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8758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成凌飞,电子邮箱:电 话:13707686875Q Q:30708215,2018/10/16,2,如何选专业,2018/10/16,3,如何选专业,1、没有门槛的操作型人员,代表:更夫,2、某些领域的专家,代表:地震救援人员,3、一般知识工作者,代表:大学毕业生,4、知本家,代表:李彦宏,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田志刚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03.,2018/10/16,4,如何选专业,2018/10/16,5,专业导论,一、专业介绍,2018/10/16,7,本科专业分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71201,门类,学科,专业,2018/10/16,

2、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历史 中国高校专业设置从1952年开始 1998年,将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头脑,血液循环系统,手、脚,工具、武器,机,器,人,2018/10/16,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如何应用信息论、电路与系统理论和电子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知识面很宽,主要包括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学、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2018/10/16,1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

3、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 四个知识点四种技能 电子电路安装、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电路测试的能力 综合运用电路基础理论进行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 利用系统环境进行CAD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利用虚拟仪器的能力,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计算机,2018/10/16,11,电科和电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基础科学是综合提炼具体学科领域内各种现象的性质和较为普遍的原理、原则、规律等而形成的基本理论。,技术科学侧重揭示现象的机理、层次、关系,并提炼出工程技术中普遍适用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工程技术侧重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

4、中总结经验,创造新技术、新方法,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发现,是什么,发明,怎么做,制造,做什么,2018/10/16,12,电科和电信,专业侧重点不同 授予学位类型不同 电科:工学或理学 电信:工学 同属“信息科学与技术”范畴 培养模式大体相同,二、专业课程设置,2018/10/16,14,专业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大学里学些什么?,三、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2018/10/16,16,专业发展趋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市场构成 硬件市场主机、外部设备、应用产品、网络产品和零配件及耗材 软件市场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 信息服务市场软件支持与服务

5、、硬件支持与服务、专业服务和网络服务,2018/10/16,17,电科专业发展趋势,21 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6T: 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NT(纳米技术)、ET(环境、能源技术)、ST(卫星、航空技术)、CT(数码内容技术)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并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 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少、潜力大,2018/10/16,18,电科专业发展趋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依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步弱化 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转变 国际市场竞争模式明显改变 国外市场形势

6、不容乐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已经很大,未来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解决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问题。高技术产业必须有自主的高技术作支撑,才能改变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做加工组装和低端产品为主的局面。,2018/10/16,19,电科专业发展前景,“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 教育部等五部委2004年联合发布的报告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我国非常重视电子信息主业的发展,已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两年每年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1600亿元。 各省和一些中心城市也都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7、。,2018/10/16,20,物联网简介,物联网发展前景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运用实例,2018/10/16,21,物联网发展前景,国内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 推进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已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均将物联网列为重点研究领域。 物联网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的大力支持。,2018/10/16,22,物联网发展前景,国外 2008年11月,IBM董事长兼CEO彭明

8、盛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地球”。 奥巴马对“智慧地球”的概念给予了积极回应,并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 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u-Japan”的构想。 2004年,韩国政府制定了“u-Korea”战略。 欧盟自1999年提出“eEurope”计划后,2005年再次提出以泛在网为基础的“i2010”计划。,2018/10/16,23,物联网发展前景,“钱”景 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今年就能创造1000亿元左右的产值,它已经成为后3G时代最大的市场兴奋点。 根据初步测算,未来十年中国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投资可以达到4万亿,产出是8万亿,就业带动作用是2500万个。 据权威分析,物联网是一个

9、比互联网还要大上30倍的产业,更是下一个万亿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2018/10/16,24,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物联网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信息产业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浪潮,2018/10/16,25,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泛在网络云计算 智能传感器:对外界信息具有一定的检测

10、、自诊断、数据处理以及自适应能力的传感器。 泛在网络:即广泛存在的网络,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 云计算: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2018/10/16,26,物联网运用实例,最简单的物联网公交卡,2018/10/16,27,物联网运用实例,小区车辆控制系统,2018/10/16,28,物联网运用实例,不停车收费系统,2018/10/16,29,2018/10/16,30,2018/10/16,31,物联网运用实例,污水处理指标监控,2018/10/16,32,物联网运用实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8

11、/10/16,33,物联网运用实例,其它应用 智能交通 手机移动支付 超市 安防领域 医疗急救 ,四、考研和就业,安博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08年 4745份有效问卷,2018/10/16,35,就业,2018/10/16,36,就业,2018/10/16,37,就业,2018/10/16,38,就业,2018/10/16,39,就业,2018/10/16,40,就业,2018/10/16,41,就业,2018/10/16,42,就业,2018/10/16,43,就业,2018/10/16,44,就业,2018/10/16,45,考研,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2018/10/

12、16,46,推荐书籍1,【作 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译 者】郝明义,朱衣 【形态项】 376页 ; 23cm 【出版项】 商务印书馆 , 2004 【ISBN号】 7-100-04094-9 / G792 【原书定价】 CNY36.00,2018/10/16,47,推荐书籍2,【作 者】田志刚著 【形态项】 189 【出版项】 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3 【ISBN号】 978-7-5381-6250-9 / G302-49 【原书定价】 25.00 【参考文献格式】田志刚著.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03.,2018/10/16,48,推荐书籍3,【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译者】何帆,肖莹莹,郝正非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8-9 【页数】 515 【定价】 58.00元 【 ISBN 】 9787535753663,2018/10/16,49,推荐书籍4,【作者】李开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0 【页数】 345 【定价】 30.00元 【 ISBN】9787010058672,ANY QUES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