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88640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10比较诗学(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诗学(Poetics)在西方泛指文学理论。鉴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具体情况和当今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文学批评纳入比较诗学的范围。,历史的探寻和批判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法以为它们自己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而事实上,它们必须互相补充;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导向比较诗学。艾金伯勒比较不是理由,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一、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比较研究这是一种整体比较,包括不同批评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理论构架、文学规律和特点的比较研究。,哲学基础: 中国以道为源,无中生有,虚实相生; 西方以

2、Being (存在)为本,从有到实体。 认识方式:认识与体认,思维方式: 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 直观的体悟的思维方式,具有具体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体系比较中要注意文论内部的异质因素,二、理论范畴和批评术语的比较研究,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互相阐发,是比较诗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钱钟书,中国古代术语“使用一些生动的形容词,绘形绘色,给人以暗示,资人以联想,供人以全貌,甚至给人以艺术享受,还能表现出深度;但有时流于迷离模糊,好像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不得要领。”季羡林,西方文论持一种分析性的语言,其概念和术语尽管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文论家的阐述中其内涵会有所不同或变化,但在特定

3、的上下文中却易于限定。,文学与世界:中国有道、物,西方有模仿、理念等;文学与作者:中国有神思、妙悟、感兴,西方有灵感、迷狂、直觉等;作品的内在关系:中国有文、意、真幻、气韵,西方有符号、思想、结构、叙述等;文学与读者:中国有兴观群怨,西方有净化、宣泄,等等。,对外来术语的辨认、消化、运用和接受国对这个术语的理解和改造。“净化”(Katharsis)、“功能”、“反讽”等文学研究中的巴罗克概念“典型”、“现实主义”、“现代性”在中国,王国维“境界”说在研究中寻找表现自身理论特色的术语,是比较诗学的使命之所在。,三、理论大师或批评大家的比较研究首先,比较不同国家没有直接联系的文论家、批评家的理论观

4、点和批评实践。第二,探讨某些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对各国文艺理论批评的影响(大师级人物)。第三,研究某一理论家的思想来源。,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类型,一、对比研究,(一)文学本体论言志与模仿,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 亚里士多德情感的宣泄,(二)创作论神似与真实中西文论都讲究文学的真实性,但侧重点不同。中国古人强调的真偏于主体感受的真,而西方偏于所模仿的客体的真。,王维:袁安卧雪图“雪里芭蕉” 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其理入神,迥得天意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西方强调所模仿的客体的真实乃至细节的真实。,(三)作品论意

5、境与典型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物我贯通。“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典型: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意境所强调的“境生象外”与典型所提倡的“个性中的共性”都具有寓无限于有限的性质。差异:意境侧重于景物描绘,典型侧重于人物塑造;意境更偏重于主体情感的表现,典型更注重客观形象的再现。,(四)作家论人品与诗品文如其人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世也。孟子如果诗人成功了,那么这首诗本身就表现出诗人当时试图干些什么。如果诗人没有成功,那么这首诗就不是充分的证据。,(五)欣赏论逆志与求知中西文论都注重文艺欣赏中的审美感受,都看到了审美中想象和情感的作用,但两者在审美的目的性有区

6、别。,我国古人的审美更多地是一种体验活动,体验的路线是“以意逆志”,与作者的相会。并且这种体验是难以表述的领悟。自见其趣,西方学者的审美是一种认识活动,文学作品被视为世界和可知事物的地图,通过把握文学作品深刻的本质内容而获得发现的愉悦。聪明的读者绝不会把光阴虚掷,他要在作品中寻找妙谛真知。波瓦洛,六 中和之美与片面的深刻,二、阐发研究所谓阐发研究,即将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具有内在可比性的基本问题加以相互印证,相互发现,相互阐释,并相互运用,以求把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在互相参照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共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一)“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中西文论

7、都一致肯定痛苦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痛苦在一定意义上是创作的动力,表现痛苦的诗篇较之欢娱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司马迁:发愤著书刘勰:蚌病成珠钟嵘: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韩愈: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组织声要妙;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叔本华:解脱说福楼拜:与珍珠是牡蛎生病所结成的一样, 文学创作是作家更深层的痛苦的流露。尼采 弗洛伊德,中国诗人的苦闷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内涵,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抱负和用世之心不得实现。西方文人的痛苦之源,多是“欲望”,尤其是人的本能欲望。,(二)言不及意与语言的局限,中西哲人和文人都曾表现出对语言局限性的种种思考和反抗。,易经:书不尽言,言不

8、尽意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陆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严羽:不涉理路,不落言筌,黑格尔尼采:开口便俗斯宾诺莎:文字乃迷误之源伽达默尔:语言的“桥”与“墙”,中国:空灵和神秘西方:怀疑和多元,(三)诗无达诂与阐释学,易经:见仁见智 王夫之: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金圣叹: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西方当代阐释学 接受美学,中国文人偏重欣赏者的个人素养。西方学者主要从时间距离的角度来论述阐释差异。,三、流变研究,这是一种对文学理论批评在不同国度传播和流变的研究。,(一)中国近代文学批评与西方文学观念,梁启超:具有政治色彩的激进的小说观念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

9、词话,(二)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胡适直接介绍并实践了杜威的经验主义方法梁实秋深受美国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朱自清与语义学李健吾等人对法国印象主义批评的借鉴,(三)当代文学批评学与20世纪西方文论,当代文学批评学的建立,是以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批评,第三节 研究比较诗学的意义,一、研究比较诗学的意义(一)拓展和深化比较文学研究,我相信,对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批评传统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比较,在理论的层次上比在实际的层次上导出更丰硕的成果。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二)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国传统文论的体系特征,(三)建立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多元的文学理论,二、理论模式的建构(一)寻求共同的理论模式,世界|作品/ 作者 读者 阿布拉姆斯镜与灯,宇宙 读者 作家 作品 刘若愚,(二)理论模式的异质并存,理论模式追求的是异质并存,而不是简单趋同。理论模式的存在不是要清除各民族文学理论的差异,而是使各种异质文学理论批评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消除话语上的隔膜和抵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和而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