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用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30901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用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用书高考历史用书篇一: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 新课标自去年秋季实施以来,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反响,收到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说“新教材好呀,改变了旧教材单纯的知识堆积” , “历史课堂上就有话说了,不再象以前的教材那样,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 , “不再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部分分开” ;也有人说“新教材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在我们的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这么个飞跃,非常困难” 。笔者接触新教材一年以来,感触颇多,愿在此谈点拙见,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勉。一、新旧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不同。 传统以来,历史教材的编写都按照中国史和世界

2、史两条主线进行,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不管是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举个例子,中国近代现代史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三年过渡时期(1949-1952 年)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 年) 、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年)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 年)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78 年以后) ,也按照这样的模式编写世界史那一大块。 新教材则改变了过去编

3、写教材的模式,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设置了 9 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 、历史(II) 、历史(III)等 3 个必修模块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4 个选修模块。必修(I)中的 9 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必修(II

4、)中的 8 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等。必修(III)中的 8 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等。 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二、新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1)增强了与社会文明进步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II)中,增强了“国有企业改革”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内容,以及“

5、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 ”等内容。在必修(III)中,增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这突出地体现在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上。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加入 WTO,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新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强了世界史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如必修(I)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必修(III)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6、人的价值的阐述) ”等内容。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II)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老师上这课的时候组织大家讨论,学生会畅所欲言,言之不尽的。 三、新教材改变了以前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史学研究中,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整体观或者说是综合史观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的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体系方面来看,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

7、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大有裨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与革新精神。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历史 选修课程 6 个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总之,新的教材,新的标准,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

8、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可以融人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篇二:高考历史教材必背 460 句中国古代政治 29 句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

9、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 百姓。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

10、的基础。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 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 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 长期保持繁荣的制

11、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

12、判监 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 官” 、 “冗兵” 、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 不参与决策。 2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 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28

13、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 下达。 2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经济 34 句 30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3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 私有制的确立。 33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

14、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4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5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 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6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 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元代:进入彩瓷生产阶段;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37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

15、出卖。 38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39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40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 41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42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 17 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43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16、44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 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5国家的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这以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最为典型; 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最为典型。 46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的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交换, 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活动完成的。所以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47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 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则鼓励海外贸易,促进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 48在封建社会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基础,增加了封建政 府的财政收入。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