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687363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行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进展(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质疏松的定义,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 包括骨量的减少与骨强度的降低两个方面,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1.疼痛。以腰背痛多见,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疼痛加剧, 2.身长缩短,驼背 3.骨折:股骨近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 4.呼吸功能下降。胸廓畸形,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表现,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 继发的钙盐减少 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那些人易导致骨质疏松,骨胳内骨质含量与遗传、激素、营养及运动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影响骨质密度高达7080%,如果母亲在中年时已有背痛及身材矮缩的现象,其子女就应特别留意骨质密度的建立及避免加速流失。 除此之

2、外,根据统计,以下几种人罹患骨质疏松的机率也高于一般人,应提早预防并定期做骨质密度测定:,那些人易导致骨质疏松,年龄:过了30岁,不论男女,由于骨质的吸收大于制造,骨本会渐渐减少。 营养:特别是在青春期,饮食长期缺乏钙质。 活动量:过少或甚至不动者。,那些人易导致骨质疏松,女性荷尔蒙(动情激素)的缺乏:停经后610年,骨质将会迅速减少。 身材过瘦:因缺乏脂肪细胞而无法有效转化男性荷尔蒙成为女性荷尔蒙。 抽烟:导致不正常的动情激素代谢。,那些人易导致骨质疏松,过量饮酒或咖啡因:导致钙由尿液流失。 高磷饮食:如过量的运动饮料或大多数的红肉,其中所含大量的磷酸根常在消化道中与钙结合,而减少消化道对钙

3、质的吸收。,那些人易导致骨质疏松,疾病:患有肾病或肝病、糖尿病、肾结石、高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过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等患者,及少数的内分泌疾病或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除者,较容易引发续发性的骨质流失,那些人易导致骨质疏松,药物: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等治疗者。,骨质疏松症的定义,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出现的疼痛、骨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骨质疏松流症行现状及趋势,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我国是世界

4、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将步入高龄高峰期,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亿之多,随着老年人群的迅速增长,骨质疏松症病人将急剧增加。以对健康威胁最大、资金耗费最多的髋部骨折为例,1990年估计,全世界约170万病人,到2050年将增至600万例,其中75或者50会分别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国家。,“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骨骼却承受着长寿带来的痛苦。”因此,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迟衰老过程,延年益寿和节约医药费开支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地处亚洲,人口最多,老龄人群增长速度最快,这两个世界第一,决

5、定了骨质疏松症及其严重的后果骨折。骨折不仅使国家和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而且会导致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类,(一)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二)遗传性骨质疏松1成骨不全2高胱氨酸尿症,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类,(三)内分泌疾患所致骨质疏松 1性腺功能减退2甲状腺功能亢进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类,(四)与饮食有关的骨质疏松 1缺钙 2.缺维生素D3缺维生素C 4慢性酒精中毒,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类,(五)药物所致骨质疏松 1长期使用肝素2长期应用氨甲蝶吟 (六)废用性骨质疏松 (七)其它疾病所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类,

6、1各种慢性病2各种髓内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八)特发性骨质疏松 1特发性少年骨质疏松症2特发性成年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者骨质丢失量的30来自脊柱,因此病员常因发生脊柱骨折或股骨上端骨折而来就医。脊柱骨折可有三种类型: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轻微的外伤便可出现急性胸腰段脊椎体压缩,甚至无明显的外伤而出现自发性椎体压缩。下腰椎压缩骨折。弥漫性脊柱疼痛,可能为多数细微骨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股骨上端骨折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和粗隆间骨折两种。前者好发于6575岁,后者更高龄些,好发于7585岁之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X线片表现为骨密度下降,

7、在骨密度下降以前,骨组织至少已丧失了3050;椎体成双凹状;管状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Singh根据股骨上端骨小梁改变将骨折疏松分为6级。6级为正常,5级以下为骨折疏松,3级以下为重度骨折疏松(图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图1 Singh 6级骨质疏松症分类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脊椎椎体出现了压缩性骨折后,可有下列4种表现:双凹形中央形压缩骨折;前缘楔形压缩性骨折;对称性横形压缩性骨折;混合型骨折。,脊柱图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X线平片:骨小梁减少、变细、分支消失,甚至完全消失。骨皮质明显变薄。 缺陷:敏感性差,轻度的骨质疏松难以发现,骨量减少达30%时x线平片才可显

8、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单光子吸收法:骨皮质的骨量测定,对松质骨判断差 双光子吸收法:对骨松质骨骨量丢失的判断 双能x线吸收法:优点是检查时间短,准确性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定量的CT扫描:三维图象的处理来确定组织密度。 超声波:技术要求高,难以普及 骨组织的计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性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血钙、血磷、尿钙的测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又称为型骨质疏松症。女性一般在绝经后20年以上,男性年龄大约在70岁以上,其发病率女性为男性的2倍。骨丢失的类型为小梁骨和皮质骨,是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

