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报告(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8771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式分析报告(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曲式分析报告(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曲式分析报告(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曲式分析报告(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曲式分析报告(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式分析报告(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式分析报告(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奏分析节奏是指发音与休止的时间长短关系,它是音乐的灵魂,因为无节奏的旋律不可能称为旋律,有节奏无音高的音乐却能让人感知其中的韵味,因而节奏可以决定音乐的基本性质。,节奏分析要点: 一、节奏的组合方式: 音长单位(节奏单位/音长模式)即衡量和规范节奏的一种标准。基本单位: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音符特殊单位:三连音、五连音、自由节奏形态, 音型模式:即节奏单位按照拍子进行各种组合,主要概括为以下5种类型。 顺分性组合:一组节奏中长的时值在前,短的时值在后。(增强音乐的歌唱性), 逆分性组合与顺分性节奏相反,短前长后。(增强音乐的语言性), 等分性组合一组节奏中音长单位均相同(能增强音乐的律动性)

2、【俄】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II主题, 切分性组合:包含有切分节奏的组合类型(增强音乐的动力性) 对分性组合:对称性组合,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加强形式感),二、节奏的发音点密度:指单位时间内发音点个数的多少,其与音乐的紧张度成正比。,肖邦:升F大调前奏曲Op.28 No.13主题分析该作品的主题为一个8小节的乐句结构,主题性格宁静,安详,无不渗透着作曲家“钢琴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总体特征)该主题为带有和声性因素的面状织体形态,其主要应用音域集中在a1-c2,并要求以较弱的力度和舒缓的速度进行演奏,这使得该主题在音色表达上具有柔和、朦胧的特点。(外形特征),(材料特征)该主题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3、,即2+2+4,它们之间呈并行综合式句法的特点。其中乐曲开始的两小节为该主题及作品的核心材料,主题随后的两个部分均由此核心材料展衍变化而成。(总述:结构、句法)核心材料为略带环绕的直线型旋律,具有默默祈祷的情绪特征,等分顺分性节奏使主题具有一定的歌唱性。,3-4小节变化重复该核心材料,其中第4小节的第一拍首次出现了5连音的节奏形态,这种加花装饰性的处理致使旋律的节奏密度增大,音乐的紧张度有所提高。主题的第三部分由5-8小节组成,其在节奏密度上与1-2小节形成再现关系,但是旋律在音区上逐步扩展形成大山外形,至此和声及音色的紧张度大大加强,并在f2上形成了该主题的高潮。(分述),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主题是由单一材料发展而来的,其包含的三个部分总体上呈递进式的发展关系。作为全曲的开始,该主题不仅叙述了乐曲的总体性格与形象,还将核心材料及其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通过对该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作曲家是如何在材料的精简统一与音乐的变化发展之间取得完美平衡。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