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87991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课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2,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一节、 统计资料搜集概述 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第三节、统计资料搜集方法 第四节、统计资料搜集方案设计,3,第一节统计资料搜集概述,一、统计资料搜集的意义 二、统计资料收集的要求 三、统计资料收集的种类 四、统计资料收集应注意的问题,4,一、统计资料搜集的意义: 统计资料搜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采用科学的调查方式和方法,向调查单位搜集资料数据的过程。 二、统计资料收集的要求 准确性 及时性 系统性,5,二、统计资料收集的种类: (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1、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

2、位全部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总体的全面、系统、完整的总量资料。 2、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6,(二)、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1、经常性调查是连续性的调查,它随着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登 记。 2、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况进行登记。,7,(三)、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1、统计报表制度。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表制度 2、专门调查。它是为了研究某一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

3、调查它又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8,四、统计资料收集应注意的问题P22 (一)必须制定科学的调查方案; (二)必须制定科学的调查表或调查问卷; (三)必须选择合适的统计调查组织方式; (四),必须选择恰当的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五)必须重视调查员的选择和培训; (六)必须重视调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9,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一、统计报表制度普查 二、专门调查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0,一、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自上而下地统一部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它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

4、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11,(一)、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基层的原始记录、台帐及基层内部报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内部报表统计报表 原始记录:是基层单位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所作的第一手数字和文字的记载。 统计台帐:是基层单位为填报统计报表的需要设置的一种积累整理统计资料的表册。,12,(二)、统计报表的分类 全面统计报表 1、按实施范围不同 非全面统计报表日报、旬报、月报 2、按报送周期不同 季报、年报等基层报表 3、按填报单位不同 综合报表国家统计报表 4、按制表单位不同 部门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13,(三)、 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

5、式。 2、填表说明 3、指标解释 4、分类目录 5、其他有关事项的规定,14,二、专门调查 (一)、普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1、普查的组织方式 (1)、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 (2)、利用普查单位的原始记录进行 2、暜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 1953年 第一次 总人口为5、82亿, 性别比 为107、6 1964年 第二次 总人口为6、95亿 性别比 为105、5 1982年 第三次 总人口为10、08亿 性别比为106、3 1990年 第四次 总人口为11、34亿 性别比 为106、6 2000年 第五次 总人口为12、6

6、6亿 性别比为106、7,15,今后,我国的普查将规范化、制度化,即: 每隔年份的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 每隔年份的末尾数字为“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 每隔年份的末尾数字为“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 每隔年份的末尾数字为“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 每隔年份的末尾数字为“1”或“6”的年份进行统计基本单位普查。,16,3、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的调查时点,以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4、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依据。 5、 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17,(二)、

7、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指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总量中占据了绝大部分。 适用范围:掌握事物的基本情况 重点调查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调查。,18,(三)、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1、主要作用是: (1),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2、选择原则:P25 (1)、“取中

8、选典” (2)、“划类选典” (3)、“解剖麻雀”,19,(四)、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0,1、抽样调查具有三个特点 (1)、样本单位是按随机原则抽取的. (2)、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3)、 抽样调查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计算和控制。,21,2、抽样调查的应用 (1)、 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只能采用抽样调查,如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验; (2)、 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可采用抽样调查,如城乡居民生活收支调查; (3)、 可作全面调查

9、的现象,为了节省时间、人力和调查费用,亦可采用抽样调查; (4)、用抽样调查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或修正补充全面调查的数据。 抽样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如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与控制,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2,3.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目录抽样、二重抽样、多阶段抽样等。这些抽样的组织方式将在“抽样设计”一章中作专门的介绍。,23,(五)、 非概率抽样调查 非概率抽样调查是指调查者有意识地从被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又称主观抽样调查。具体方式有: 1任意抽样.是指被调查者依据方便原则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的一种主观抽样方式。 2判断抽样.又称目的抽

