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开展企业 安全标准化工作 授课人:杨海燕,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立,建立安全生产 管理标准化的内 容及流程内容,1,2,3,4,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安全标准化系统,改进与提高,创建安全标准化体系,4,创建安全标准化准备阶段,一、,安全标准化体系初始评审阶段,二、,安全标准化文件策划阶段,三、,5,创建安全标准化准备阶段,企业现状调查,设置组织机构,发布安全生产方针,宣贯培训,阶段总结与初始评审工作计划,6,企业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范围。调查: (1)企业的组织机构。明确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企业-车间级-部门级-班组级,或是经理级-部门级-班组级等。
2、同时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 (2)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明确企业的生产、服务工艺,如销售工艺与方法、产品加工工艺等。 (3)企业的生产作业人员与设备设施。明确企业的生产作业工种及主要的设备设施。,1、准备阶段,1.1 企业现状调查,(4)企业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方面的遵守情况。评审企业与安全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 (5)企业的事故、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企业的事故、时间历史数据。 (6)收集以上调查的相关资料。如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记录档案、生产技术规程、设备维护规程等。,1.1 企业现状调查,8,通过现状调查,还必须清楚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与职能机
3、构的设置。通过企业的现状调查,可以预测到初始评审的工作任务和进度安排,因而做好准备阶段的第二项工作,即设置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的组织机构。,1.1 企业现状调查,9,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过程,是企业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同心协力的开展工作的过程,安全管理涉及企业的管理、生产、设备、环境、信息的等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必须按照正规的程序开展工作,因而需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指导开展工作。安全标准化系统创建工作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核心工作小组。企业须以正式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安全标准化系统创建工作的组织机构,确保其属于企业的正式任命。,1.2设置组织机构,10,企业应预
4、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与运行时间,任命合适的安全标准化工作人员,以免在工作期间经常换人,影响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连续性。 为确保创建过程中的信息流通,企业应设置固定的信息传递渠道。如某矿在企业内部局域网中的信息发布区专门设置安全标准化系统工作板块,或为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设置OA工作平台等。,1.2设置组织机构,11,在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之前,企业应发布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应当体现以下方面:遵守法律法规;企业风险的特点;预防伤害和疾病;预防财产损失;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方针是企业对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同时,企业应当任命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者代表,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者代表全
5、权负责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实施运行于持续改进工作,确保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报告安全标准化系统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保证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有效运行。,1.3 发布安全生产方针,12,根据安全标准化规范的指导思想,是要实现全员参与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而这个目的的实现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贯穿于各个阶段的培训工作。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员了解安全标准化系统从而为后续的参与工作奠基基础,大规模的初始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做好现状调查和确定了组织机构人员之后,就必须编制培训班级。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基层培训班,根据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因材施教的进行培训。,1.4 宣贯培训,13,通过
6、企业的现状调查,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与生产现状,明确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覆盖范围。设置安全标准化系统创建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便于按程序逐步推进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工作。通过大规模的宣贯培训,使企业高层领导人员初步了解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整体构架和要求,同时向员工展示领导的安全态度与安全承诺,促进系统的创建工作。宣贯培训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初步了解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过程和工作要求,以便于开展下一步的初始评审工作。,1.5 阶段总结与初始评审工作计划,14,安全标准化体系初始评审阶段,二、,任务分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1,2,3,4,初始评审总结与文件策划工作计划,15,安全标准
7、化体系初始评审阶段,二、,首先必须明确风险评价的对象。根据标准化的要求,就是要对企业的所有作业、所有设备设施、工艺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在准备阶段所收集到的企业现有的工种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艺流程等信息,编制出风险评价工作的计划。、 初始管理评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评审,可参照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进行评审。,16,各个单位的核心工作小组成员为开展本单位初始评审的主要工作人员。在开展每一项工作之前,都应给出统一的规范性的表格和要达到的标准。 为了辨识出所有作业、设备设施、工艺当中的所有危害,找出尽可能多的风险,就必须尽可能细的分解作业过程和设备设施以及工艺流程。因此,进行任务分析,就
