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687231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1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同步训练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同步训练1、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 844.43 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 155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 689.43 米 B9 003.43 米C8 999.43 米 D9 000.43 米答案:C解析:分析:海拔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高度差。此题要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首先确定两点的海拔,二者之差就是相对高度;计算时,注意吐鲁番盆地在海平

2、面以下 155 米,其海拔是155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 844.43 米(155 米)8 999.43 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要搞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之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2、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崎岖不平的一定是山地B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答案:D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点。地面崎岖不平的是山地和丘陵,不只是山地。地面起伏小、广阔平坦

3、的是平原和高原,不只是平原。高原相对高度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特别要明确五种地形各自的特征及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对比。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2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非高原答案:B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高原相对高度小,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

4、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其中主要考查的是高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区分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4、下列地形,属于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不大,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的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C洋盆 D海沟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海底地形类型的判断,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一样,也是起伏不平的,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大陆坡坡度较陡;海沟是海洋底部

5、最深的地方;洋盆是大洋底部最广阔的部分。此外,大陆架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是海洋中最富饶的海区,不仅盛产海洋水产品,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特别要区别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的不同。5、下列四幅图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的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B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3C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D山脊 山脊 山顶 鞍部答案:B解析:分析: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山谷和山脊从形状上看是一样的,最容易混淆,要看清楚

6、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在山谷中经常存在河流,因此河流也是山谷的标志。而山顶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但数值不同。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是山顶,从四周向中间逐渐降低的是盆地。鞍部则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形似马鞍。在此题中两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有闭合的等高线,是山顶或盆地;位于山顶之间,是鞍部。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可以通过歌诀来记忆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

7、;坡陡线密有陡崖,坡缓线疏易攀爬;鞍部内有同心圆,山谷曲线向内弯) 。6、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答案:C解析:分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区别五种地形之间的不同之处再加以判断和选择。7、下列选项中,A、B、C、D 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8、( ) 。A山谷 鞍部 山脊 山顶 B山谷 山顶 鞍部 山脊C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D山脊 山谷 山顶 鞍部答案:A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4解析:分析:山顶是等高线呈闭合状,且四周低,中间高;山脊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各种山体部位名称做

9、出判断。8、有关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处是山顶 BB 处是山谷,C 处是山脊CD 处为陡崖 DE 处为鞍部答案:B解析:分析:山顶是等高线呈闭合状,且四周低,中间高;山脊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在此题中,A 处等高线闭合,越向里海拔越高,是山顶;B 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C 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D 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E 处位于两山顶之间,是鞍部。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各种

10、山体部位名称做出判断,特别要认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山体部位之间的差异。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 ,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5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地坡度最陡C地分布有茶园 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在此题中,地为丘陵地形区,附近有河流,且为阳坡,光、热、水条件较好。纬度位置为

11、30N 附近,适宜茶树的生长种植。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坡度和河流方向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和判断。10、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300 米 B500 米C250 米 D350 米答案:D解析:分析: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表示地形的高低。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所示甲的海拔是 300 米,乙的海拔是50 米,所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350 米。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

12、知识,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何计算。11、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6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答案:A解析:分析: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较小,但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高原外围较陡,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山地和丘陵地面崎岖不平,但山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下。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区别五种地形的不同之处并学会加以对比。1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相同的各

13、点连接成的线B除陡崖外,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各条等高线均互相平行D表示海洋地形答案:B 解析:分析: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所以 A 项错;除陡崖外,其他地形的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B 项对。并不是所有等高线互相平行,如陡崖处等高线重叠相交,所以 C 项错。等高线表示的是陆地地形,等深线才表示海洋地形。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13、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1)将字母与它对应的地形连线。a 山顶 c 山谷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7d 山脊(2)比较 a

14、、b 两地的海拔( ) 。Aa 地较 b 地高大约 100 米 Ba 地较 b 地高大约 50 米C a 地较 b 地低大约 100 米 Da 地较 b 地低大约 50 米答案:(1)a山顶 c山脊 d山谷 (2)B解析:分析:这是一幅有两个山顶的丘陵地形图。a、b 两个山顶的高度分别在 350 米、300 米以上,所以 a 地较 b 地高大约 50 米。故第二题选 B。c 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d 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第一题中的 a 为山顶,c 为山脊,d 为山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先判断此地的地形,在对其各

15、个部位的名称及高低进行比较。14、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的局部等高线(米)图” ,图中有两处瀑布(一般发育在陡崖处) ,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应是(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分析: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在此题中,山谷的陡崖处易形成瀑布,乙处上部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乙处下部等高线重合相交为陡崖,所以在乙下方的丁处观赏瀑布最好。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坡度和河流方向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四个地点的地形进行判断和分析。15、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说法正确的是(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含答案8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 280 米 D甲处海拔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