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56867581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3单元 高祖还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祖还乡,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在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较多使用口语.可分为小令和套曲.小令又叫”叶儿”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式,多为单支曲子.套曲又叫”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而连贯成套的曲子,多则二三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子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是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它没有宾白,科介,只供清唱,是杂剧的基础.,元杂剧,元杂剧是在金代剧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的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形式上有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作者简介,元曲名家睢景臣,字景贤,一作嘉贤,扬州(今江苏)人,

2、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据钟嗣成录鬼簿说: 景臣大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心性聪明,精通音律。当时杭州的曲家都用高祖还乡的题材作套曲,以睢景臣所作的最新奇,压倒各家的作品。他还著有杂剧屈原投江、莺莺牡丹记等三种,都没有流传下来。,布衣皇帝-刘邦,布衣皇帝-刘邦,中文名:刘邦 别名:刘季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 出生日期:公元前256年 逝世日期: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职业:亭长、沛公、汉王、皇帝 主要成就:建立汉朝 代表作品:大风歌 在位时间: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刘邦十二项第一,1.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

3、的皇帝。 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6、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7、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8、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 9、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

4、贤士人才的皇帝。 10、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1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1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西方对刘邦的评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论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走进题目,般涉调, 名;哨遍,

5、名;高祖还乡, 名.,宫调,曲牌,标题,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曲家睢景臣所作的著名套曲之一。 “高祖还乡”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史记汉书均有记载。元曲中写“高祖还乡”这件事的很多,有白朴的高祖归庄,张国宾的歌大汉高祖还乡等。但睢景臣的这首高祖还乡却成为当时压倒各家,技盖群芳之作。究其原因是:作者在元代生活的基础上,取材于史料,却又别出心裁,透过正史的表面文字,抓住问题的实质,以辛辣的讽刺,出尽了这位汉高祖的洋相。构思新奇,不落窠臼。,这个套曲是用般涉调中八支曲子组成的。第一支为哨遍,第二支为耍孩儿,第三至第七支为煞曲,其中五煞四煞等是同一曲子的连续用,第八支是尾声。 全曲借用一个乡民的口

6、吻, 揭露了 “帝王之尊”的虚伪与可笑。,这组套曲按内容可分成几个部分?,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支曲子,描述村里那些财主阔佬们为迎接汉高祖还乡,所进行的忙忙碌碌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从第二支曲子到第四支曲子,叙述了皇帝车驾进村的豪华热闹的场面。 第三部分是第五支曲子到第八支曲子,则是揭露和鞭挞了刘邦早年的流氓行径。也有些文章把这组套曲分成两部分,以刘邦出场为界,前四支曲子为一部分,描述刘邦下车前的种种景象;后四支曲子,则是叙述刘邦下车后,农民对他的鄙视和揭露,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7、二煞你身须姓刘,三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那个大汉下车了,众人马上行礼,但他没有看在眼里。见乡亲们跪拜在地,他赶紧用手扶。我突然抬起头一看,那个我认识的,差点气死我了!,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不很快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

8、之类的场面?是否有点走题?,这是一种反复铺陈欲抑故扬的手法,目的是为了造成戏剧性的效果。车驾来到以前,全村男女老少,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户,都忙得不可开交。接下去连着用三支曲子写仪仗车队,虽然描写的是威武盛大的场面,但作者着意是写那个至此还未出场的人物,这样豪华威严的气派,来的肯定是个非凡的人物。然而当读者按这个思路去推想时,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 第五支曲子,主角上场了,但这时作者还未点出他的身份。一方面是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场景来看,这样写也合情合理。待到跪拜之后,抬起头来仔细瞧,“觑多时认得”,这才认出那大汉是谁。可是到这时作者还不点破究竟是谁,只用一句包含着许多问号的话“险气

9、破我胸脯”收尾。带起了无穷悬念。,二煞你身须姓刘,三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你本来姓刘,你妻子姓吕,你们的底细。你以前是亭长,喜欢喝酒。你的丈人在村教书,你曾经在我屋庄的东头住,和我一起割草喂牛,耕地。,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春天你摘了我的桑叶,冬天你借了我的米,我都不知有多少了。趁着换田契,强迫称了我三十斤麻,还酒债时偷着少给我几斛豆。这都是显而易见的,清清楚楚地写在账簿上,现成的放着字据文书。,

10、三煞、二煞、一煞是数落汉高祖当年的寒酸和劣迹,一下子就揭穿了隐藏在黄袍之后的真面目,而他还在人前装腔做势、目中无人,两厢对比, 更觉可笑。,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少着我的钱你在官差内赶紧偿还,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我琢磨着刘三:谁上来把你揪撮住,好好问一下为什么改了姓、换了名,要叫那汉高祖?,结尾一曲可以说是全组套曲的高潮,特别是最后三句:“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更是余味无穷。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高祖还乡,结尾结在向他要帐上,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结局。而且最后三句意在指责他至今还想赖帐不还,更使人料想不到。但仔细想来,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尾曲是全篇的高潮,“刘三”是作者根据史书杜撰的刘邦的小名,乡民呼出,形神酷似,妙就妙在它粉碎了“真命天子”的神话,所谓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声中荡然无存。,这组套曲写的是汉高祖还乡,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这个事件的?,大摆架子,好酒贪杯,欠账 不还,强取豪夺,假公济私的流氓无赖。,人物形象,没见过世面,直率认真,不怕天、不怕地、敢说敢为的普通农民。,“我”:,刘邦:,通过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熟悉刘邦底细,并在刘邦没有发迹前,和刘邦还有过一些瓜葛的农民的眼睛,勾勒了天子返乡的一幅幅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