8、是要求各单位对本单位的所有主要工种的作业过程进行分解,即找出主要的作业步骤。设备设施在规划、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报废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工序和设备等内容。,初始评审阶段,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监控,工程风险管理对象与计划,风险来源,有哪几类风险,风险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 多大,风险事件后果有多大,哪 些部分会遭受到风险,风险评价: 确定风险的先后顺序,确定风险的 因果关系,评价风险损害程度,评 价风险损害程度,评价风险转换的 条件,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应对风险的对策措施,风险监督,风险控制,确定循环的时机,风险任务分析,安全风险管理过程,1
9、8,危害辨识要求考虑所有作业场所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在地有设施,并根据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依据物理、化学、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识别,以确保准确、合面地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进行危害辨识,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如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安全检查表法(SCL)、故障树分析法(FTA)等。,2危害辨识,19,2危害辨识,20,二、,安全标准化体系初始评审阶段,2危害辨识,2.2 危害辨识培训 .,危害因素分类,事故分类,危害辨识的方法,矿山危害因素分析实例,21,(1)生产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
10、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2)按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划分危害类型,即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 的缺陷以及管理缺陷四 个方面。,(3)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卫生部颁发)对职业病方面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及其他危害因素7类。,(4)设备设施故障分类,包括磨损性故障、腐蚀性故障、断裂性故障、老化性故障。,2危害辨识,2.2.1危害因素分类,22,2危害辨识,2.2.2事故分类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事故可以分为如下20类。,23,2.2.3危
11、害辨识的方法,危害辨识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从切入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在辨识危害的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有时不足以全面辨识其所存在的危害,必须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危害辨识方法包括询问交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等多种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安全检查表(SCL)、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和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是比较规范的危害辨识方法。具体的危害辨识方法按实施过程可以粗略地分为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24,3.
12、3开展风险评价,3.3.1风险评价工作 完成危害辨识工作之后,按照以下步骤开展风险评价,25,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发动全员参与,鼓励他们主动提供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需的信息,就特定风险控制措施的适用性如何发表意见。在规模较大的用人单位中,需要有相关能力的人员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给予配合和指导。,26,3风险评价,3.1制定风险评价工作计划 在开
13、展风险评价工作之前,企业应制定风险评价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作时间、培训、风险评价步骤、审核步骤等。,3.2风险评价培训,风险评价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确保所有 参与风险评价的人员熟悉评价方法,有能力开展风险评价。,27,3.2风险评价培训(1)LEC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它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故不能普遍适用。此外,在具体应用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具体情况对该评价方法作适当修正
14、。,28,3.2风险评价培训(1)LEC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有美国安全专家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该方法以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作业条件危险性,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29,3.2风险评价培训(1)LEC评价法,1)发生事故或危险
15、事件的可能性(L),30,3.2风险评价培训(1)LEC评价法,2)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频率E的分值,31,3.2风险评价培训(1)LEC评价法,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严重结果C的分值,32,3.2风险评价培训(1)LEC评价法,4)危险性判断,33,3.3.3确定不可承受风险,(1)风险度量与风险接受准则 个人风险定义为:在某一特定位置长期生活的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员遭受特定危害的频率,此特定危害通常指死亡,个人风险常用风险等值线图标表征; 社会风险描述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人员受伤或致死数间的相互关系,社会风险可以用“累积频率-死亡人数曲线(F-N曲线)”、“余补累积频率分布”或“余补累
16、积函数”等表征。,34,3.3.3确定不可承受风险,(2)风险评价标准 在制定定量等闲评价标准时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是: 对个人风险定义一个标准值,如果个人风险水平大于这个标准值,则认为这种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小于这个标准值,则认为是可以接受。 对于社会风险来说,定义一条标准的F/N曲线,如果社会风险水平在这个标准曲线以上,则认为这种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在这个标准曲线以下,则认为可以接受。,35,3.3.3确定不可承受风险,(2)风险评价标准 这样制定风险标准容易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评价标准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普遍接受的风险评价标准一般都可分为上限、下限和上下限之间的“灰色”区域3个部分,如图所示。“灰色”区域内的风险,需要根据开发项目和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手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合理可行的措施来尽可能地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