9、男女性脊椎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均始于40-50岁,两性骨丢失的速度相似,脊柱的椎体结构95%由松质骨组成。松质骨更易发生疏松改变,由于钙质流失,骨小梁间隙增大,使骨骼失去原有的坚硬和承托力,导致骨折变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形成驼背或身高变矮。,驼背的形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senile osteoporosis,SOP),临床表现(1)年龄在70-75岁以上,男女的比例是12。(3)身高缩短和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正常人每人24节椎体,每个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每个椎体缩短2mm,身长平均缩短3-6cm。,(4)骨折是SOP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髋部骨折随年

10、龄增加发症率明显增高。髋、腕及椎体骨折一生中的危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原发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旁亢、类风湿关节炎、肾病和肝病等,运动疗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肌力,维持骨密度和骨强度,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营养疗法,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乳制品、大豆、豆制品的吸收,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有益的、芝麻酱、海带、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鱼肝油等。老年人多在户外活动,有利用皮下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青少年骨质疏松症,青少年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症,但是青少年

11、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远低于老年人,而且有其自身的特点。造成青少年骨质疏松有许多的特殊原因,主要在以下情况下青少年可出现骨质疏松症。,青少年骨质疏松症,(1)佝偻病:佝偻病是指发生在婴幼儿童xx,即骨骺闭合以前的骨缺钙疾病。这种病的发生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摄取钙质过少及维生素D缺乏,或哺乳期喂养方法不当,或由其他原因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而继发的骨质疏松症。,青少年骨质疏松症,(2)软骨病:是指发生在骨骺生长板已经闭合的成人xx骨化障碍。该病见于成年人,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及维生素D不足等因素有关。,青少年骨质疏松症,(3)肾病:如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等原因造成钙、磷从体内丢失过多,导致骨质疏松。,

12、青少年骨质疏松症,(4)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硬变、慢性胰功能不全。胆道瘘、胃肠部分切除术等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缺乏。,青少年骨质疏松症,(5)遗传性疾病:如假性维生素D缺乏、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造成的骨骼代谢异常。,青少年骨质疏松症,(6)药物:服用某些药物导致骨质疏松。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症,抗癫痫药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等,这些药物可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因此,青少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机会不少,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过早地发生骨质疏松症,如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可作为预防措施,关键是预防原发病的发生。,骨质疏松的症预防

13、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虽然是中老年易患疾病,但关健在于如何及早有效的进行预防及治疗。措施有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从儿童时期就已经潜伏了,一生中任何时期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及不良嗜好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儿童和青春期是骨发育的关键时期,大约20岁以前能获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30岁左右骨量达最高值,称为骨峰值。,获得最佳和理想的峰值骨量和防止骨量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也就是年轻时让骨库充实,就象一个人在年轻时银行存款充足,以便支付年老时消费的需要。虽然决定骨峰值的高低70%-80%是取决于遗传因素,但还是有20%-30%取决于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已证实,富含钙饮食和规律的负重锻炼

14、有利于建立骨峰值。,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进食含钙高的饮食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低盐和适量蛋白质、鱼类、蘑菇、木耳、绿叶蔬菜等饮食。注重接受足够阳光照射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积极运动如跑步、步行、爬楼梯、跳绳及负重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提高骨峰值,(2)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有益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是加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的主要危险因素。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及碳酸饮料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骨量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症。,脂肪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内的单丸酮减少,通过芳香化作用转为雌激素量少。所以,瘦小的女性脂肪组织少,雌激素较低,有些女性追求苗条身

15、材,限食减肥,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缺乏,使骨代谢紊乱。脂肪组织减少,患骨质疏松症。,现代人运动量减少,很少步行及负重锻炼,致使骨峰值低,骨量丢失加速。因为运动可使肌肉发达,运动和肌肉对骨可产生直接机械作用,使骨骼粗壮,免受骨折,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饮茶及咖啡,减少碳酸饮料、混合膳食,保持适中体重,极有益于预防骨质疏松症。,(3)关心高危人群,及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患糖尿病、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患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患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16、肝肾疾病,其他疾病如吸收不良综合征、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长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鲁米那、苯妥英钠、甲状腺素等药物的人群。,有条件时对高危人群定期做骨密度测定,根据骨量丢失的程度及速度,给予不同的防治方法,如给予钙(钙尔奇D、乐力钙等)和维生素D(罗盖全、萌格旺等)补充预防,适量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及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益盖宁、利塞膦酸钠等)的应用。,对中老年人最主要的是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相关疾病,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手段,尽量避免长期使用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合理饮食结构,坚持户外运动,防止摔倒,保持健康的骨骼,强健的体魄。,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有关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提高全民的防治骨质疏松症意识,尽量减少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的作用,1.钙 钙是骨的主要成分。身体中总钙量99%存在于骨质之中,正常人钙的需要量每天: 老年人:1000-1500毫克 儿童: 200毫克 孕妇: 1500毫克 正常人:600-1000毫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