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88150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通化市集安市三班 袁秀英,2010、12,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目 录,一、教育技术的含义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教育技术的含义,1、本人的理解:教育技术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技术它是一种手段,二是在教育中如何有效的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3、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运

2、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二、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应运而生的。先后经历了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学习技术等不同的名称。在我国,也曾经出现过电影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等不同的名称。,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确立了“电化教育”这一名称。从70年代末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研究。 3、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沟通的需要,“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取代“电化教育”,并在我国普遍使用

3、。,4、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大项目,如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资源素材,可视化的平台,通过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以声、形、图、文刺激学生的感官,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再现情境,有利于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理性知识架构。,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我国电化教育虽然开始得很早,但真正取得全面发展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后的事情,到现在也有三、四十年了。总的来说,从幻灯

4、到VCD, DVD等,发展的势头是很迅猛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特别是媒体设备与技术的大量引进,更为明显。近几年计算机这一媒体的购置与使用已经很普遍了,并且有了多媒体,很多地方建立了各种计算机网络。但是对于广大的欠发达地区来讲,尤其在偏远的农村,教育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就是非常缓慢的,我国贫富差别实在太大了。 关于教育技术的思考 值得思考的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很多都是从国外转介过来的,往往缺乏富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特别缺乏我们国内的实践论证。从国外介绍来的许多教学模式很少在国内试行,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就失却指导的普遍意义,只是说说而已。由于我们没有配套的资源设备根本 无法实施。就拿我所参加的“INTEL未来教育”来讲吧,虽然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可是由于我们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时间经常有冲突,而且做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也没达到资源共享。,Thanks fo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