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课程大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88036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工时课程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标准工时课程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标准工时课程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标准工时课程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标准工时课程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工时课程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工时课程大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精度標準工時(ST)系統的構筑,勵源企業顧問公司現場管理經典之,一天課程,關于高精度ST管理系統的構筑標準工時(STANDARDTIME),作為制造業必不可少的一種管理績效測評尺度,它19世紀後期起源于美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社會發展的長河中,經過不少後繼管理學家的改進,不但ST的運算(WF)和評估方法已越來越具有科學性,而且運用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據調查,日本的制造業幾乎100%擁有ST評估系統,而且20%的知名企業還建立了個性化和高精度的ST管理系統.就中國企業來講,港台企業要略好于國內企業.基本的情況是30%的企業根本沒有,60%的企業有而不精,10%的企業根本還不了解.因此對成

2、本管理/資源配制/效率管理/加工費測評等缺少根本性的有效工具和科學性.本課程讓您全面了解ST的內容,起源,發展,用途,應用,測評;課堂上老師將和您一起分享日本知名企業的個性化典型案例;讓您能夠深刻地認識到優秀與卓越的差距;更能夠幫助您建立一套完整的ST管理系統以引導;還可使您在管理的過程中擴大對ST的應用範圍和自我測評.ST的精度與企業的生產成本息息相關,隨著微利時代的到來,構筑高精度的ST管理系統已經迫不急待.本課程適合對象: IE(主管/工程師);產品技術(主管理/工程師);生產部(主管/管理員);計劃/企劃部(主管/工程師);,第一部分:標準工時(ST)新概念1.1.標準工時的定義與時間

3、的兩大特點;1.2.標準工時确立的六個原則;1.3.使用標準工時的六個目的;1.4.在生產運行中不屬于標準工時範圍的五個方面;1.5.標準工時組成的兩個部份;1.6.標準工時寬裕率的三個組成部份;1.7.標準工時的三種計算方法;1.8.標準工時導入過程中的技巧,3. 作業過程中動作的三不原則是:; ; ;,1. 以下哪些因素會導致生產效率下降( );A. 生產工具落後; B. 員工不努力; C. 欠品停拉; D. 不良品多. E. 加班時間不夠;2. 以下哪些因素不屬于正常ST的計算範疇( ); A. 閱讀作業指導書. B: 到10米處去拿部品. C: 送半成品去臨時倉. D: 作業中隨時更換

4、破了手指套,第一部分:標準工時(ST)新概念,1.1.標準工時的定義與時間的兩大特點;,1.1 ST的定義: 英文/STANDARD TIME; 中文/產品生產標準工時.,時間的特點: 時間具有其客觀存在性. 不但每個人都能擁 有,而且它對每個人都能公平,公開; 是任何人都不能左右和用金錢買到的.,1.2.標準工時确立的六個原則;,產品生產標準工時必須在滿足以下條件的原則上才成立.1) 事先規定的或標準化的作業方法2) 規定的作業條件3) 作業主體能滿足工作要求,并應經過正式的培訓.4) 作業主體技能有一定熟練程度,并具有期待項目完成的積極心理.5) 作業環境能基本上滿足人體工程的標準要求.6

5、) ST所指是完成一個單位作業的時間,且含有適當比率的寬裕值.,1.3.使用標準工時的六個目的;,企業現場生產能力的評估; 對未來所需生產能力的預測. 2) 生產計劃實施日程的編排. 3) 制訂企業業務目標的參考標準. 4) 人員.設備(治)工具需求數量的參考標準. 5) 為提高生產效率和促進生產性改革提供重要依據.,1.4.在生產運行中不屬于標準工時範圍的五個方面,在生產作業過程中或工程管理上的發生的如下項目所引起的時間不屬ST的範疇.1) 現場督導員與技術人員進行工作交待與指導所引起的工作中斷.2) 現場管理員進行的票據接收,傳送,作成,确認.3) 現場部品/半成品的移動距离大于50cm,

6、成品移動距离大于200cm.4) 正規流程之外追加的特別檢查項目及監視行為.5) 產品的修理及修理再投入,設備/工具的維修,盤點,早中會及日常管理.,1.5.標準工時組成的兩個部份;,ST = 基本作業時間*(1+寬裕率)注:寬裕率一般企業均定為7%.,1.6.標準工時寬裕率的三個組成部份;,工程(位)寬裕3%包括治/工具的準備,設備點檢;治工具損壞時交換,部品治/工具掉落拾起;手套/指套配戴,交換;工具清洁,資材補充;作業指導書查閱;非檢查工位不良部品發生時的延誤.,1.6.標準工時寬裕率的三個組成部份;,作業主體生理或心理寬裕2%: 基于作業主體生理或心理的要求,除了正規的休息時間之外,在

7、作業過程上洗手間,喝水,擦汗,放松身體等動作均可按2%的比率推攤入ST),1.6.標準工時寬裕率的三個組成部份;,作業主體疲勞寬裕2%:根據人對勞動時間的適應和對勞動強度的承受能力,作業主體在開始作業時和一段時間之後的速度所產生偏差也可給予一定的寬裕值.,1.7.標準工時的三種計算方法;,標準時間設定方法分類,觀 測 法,合 成 法,統 計 法,直接時間研究法,圖片.錄相分析法,抽樣時間研究法,動作概定時間表,標準時間資料法,實際資料法,經驗估計法,計算和研究方法比較 簡單,需要一定的預 備時間.生產實施前 不可.,需要更多的統計時 間且缺少可信性,不必要充分的準備時 間,既使生產開始前也 可