10、样,指根据调查者的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其有代表性的若干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样本的选择:专家判断法.统计资料选样法.分类主观选样法.,24,3配额抽样.是在被研究的总体中按照分类控制的原则确定样本分配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规定的样本分配数额内用任意抽样或判断抽样法选取样本单位的一种主观抽样方式。有以下两种形式: (1)独立控制配额抽样。是将调查单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准进行并列分组,然后根据抽样数目单独分配,互不交叉。例3.1 (2)相互控制配额抽样。是指将调查单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准进行复合分组,对样本容量进行交叉分配,互相控制,这样可以防止样本单位的重复抽取,因而比独立控制的配额抽样更优越。

11、,25,第三节 统计资料搜集方法一、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二、 次级资料的搜集,26,一、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指调查者深入调查单位调查现场进行直接观察、计数、测量、测试和记录,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 (二).访问法. 又称询问法。是指调查者以个别采访、集体座谈、电话询问、留置问卷询问、邮寄问卷询问等形式向被调查者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三).报告法.是指统计调查机构将设计的调查表分发给被调查者,要求各调查单(填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有关核算资料自行填报,向统计调查机构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27,(四)登记法.有两种形式,一是统计机构规定当事人于某种事件发生后到该机构进

12、行有关事项的申报和登记。二是由调查者将调查表分发给被调查者,并向他们讲明填表的要求,被调查者自行登填后,再由调查者收回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 5核算法.是指企事业单位直接利用业务活动的原始记录,根据统计的填报要求,通过审核、分类、汇总、计算以取得统计数据的方法。 6遥测法.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航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 是指实验者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具体实验而获取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8网络法.是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一高度交互性的信息传播载体搜集调查资料的方法。,28,二次级资料的搜集 1、次级资料搜集的渠道 (1)内部渠道 (2) 外部渠道 2次级资料

13、搜集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 (3)检索工具查找法 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29,各类统计调查的特点,30,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31,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 调查对象是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现象总体中组成的各个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是指负责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32,(三)、确定调

14、查项目与调查表。 调查项目是指向调查单位调查什么内容,也就是计量水准(标志),包括(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根据综合指标确定调查标志的方法有三种: 1、综合指标对总体量的度量,是个体标志对个体量的观察。有总体范围上的扩大 。 2、综合指标不仅是调查单位的标志在度量范围上的扩大,而且是在总体度量特征上的综合。 3、综合指标已是调查标志在总体度量涵义上的转化,对这类综合指标,应将其分解为原来涵义的综合指标,然后再确定调查标志。,33,单一表 调查表有两种形式:一览表单一表:是在一张表格上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的资料,它可以包括较多的调查项目,适应于较详细的调查。如表:一览表:是在一张表格上可以登记若干

15、个调查单位的资料的表格。在调查项目不多的调查下常用一览表搜集资料,以便于资料的加工整理。如表:,34,某大学招生情况表,35,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统计表,36,(四)、 确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1、调查方式指调查的组织方式 2、调查方法只收集资料所用的具体方法,37,(五)、确定调查的时间、调查期限 1、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时点现象,要明确规定资料所属的统一时点,一般称为标准时点。 时期现象在调查方案中,要明确规定现象的起止时间。 2、调查期限 调查期限 报送资料时间,38,-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与产品质量月报统计表年 月 日,39,(六)、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工作完

16、成的期限及工作的进度 2、确定调查方式与方法。 3、组织领导 4、调查前期的其它准备工作。 、,40,(七)、问卷设计 主要用于非政府性统计机构或个人所从事的对人的主观意见的调查工作,通常我们也称这一类调查为问卷调查,也可以称为民意调查或民意测验。 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说明词、问句、作业记录。 1、说明词。 它的主要内容是调查者就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等所做的说明,以及对被调查者的请求与感谢。,41,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民意测验问卷 -同学:我们是-中学的研究人员,为了了解和测量家长对子女教育方式的好坏,我们向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民意调查,希望您能按实回答,答案没有是非好坏的区别,只要如实回答都是对的。我们的调查不记名,请细致考虑后在您持有的看法档次中划“”,希望能得到您的真城的合作,谢谢!-中学-研究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