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课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84196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期课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期课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期课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期课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期课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期课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期课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期课改,三类主干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高伟伟,目录,概念,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

2、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发展历程,1988 年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上海市承担了适应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此次改革被称为“一期”改革,编制了由必修、选修、活动两类课程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 1999 年 3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一期课改课程结构图,发展历程,1999 年 12 月召开的第二届课程学术研讨会暨课程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 2000 年 1 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

3、提出:“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资源,办出学校特色。” 上海市颁布的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2004年)要求学校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成。至此,上海的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构建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结构。,二期课改课程结构图,新课程结构,思考,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课程结构是针

4、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 二期课改中建立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类主干课程结构,它规定了新形势下组成课程体系的课程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三类课程结构的关系,从内容层面 从功能层面: 从功能的对应性方面从功能的地位性方面,内容层面,两类拓展型课程: 限定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

5、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功能层面,功能层面,从功能的对应性方面:,功能层面,从功能的地位性方面 基础型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为学生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了适应学生个性进一步发展和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的辅助途径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 根本性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功能层面,总结,介绍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明白他们本质是三类课程结构,他们分别对应的课程我们可以称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简析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者的关系,对他们各的自功能性有一个把握 意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