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6872969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中国的人口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不包括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填“快”或“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填“加快”或“减缓”)。 (2)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人口数)为 13. .4 亿,约占世界人口的 1/5。 (3)从 1990 年到 2010 年,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 在减缓 (填“加

2、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 本国策。 (4)分析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写出两个方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 。 (5)人口的增长应该与社会经济 发展和资源环境 相适应。 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答案略。 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知识点一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B B )A.印度B.中国 C.俄罗斯D.美国 2 2.2010 年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直辖市分别是(C C ) A.河南、澳门 B.四川、西藏 C.重庆、天津 D.山东、西藏 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3 3.导学号 85584013

3、 下图中四条人口增长曲线中,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A A )A.B. C.D. 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B B )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生产力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经济发展缓慢 5 5.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1)从图中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 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口出生率 上升,死 亡率 大幅度下降,人口迅速增长。 (3)为此我国

4、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4)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方面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 知识点三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导学号 85584014 读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完成第 68 题。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6 6.一般来说,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A A ) A.东多西少B.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 7 7.我国人口稠密区位于(A A ) A.东部沿海平原地区B.西部高原山区 C.漠河腾冲线以东D.黑河腾冲线以西 8 8.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D D ) 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

5、润 B.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 D.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土壤肥沃 知识点四 中国的人口政策 9 9.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是(D D ) A.人口数量大,增长慢 B.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迅速 C.人口东多西少,分布不均 D.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1010.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A A )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晚婚晚育 C.少生、优生 D.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1111.我国生育政策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 A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负增长 C.育龄妇女人数少 D.生育观念的改变1212.

6、有关我国各省区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D D ) A.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山东省 B.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上海市 C.我国面积最大省区,人口也最多 D.我国人口超过 1 亿的省区只有广东省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 2011 年 4 月 28 日发布。读“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 ,完成第 13 题。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1313.从 1990 年到 2010 年,我国人口增幅是(C C ) A.快速上升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D.基本持平 1414.导学号 85584015 读下图,下列对我国人口现状叙述正确的是(A A )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变化图(含预测)

7、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 C.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D.人口总量减少 1515.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实行“生态移民”,其主要目的是(C C ) A.促进居民就业 B.促进民族交流 C.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方便行政管理 1616.导学号 85584016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面漫画 反映了我国(A A )人口出生率较低 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死亡率较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A.B.C.D. 17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

8、册同步练习5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 年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 亿,21 世纪 30 年代中期将达到 4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 1/7 提高到 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 少,2012 年比上年减少 345 万人,预计 2023 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 800 万人。 材料三 中国人口分布图(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分布不匀,东多西少 。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答案人口基数大。 (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 70 亿人口日

9、”的到来推迟 了 5 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答案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6安徽桐城)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读 19702040 年 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图,完成第 1819 题。1818.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停止增长的年份大约是(C C ) A.1980 年 B.2000 年 C.2015 年 D.2025 年 1919.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造成(B B ) A.老龄人口减少 B.企业用

10、工成本上升 C.少儿比重上升 D.企业用工成本下降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62020.(2016山东泰安)读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 1990 年到 2020 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D D ) 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 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幼年 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B. C.D. 2121.(2016四川广安)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C C ) A.目前,我国没有必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 2222.导学号 85584017

11、(2016湖南张家界)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 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 的原因?(C C )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 B.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C.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 D.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2323.(2016山东青岛)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 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 入到老龄化社会。下图为

12、 19982014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1)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 2000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是 逐渐升高 。说出人口老龄化对 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 (2)我国决定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对青岛市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湘教版 2018 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7象有何影响? 答案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得到缓解。 (3)据统计 2014 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超过 900 万,其中登记流动人口超过 200 万,居全省首 位。流动人口给青岛市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答案使得劳动力数量增加,缓解用工难问题,加快城市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