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57235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实 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说明:一、教学说明:这是高中语文课外自读课文。安排一课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目的:二、教学目的: 本节课有两个认知目标: 1.学习本文“状难写之物”的写法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文“景”和“情”的交融、统一。 难点:变“无形”为“有形”,状难写之物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录音前门情思大碗茶前门情思大碗茶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听的这首歌,是唱的哪个城市?(学生纷纷举手回 答,课堂气氛活跃) 明确:有的同学说是“

2、北京”,确切地说,这首歌唱的应该是“老北京”。 那么这首歌中都唱出了哪些带有老北京地域特征的事物?(学生回答,不完整 的,可由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由前门、蛐蛐、冰糖葫芦、杏仁豆腐,最有特色的是大碗茶。这些 事物我们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 也是描写北京的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一看题目,我们就 知道,本文的内容写的是秋景,此文写于 1934 年 8 月,当时北京叫北平,那次 文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生答)明确:“都”指国都,一般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指 过去是,现在不是了。因此,“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

3、给人以深沉、悠 远的感觉。 (二)明确教学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重点:一是学习本文“状难写之物”的写法; 第二个是看看本文是怎样把“景”和“情”结合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的。 (板书) (三)依据目标,分析课文: 师:既然写的是秋景,同学们想想本文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如 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 生:是“味”,确切地说是写了古都的秋味。(板书) 师:你怎么概括出来的? 生:根据第 1 段第 2 句话。(生读) 师:同学们再从书中来找一找,故都的秋有哪学特色?生:在课文的第 1 段中有一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得来的清,来的静,来 的悲凉”,我觉的这就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

4、对!(板书)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这是本文的文眼。(让学生在书中标上“文眼”二字) 师:谁能举例说一下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中也有文眼? 生:第一册荷塘月色中的文眼是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绿中的文眼也是第一句“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师:说得好!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眼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散文的 文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一般首位居多,因此我们常采用瞻前顾 后的方法,来快速把握散文的要义。 可是,这个“秋味”是看不见,摸不着,是比较抽象的,如叫你写,你怎 么处理?作者是怎么办的? (可给学生一二分钟的时间讨论、回答) 明确:作者是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借助于具体可感

5、的事物来写的,这叫 “状难写之物”这是写散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我们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下面, 同学们从书中来找一找,本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集中写了哪些 景物,具体体现在哪两个字上? (学生速读、翻找、回答) 明确:本文都写了秋居、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实,这些景物可具 体到“色”和“声”两个字上。(板书) 下面我们就抓住课文 311 这个重点部分,去观秋色,闻秋声,品一品 故都的秋味。 (请学生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文中呈现色彩和传递声音的事 物,读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训练目的:从朗读入手,体会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创设课堂氛训练目的:从朗读入手,体会体现

6、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创设课堂氛 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 明确:呈现色彩的事物有:芦花,柳影,夜色,天空,牵牛花,灰沉沉的 天底,青布单衣,枣子等。 这些事物体现的具体色彩有:灰白、暗黑、淡绿、微黄等,总的格调给人 一种冷色调的感觉。 师:如果你是孤身一人,置身他乡异处,面对这么多的冷色调,你心里会 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想应该会感到比较孤独、冷落、哀伤。 师:对!所以故都的“清”给人的感觉不是清新,清丽,而是凄清、冷清。同学们看,观秋色,故都的秋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凄凄切切,冷冷清清,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本文又写了哪些故都的秋声呢? 生:秋声又虫

7、唱、钟声、飞声、蝉声、雨声。师:这些都对,可是在文中有这样两句话“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 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和“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得下 起雨来了”,同学们从中揣摩一下还有什么声音? 生:还有“刷刷”的扫街声和下雨伴随的风声。 师:很好!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故都究竟是闹,还是静? 训练目的:引起学生的争议,训练训练目的:引起学生的争议,训练“说说”的能力的能力 明确:我们说,虫唱、蝉声都是细微的声音,连这些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不正是反衬了故都的静吗?古人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 以动衬静的手法,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训练目的:类比训练,培养学

8、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训练目的:类比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生甲:有的时候,教室里很安静,我们说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 见。 生乙:夜晚没有了白天的嘈杂声,连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也能听 到。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好,这些都是以动衬景。由此可想,闻秋声,故都的 秋是多么孤寂、沉静啊!那我们观故都凄清之景,闻故都寂静只声,所聘出来 的故都所特有的秋味是什么?(生答) 明确:是“悲凉”。(板书)宋代词人柳永在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雨霖 铃中用“寒蝉凄切”来渲染那种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气氛。在这里,作者 同样捕捉到秋蝉“衰弱的残声”,来渲染故都秋的落寞,表现悲凉之感。 分析到这里

9、,我们应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变“无形”为“有形”, 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状难写之物”的。这是我们落实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我们说,即使在郁达夫生活的那个时代,故都北京也有火一般的香山红叶, 明镜似的昆明湖水,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对这些景色,作者为什么避而不写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我们知道,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是不同的,甚至有 时还会大相径庭。例如面对同一场冬雪,农民会称赞“瑞雪兆丰年”;乞丐则 会骂“老天不长眼”。面对同一轮夕阳,儿子会赞“夕阳无限好”;父亲则会 叹“只是近黄昏”。同学们想想,自己平时有这种体会吗? 训练目的:类比训练,推己及人,

10、沟通作者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的理训练目的:类比训练,推己及人,沟通作者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的理 解课文。解课文。 生:我考试考好了,听到小鸟叫,我就觉得它是在表扬我;要是考得不好, 我就觉得它是在讽刺我。 师:说得很恰当,那么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因为人的心情总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来表现的。 师:对,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情感,决定着人对客观景物的取舍与感受。那 么,放在郁达夫身上,他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学生回答,或者把“自读提示”第三段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明确:作者思想苦闷又无法排遣,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 冷落的阴影。因此作者眼中笔下的景物“屋破”、“草细”、“蝉声残”

11、,使 自然界的“客观色彩”孤独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 心情,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就叫做情景交融。本文就 是这样把“景”和“情”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 311 段再来品一品这故都的秋味。(生齐 读课文)当代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这样抒情: 秋天象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我们来看看, 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无不映出秋天的倩影,可是作者偏偏选取那些灰暗的景物,这

12、是为什么?学生讨论。生 1:这和作者的经历有关。他喜欢这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和他的心情相合。生 2:是那个时代影响了他这样去写。师:对。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出示幻灯片 作者简介) 。郁达夫 3 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 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 4 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 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 ,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 ”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

13、“主观色彩” 。这篇散文,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的气质。另外,也与写作背景有关(出示幻灯片 背景介绍)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 年 4 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6 年 2 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

14、,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看,郁达夫笔下的秋,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给人的感觉是“清、静、悲凉”,同郁达夫相比,我们是幸福的,生逢盛世,风华正茂。同 学们不妨也拿起笔,把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展望,倾注于笔下的景物, 那么你笔下的秋一定是另一副模样。(训练目的:这是迁移训练,既渗透德育教育,又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同(训练目的:这是迁移训练,既渗透德育教育,又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同 时又使教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时又使教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下课) 实践创新 仿

15、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 , 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市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市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 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

16、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 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 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 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 “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 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 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