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文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8484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春秋战国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春秋战国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春秋战国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春秋战国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文化(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秋战国文化,一、儒家 二、墨家 三、道家 四、法家,复习题1、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2、简述五经3 、简述墨子的主要思想4 、简述老子的道5、简述韩非的主要思想,一、儒家,关于儒家,汉书艺文志中介绍,儒家主持、参与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协助国君治理国家,以六经为根本经典,基本主张是仁义,其源可溯尧舜,后有周文王、周武王,而孔子是集大成的大宗师。 韩愈为儒家制定的道统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儒学发展阶段,儒家的思想和学问被称为儒学。原始儒学:孔、孟、荀思想;汉代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学;唐代的义疏之学;宋明理学;清代儒学。,1、孔子及其儒学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l-前4

2、7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在商周文化的熏陶下,懂得许多礼仪,习六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人生哲学,孔子的学术以求 “道”为目的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以“仁”为中心的生命哲学,樊迟问仁,或答曰:“爱人”颜渊。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仁者之根本在孝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3、力,则以学文。”(学而) 仁之方是“忠恕之道”,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去践履,孔子说:“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仁由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尔,孔子强调礼乐教化,孔子主张按周礼规定的等级名分来纠正当时的状况。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 孔子要求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仁是礼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论学以现实人生为中心,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

4、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进)“敬鬼神而远之”。(雍也),(2)教育哲学,四科:孔子把教育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五经)四科; 施教原则:“博我以文(五经),约我以礼” (雍也)。,有关论为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主张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 提倡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3)政治哲学,为政以德,由修己而安百姓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 (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2、 编辑六经,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诗,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被儒家学者奉为经。 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书,书全称尚书,是中国夏、商、周时代一些政治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也包括某些追述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因此属于政治书。,礼,礼包括周礼、仪礼和礼记。 周礼是记载政治制度的书,相传为周公所作,记有三百多种周朝的职官,并对其所司职务作了介绍,其中也牵涉到周代的一些典章制度。 仪礼是详细记载古代各种礼仪的书。 礼记阐发了仪礼的经义,是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杂说汇编。,易,易在汉朝

6、被尊为群经之首。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包括六十四组符号和卦辞爻辞;易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称为十翼。 传说孔子作十翼。,周易包括象数、义理、卜筮三个方面。乾震坎艮坤巽离兑称经卦或八纯卦,八卦概括了天地间万物的基本情状,但天地间万物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以囊括天地间万事万物,并根据卦象的变化,每爻在卦中的位置来判断吉凶。,春秋及其三传,春秋是鲁国编年史书,由孔子亲手编定的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记载了前722年前481年的鲁国历史。,三传,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或左传); 春秋公羊传:(也称公羊春秋或公羊 传);春秋

7、毂梁传:(也称毂梁春秋或毂梁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传说是左丘明作的古文史书,编年起于前722年,终于前464年,比春秋经多出17年。左传用大量史实补充、说明了春秋经,有时也订正了春秋经的某些错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毂梁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毂梁传着重解释春秋经文,要把孔子的“春秋笔法”点破,是儒家所作,属于政治书。,二、墨家,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思想,墨子思想主要是“历物十事”,即尚同、尚贤、天志、明鬼、非命、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天

8、之欲同于天下之义”,“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天子选择三公三公分国建诸侯”尚同下,“天子发政于天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接废止;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访)荐之。”尚同上 “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为以尚同于天”。,墨子提出天志、明鬼、非命,“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天志上):,鬼神能预知几百年后的事,能赏善罚暴,并叹息人不信鬼神导致天下大乱,故竭力于明鬼。墨子认

9、为虽有鬼神,人也需自求多福,上帝鬼神及国家之赏罚,乃人之行为所自招,非命定也。,兼爱、非攻,墨学的兼爱,提倡无差别的爱。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 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上),墨子主张国与国之间要兼爱、非攻,认为战争是“亏人以自利”。 (非攻上),墨子主张节葬、节用,非乐。,认为人民之富庶,即为百姓人民之大利。故凡对之无直接用处或有害者,皆当废除,所以崇尚节俭。而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于兴利除害无

10、补,所以主张非乐。,三、道家,创始人老子(约前571年出生),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北鹿邑东),作过周朝掌管文献的史官,著有道德经。,(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万物之宗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寻寻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11、;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老子主张柔弱,崇阴崇柔,因为物壮则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2)认识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十六章),(3)历史观

12、,老子主张弃圣绝智、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三章),老子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回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去。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四、法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建立了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的思想深得秦始皇的

13、赞赏。,(1)韩非提出进化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和主题,所以,应实施法治。,(2)韩非提出功利的道德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可以归结为某种利害关系。“凡治天下,必因(依据)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八经,“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衣襟。怀衽,犹怀抱),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其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六反,(3)建立了以法为主,法、术、势相 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法是成文的法律;术是驾驭臣子、百姓的韬略和手段;势是权。,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故明主使

14、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有度)“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duo,揣度也)”(有度),赏罚为用: “明主之所导(通“道”,由也)制(控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利,贪也)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威其畏而归其利矣”(二柄) 严刑重罚:“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奸劫弑臣),势治思想,韩非的势有“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两种。 “夫有材(通

15、“才”)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这里指树木)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非不肖也,位卑也” 功名) “抱守持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难势),术治思想,“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难一)七术:“主之所用也七术方法: 一曰众端参观 二曰必罚明威 三曰信赏尽能 四曰一听责下 五曰疑诏诡使 六曰挟知而问 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内储说上),六微:六种危害君权的隐微手段: 一曰权借在下 二曰利异外借 三曰托于似类 四曰利害有反 五曰参疑内争 六曰敌国废置 此六者,主之所察也。”(内储说下),八奸:“奸”指臣子对君主权力构成威胁的政治阴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