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6788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定义式,1ppm ,C% ,m(溶质质量),m(溶液质量),100,稀释公式:,m1 C1% (m1m水) C2%,混合公式:,m1 C1% m2C2% (m1m2) C3%,ppm浓度:,1000000,1,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以1L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单位:,mol / L,计算式:,注意:,(1)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特定组合。分析溶质时要注意有关的化学变化(如SO3、 Na2O等溶于水、氨水的溶质为NH3;以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溶质,在确定溶质物质的量时,用结晶水

2、合物质量除以结晶水合物的式量即可。),(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不同,前 者有单位,后者无单位。,(3)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4)两种液体混合时体积情况:相同纯液体或相同浓度同溶质的溶液混 合时体积不变;,在计算过程中注意题中是否有“忽略 体积变化不计”的条件。如无此条件,则先计算混合溶液的体积。,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体积有有变 化.(浓溶液稀释时,稀释后溶液体积不等于浓溶液与所加水的体积之和;溶剂 中通入气体溶质或加入固体溶质后均 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1)1L溶液中含1mol NaCl,那么NaCl物质

3、的量浓度为( ),(2)1L溶液中含250g CuSO45H2O,那 么,Cu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mol/L,(3)在S.T.P 状况下,将22.4LNH3溶于水配成1L溶液,那么,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注意:非溶于1L水中),1mol/L,1mol/L,1、1mol/L的Na2SO4溶液是( ) A溶液中含有1mol Na2SO4B1升水中加入142g Na2SO4C1mol Na2SO4溶于1mol水中D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 再稀释成1000mL,练习:,D,2、将4g 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

4、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mol/L B0.1mol/L C0.01mol/L D10mol/L,B,(3)16g氢氧化钠溶于一定量水中得到 200m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 )A1mol/L B2mol/L C3mol/L D3.6mol/L,B,(4)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C,例:将2.925gNaCl溶于水中,稀释到400mL,该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解:n(NaCl) 2.925g 58.5g/mol 0.05m

5、ol,c (NaCl) 0.05mol 0.400L 0.125 mol/L,计算题类型,1、,例:S.T.P状况下的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将3.36L(S.T.P)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中,配成500mL盐酸,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解:n(HCl) 3.36L 22.4L/mol) 0.15mol,答: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c (HCl) 0.15 mol 0.500L 0.3mol/L,2、稀释公式:,例:实验室需要配置500mL 2mol/L的稀 硫酸,需18molL的浓硫酸多少毫 升?,C1V1 C2V2 (V用 “L”),解:设需18molL的浓硫酸X L,答:需1

6、8molL的浓硫酸56mL 。,X 0.056 L 56 mL,18 X 2 0.500,3、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混合,混合公式:,C1V1 C2V2 C3V3,混合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时:,混合前后体积变化时:,V3 混合溶液总质量混合溶液密度,V3 V1V2,例:将200mL 1.00mol/L 的NaOH 与 300mL 2.00mol/L 的NaOH 混合,假设混合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C1V1 C2V2 C3 (V1V2),答:混合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60mol/L,C3 1.60 mol/L,1.00 0.200 2.00 0.300 C3 (0.

7、2000.300),4、质量百分比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换算公式:,c mol/L, g/cm3,M g/mol,1的单位 L,1000单位mL,例:市售浓硫酸瓶上标有:98 密度 1.84g/cm3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多少?,答:市售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解:, 18.4 mol/L,c (SO42) 2.00 3 6.00mol/L,5、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1)0.10mol/L Na2SO4溶液中,c (Na+) 0.102 0.20mol/L,c (SO42) 0.10 1 0.10mol/L,(2)0.20mol/L AlCl 3 溶液中,c (

8、Al3) 0.20 1 0.20mol/L,c (Cl) 0.20 3 0.60mol/L,(3)2.00 mol/L Al2(SO4)3溶液中,c (Al3+) 2.00 2 4.00mol/L,c 16.0 1.331 12.02mol/L,6、综合思考题,例:在1 L水中溶解了358.4 L(S.T.P)的氯 化氢气体,所得溶液的密度1.19g/cm3,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方法一 解:,n (HCl) 358.422.4 16.0mol,v ( 1.01000 + 36.516.0)1.19 1331.09mL = 1.331L,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2.02mol/L,方

9、法二 解:,c ,36.5(358.422.4),36.5(358.422.4) 11000,100%,36.87%, 12.02 mol/L,例:25.0mL某浓度的盐酸与24.0mL某 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现先用 0.95g碳酸钙与上述盐酸反应,再加上7.4 m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剩余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 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浓度。,0.025X = 0.024Y(0.95/100) 2 + 0.0074Y = 0.025X,答: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9mol/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4mol/L.,Y 1.14mol/L,X1.09mol/l,解:

10、 设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mol/L,NaOH + HCl NaCl + H2O 1 1 CaCO3+ 2HCl CaCl2 + CO2 + H2O1 2,25.0mL某浓度的盐酸与24.0mL某浓度 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现先用0.95g 碳酸钙与上述盐酸反应,再加上7.4mL氢 氧化钠溶液中和剩余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浓度。,0.025X = 0.024Y(0.95/100) 2 + 0.0074Y = 0.0025X,答: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9mol/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4mol/

11、L.,Y 1.14mol/L,X1.09mol/l,解: 设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mol/L,NaOH + HCl NaCl + H2O 1 1 CaCO3+ 2HCl CaCl2 + CO2 + H2O1 2,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配置,一、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二、容量瓶的使用:,2、容量瓶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1、容量瓶主要用途,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3、容量瓶上刻有:刻度线、使用温度、 容量,4、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检验容

12、量瓶是否漏液;,只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器、不能用于稀释液体;,瓶塞旋转180再倒转一次,不能久贮溶液,配好的溶液立即转移到指定的试剂瓶中,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常温.,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一定要与容量瓶的容积相等。,向容量瓶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 入,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流出而损失;,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正确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和瓶内液面的最低点相切.,配制步骤:,1、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2、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滴定管或 量简量取所需液体

13、溶质的体积,精度0.1,精度0.01,3、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 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 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冷却到室温,4、转移、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 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 均匀,,将溶液引流(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里。,5、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 面接近刻度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 瓶盖紧,再振荡摇匀。,(,俯视,仰视,正确,6、摇匀、转移,装瓶、贴签,标签内容: 试剂名称 浓度 配制日期,实 验 误 差 分析,思考1:,定容时仰视刻度,则配得

14、的溶液浓度偏高还是偏低?,思考2:,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则配得的溶液 浓度偏高还是偏低?,将热溶液加入到容量瓶中,则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还是偏低?,有哪因素可以导致实验误差偏大? 有哪因素可以导致实验误差偏小?,思考3:,总结:,3 .给容量瓶定容时,俯视读数。,导致实验误差偏大的原因,1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 读液体的体积偏大,2 .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使所量取 的溶液的体积小于瓶上所注的液体的体积,导致实验误差偏小原因,1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小,2 .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洗涤,3 .转移可振动时有液体飞溅出来,4 .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