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688526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第五章 想象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our Subtitle Goes Here,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什么是想象?,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想象,一、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是思维的特殊形式,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如: 仰望浮云 梦,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如:画画 玩积木,(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续编故事、娃娃家游戏

2、,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两个必要条件:1、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2、是丰富的表象储备。,2、创造想象(1)定义: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 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设计师、月牙荡秋千,课堂游戏请同学画出一棵你梦想中的树,看完这几幅图画你有什么感想?,(2)特点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1、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我是灰姑娘,2、理想也称积极的幻想,它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理想。,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

3、意想象初步发展。 小班: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 ,主题易变 。 中班: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 ,易转移。 大班: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3、空想 也称消极的幻想,它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且毫无实现的可能,是一种无益的幻想,常使人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以无益的想象代替实际行动,害怕艰苦的劳动和逃避困难。,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

4、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小班: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 ,缺乏新异性 。 中班: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大班: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绘画、音乐) 、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Transitional Pa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