8、以,但作成者需要 進行專業訓練.,1.8.標準工時導入過程中的技巧,測量的技巧:先作改善,再作測量;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剔頭去尾,平分中間;兵貴神速,精益求精;分段進行,分類管理;,第二部分:WF標準工時系統的導入應用及檢測2.1.WF的起源與定義2.2.WF的基本內容(十三項)介紹2.4.高精度標準工時系統導入的四種工具2.5.標準工時系統導入主推者的必備條件2.6.標準工時系統的導入程序2.7.標準工時運算體系的三種表格2.8.深刻理解標準化作業的三種含義2.9.標準工時檢測的三大指標與計算方法2.10.標準工時檢測系統的三種表格2.11.標準工時系統的其它用途2.12.ST的修正理由與頻

9、率,第二部分:WF標準工時系統的導入應用及檢測,2.1.WF的起源與定義,所谓WF法,就是通过把身体分为七部分,以各部分的运动为中心,分析到细小的单位,然后从WF动作时间标准表中查出相应的时间, 据此算出作业时间的方法。,2.1.WF的起源與發展,1934年奎克領導的生產工學小組取得的成果就是現在被稱為Work Factor法的統計方法.,2. 通過最初幾年的里在各個領域的使用表明,從精力及財力考慮,WF法過于需要精力和財力, 不是人們所希望的. 所以人們希望根據作業周期長短, 時間值的使用目的以及分析所需費用等條件來調整時間值.因此就派生了DWF,SMF,AWF等,3. 為更進一步減小操作人

10、員的難度,使用領域更廣泛.一種基本術語等同DWF但又更具體的方法又被派生-RWF.,2.1.WF的起源與定義,用WF法求作业标准时间的基本步骤(1)展开动作分析使用身体的哪一部位?该身体部位运动到什么程度?重量或阻力有多少?有什么样的人为调节?(2)对于每一个动作,都可以从WF动作时间标准 表中找出适用的时间值。(3)把查到的时间值加起来。(4)加上宽放时间,设定标准时间。,RWF的時間表單位是: RU,1ru等于0.001分.,2.2.WF的基本內容(八項)介紹,標準要素名稱1. 移動2. 抓取3. 放開4. 預置5. 組裝6. 使用7. 分解8. 精神動作,WF記號R或M Gr Rl Pp

11、 Asy Use Dsy Mp,2.4.高精度標準工時系統導入的四種工具,1.產品組裝/織構圖; 2.產品生產工藝流程; 3.作業指導書(WI); 4.部品/工程孌更指示書;,2.5.標準工時系統導入主推者的必備條件,1.具有強烈的改善意識和追求最好的精神; 2.接受過一般的IE基礎知識培訓; 3.具有識圖和看圖能力; 4.洞悉產品的生產流程; 5.熟悉各種生產工藝的特點; 6.在某些技能方面要比操作員技高一籌; 7.善于從事作業技巧/動作研究;,2.7.標準工時運算體系的三種表格,1.ST算出(運算)步驟表;(般格式見案例) 2.ST分工藝/分段應用表; (般格式見案例) 3.ST分出庫方式

12、預算應用表; (般格式見案例),2.8.深刻理解標準化作業的三種含義,按照工程設計的順序展開; 標準手持品; 沒有任何附加條件;,2.9.標準工時檢測的三大指標與計算方法,工數效率= ;2. 稼動率(有效工作時間率)= ;3.綜合能力= ;,2.10.標準工時檢測系統的三種表格,1.各生產(班)拉當日工數效率管理表; 2.工廠(公司)整體工數效率管理表; 3.工廠(公司)整體工數效率影響分析表;,2.11.標準工時系統的其它用途,與業界(行業)進行管理水平比較; 推動公司/工廠的技術革新; 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 确立生產線的產距時間;,2.12.ST的修正理由與頻率,1.ST的修正理由:工程設

13、計的變更;(順序/部品)作業方法的變更;(工具的改進/與方式的變更)生產方式的變更; 2.ST的變更頻率:一般為一次/月;(特殊情況下,IE人員有權臨時改變ST的使用值),第三部份: 從標準工時改革到生產效率改善3.1.你正在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計算ST和管理ST3.2.你覺得精度怎麼樣和要不要改善3.3.讓老師來對你的效率作出真實評價3.4.提出你的ST問題現場為你解決3.5.什麼是真效率和假效率3.6.提高效率的兩個最基本要素和七個步驟3.7.哪些企業更要構筑高精度標準工時系統,第三部份: 從標準工時改革到生產效率改善,3.1.你正在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計算ST和管理ST,3.2.你覺得精度怎麼樣

14、和要不要改善,3.3.讓老師來對你的效率作出真實評價,3.4.提出你的ST問題現場為你解決,3.5.什麼是真效率和假效率,效率的兩個層面:作業層面是指:管理層面是指:2. 效率的真和假: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假效率?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真效率?效率是不是僅僅與歷史進行比較?(生產力水平與效率的區別),3.6.提高效率的兩個最基本要素和七個步驟,兩個基本要素:1.1. 如何讓相關者從舊的思想中解放;管理員的擔心和戒備;員工的感受與心理;1.2. 走改善之路而不走強化之路;什麼是勞動強化;什麼是勞動改善;,3.7.哪些企業更要構筑高精度標準工時系統,制造業中的:1: 企業;2: 企業:3: 企業:4: 企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