国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大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

4、政治前提。,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护国主,王朝复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完善的过程 就是权力不断转移、不断下移的过程 ,二、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立法权的转移),颁布法律 限制王权,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1) 1689年10月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2)王位继承法,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内容,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的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结果,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权利法案的内容,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5、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立法权),(征税权财政权),(司法权),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军事权),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选举权),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言论自由权),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集会权),议 会,法 治,权力中心:,治国方式:,第一次

6、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向议会,制 度 之 发 展,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内阁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前,国王控制枢密院;,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颁布,国王仍掌握 行政权,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行政机关;,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行政权开始转移;,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三、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行政权的转移),国王退出内阁,18世纪中责任内阁形成完善,制 度 之 发 展,责任内阁形成,首相掌握内阁权力,第二次转移:行政权由国王转向内阁,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权力膨胀,议会(掌握立

7、法权)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及内阁首领首相是什么关系?,新闻一: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7月13日下午,特丽莎梅觐见英国女王后与前首相卡梅伦正式交接,特丽莎梅成为新任英国首相,她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的第13任首相,同时也是继撒切尔夫人后的第二位女首相。此前卡梅伦在英国脱欧公投以脱欧派胜出后随即宣布辞职 ,继而7月11日,特蕾莎梅成为新任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能够成为英国首相,说明当时议会多数党是哪一个政党?,新闻二:(英国)2016年7月15日电:原外交大臣哈蒙德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伦敦前市长、脱欧公投中脱欧派领袖之一约翰逊接替哈蒙德出任外交大臣,原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拉德被任命为内政大臣,

8、国防大臣法伦留任,这些内阁核心成员由谁实质上任命?,保守党,首相特蕾莎梅,新闻三:2017年12月08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记者会,宣布达成“脱欧”第一阶段谈判协议。对于分手费” ,协议确认2019年3月英国“脱欧”后,将在2019年和2020年过渡期继续为欧盟预算出资,即支付“分手费”。协议未公布“分手费”具体金额,目前外界估算在400亿至600亿欧元之间。你认为: 1、最终决定这个计划的是- 2、女王如果反对,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4、如果议会中大

9、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英国议会下议院,1、为什么要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原有选举制度的弊端:不合理的选区划分、议席分配 高额的财产限制 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群众及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2、概括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3、怎样评价1832年议会改革?,对选民财产限制作了重新规定; 对选区和议席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分配。,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制 度 之 发 展,改革完善:议会改革,议会改革的趋势是什么?有什么积极影响

10、?,趋势: 逐步取消了财产、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影响: 英国选举权逐渐扩大,民主政治逐渐发展,第三次政治权利下移:从贵族到工业资产阶级再到公民,责任内阁制之下首相、内阁、议会、国王的关系,共同进退,首相 (政府首脑),内 阁 (政 府),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实质任命,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监督,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政府集体辞职,形式任命,国 王,形式任命,制 度 之 发 展,代议制,行政权,行政权,国家元首,立法权,“内阁专横”格局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1、内阁权力的扩大:议会权力转向了内阁,内阁权利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 -被称为第三院 1)立法方面:2)财政方面: 3)行政监督:,几乎

11、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直接掌握一部分立法权;,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2、“第三院”的影响:内阁权力开始膨胀,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国王是国家象征(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议会居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权力制衡,光荣革命,专制王权被否定,前提,确立,王权被限制,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王权成象征,1932年议会改革 议会中的“第三院”,完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

12、展,美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各国提供一种民主政治体制发展模式,制 度 之 魅 力,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日本天皇夫妇,泰国国王夫妇,荷兰女王,丹麦女王,西班牙国王夫妇,摩纳哥国王,柬埔寨国王,英国君主立宪确立之后英国社会政治变化,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由人治到法治 由以国王为中心到以议会为中心 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