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64870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儒学的兴起》-课件2(人民版必修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儒 学 的 兴 起,儒学境遇,春秋:应运而生,战国:蔚然大宗,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初期:逐渐复苏,(一)焚书坑儒(秦朝),背景,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具体步骤:焚书、坑儒,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作用,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课堂探究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

2、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秦始皇像,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课堂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课堂探究4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重点),(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

3、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标志,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影响,促进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消极影响,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实质,作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