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6866692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标准化概论及标准编写规则 深圳标准化专家库成员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总监 TC299全国紫外线消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黄永衡,2,1、标准化基本概念 2、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3、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4、条款的表述 5、标准编写实例,目 录,3,1 标准化基本概念 1.1 标准 1.2 标准化 1.3 标准的作用 1.4 国家标准制定流程 1.5 国标委简介,4,1.1 标准的定义,依据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

2、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原则协商一致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对象重复事物 性质规范性文件,5,1.2 标准化的定义,依据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在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化所下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一项制定条款活动; 条款的特点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 条款的内容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 制定条款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 最佳秩序。,6,1)标准化是一项活

3、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 系统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核心要素。2)标准化对象不是孤立的一件事、一个事物,而是 共同的、可重复的事物。标准化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物”、“事”、“人”三方 面,由于这些“物”、“事”、“人”的多次重复活动,产 生了统一标准的客观需要和要求,从而分别形成了技 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2 标准化,7,建立最佳秩序,获得最佳效益 表现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加强企业技术基础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1.3 标准化的作用,8,1.3.1 标准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 1.3.2 标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1.3.3 标准能够显著提

4、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总福 利水平 1.3.4 标准有助于建立贸易优势地位,1.3 标准化的作用,9,IEC秘书长阿米特,标准是全球通用的技术语言。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标准能打破技术壁垒,但在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已使标准成为新的技术壁垒。如果不参与制定标准,那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标准,时时准备受标准的折磨。,10,1.4 国家标准制定流程,11,中国国家标准团体: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SAC)是是中国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1.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介

5、,12,中国标准化管理体系,国标委(SAC),各部门、 行业标准化 主管部门,各省、地方 标准化 主管部门,CNIS,SPC,NACAO,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SC/WG),CAS,ANCC,1.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介,13,国家标准委的职能部门,SAC,办公室,综合业务管理部,国际合作部,工业标准二部,工业标准一部,农业食品标准部,服务业标准部,1.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介,14,2 编写标准的基本要求 2.1 编写标准常用的标准 2.2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2.5 编写标准的基本要求,15,2.1 编写标准常用的标准,GB/T 1.1-20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6、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GB/T 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GB/T 20000.3-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引用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GB/T 20000.5-2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 GB/T 20000.6-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

7、规范 GB/T 20000.7-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 GB/T 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16,这时迄今为止,还未有明确定论的领域简化、统一、协调、优化 简化: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对象的多样性发展规模超出必要的范围时,消除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服装号型,2.2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17,统一: 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

8、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例子: 旧中国的铁路:东北中东铁路:1542mm、京沈铁路 1435 mm、滇越铁路 1000 mm,那必须统一。,2.2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18,协调: 任何事物处于广泛联系之中,存在着相关性,其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功能单元,既受约束,又影响整个功能的发挥,必须与其它功能单元进行协调,在连接点上找到一致性,使整体功能最佳。 水龙头和消防带, 纸张、印刷设备、打印设备、书架、文件夹,2.2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19,优化: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黄金分割、服装号型,,2.

9、2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20,八字原理的相互关系 简化和统一是相互渗透的,简化是统一的基础。无论是简化还是统一,都要经过协调,并贯穿优化的目标。,2.2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21,2.5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2.5.1基本要求1)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2)清楚、准确、相互协调;3)考虑最新技术水平;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及接口;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2.5.2 统一性1)结构的统一;2)文体的统一;3)术语的统一。,22,2.5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2.5.3 标准间的协调性1)与现行基础标准内容的协调;2)与上级或同级标准之间的协调;3)与非本专业、非本

10、部门标准之间的协调. 2.5.4 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这些版本与中文版本应保证结构上和技术上的一致。 2.5.5 适用性1) 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所制定的标准的每个条款都应考虑其可操作性;2)标准的内容应便于被其他文件所引用,要考虑被其他标准、 法律、法规或规章所引用。,23,2.5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2.5.6 计划性1)严格按照程序制定标准;2)预先确定标准的结构和内容;3)分部分(或分系列)出版的标准,应将每部分(或每个) 标准的名称、内容、关系、顺序等事先作好安排。 2.5.7 编写应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规则。详见有关章节。,2

11、4,3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3.1 标准的分类 3.2 标准内容的划分 3.3 单独标准或部分的内容划分 3.4 标准的层次,25,将标准系统的结构要素(标准),按其发生作用的有效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种层次关系,通常又称为标准的级别。 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我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3.1 标准的分类,26,3.1 标准的分类,27,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 ITU国际电信联盟所制定的标准 经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的其他国际 标准组织制定的标

12、准,3.1.1 国际标准,28,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组织序号 国际标准组织名称 代号国际计量局 BIPM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 BISFN 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时空系统咨询委员会 CCSDS 国际建筑研究实验室与文献委员会 CIB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国际内燃机会议 CIMAC 国际牙科联合会 FDI 国际信息与文献联合会 FID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国际民航组织 ICAO 国际谷类加工食品科学技术协会 ICC 国际排灌研究委员会 ICID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CRP 国际辐射单位和测试委员会 ICRU 国际制酪业联合会 IDF 万维网工程

13、特别工作组 IETF 国际图书馆协会与学会联合会 IFTA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IFOAM,29,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组织(续表)序号 国际标准组织名称 代号 21 国际煤气工业联合会 IGU 22 国际制冷学 IIR 23 国际劳工组织 ILO 24 国际海底组织 IMO 25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ISTA 26 国际电信联盟 ITU 27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28 国际毛纺组织 IWTO 29 国际动物流行病学局 OIE 30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31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 OIV 32 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所国际联合会 RILEM 33 贸易信息交流促进委员会 TR2FIX 34 国际铁路联盟 UIC 35 经营、交易和运输程序和实施促进中心 UN/CEFACT 3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IRESCO 37 国际海关组织 WCO 38 国际卫生组织 WHO 3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40 世界气象组织 W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