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80585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实践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的实践研究家校教育合作与班级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材料课题结题材料 摘要: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尤其需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以班 级为教育实体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的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最佳效果,才能构建起“共生、互补、 双赢”的家校合作体系。本课题采用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叙事 研究法,通过对区域家庭教育环境、区域家长素质的背景、区域家庭教育和学 校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本校的教育实践,围绕学校“以人为本,合作 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以“家校研讨会”为主线的行动研究,因地制宜, 优化学校内外的

2、教育环境,促进家校、师生教育关系的和谐发展;构建起家校 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发挥家校双方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班级的管理与建设,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取得教育的最大效应。 一、课题提出背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 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近年来,西方及亚洲 的发达国家纷纷将家校教育合作发展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 教育合作发展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各国开展的家校 合作研究的内容包括:1、家校合作类型 2、家校合作方案 3、家校合作模式。 在我国,班

3、级是中小学现行教育管理组织架构中最微观的实体,学校教育教学 工作的开展与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优劣密切相关,而在这其中,家庭的通力合作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校互联”作为十五重点课题,于 2002 年 4 月在中央 电教馆立了项。2004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家庭 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 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二)区域家庭教育环境分析 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社区的了解,我校区域教 育环境主要有以下特点:学校居于城乡结合地

4、带,近些年来,由于周边小区的 建设发展,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增多。学校的教育环境受外部环境、外来人员 的干扰和影响较大;社区经济状况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家庭占的比重较大, 不少家庭已从事小本生意、接受救治为生;人口成员复杂,外来人口,不少家 庭的居住条件、经济状况等影响学生的成长;社区内人员文化素质偏低。这种 状况使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根本不能很好的关心学生的成长,也根本不关心学 生所在班级的建设,这样一来,班级建设就失去了一条“臂膀”。 二、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 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近年来,西方及亚洲 的发达国

5、家纷纷将家校教育合作发展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 教育合作发展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各国开展的家校 合作研究的内容包括:1、家校合作类型 2、家校合作方案 3、家校合作模式。 在我国,班级是中小学现行教育管理组织架构中最微观的实体,学校教育教学 工作的开展与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优劣密切相关,而在这其中,家庭的通力合作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校互联”作为十五重点课题,于 2002 年 4 月在中央 电教馆立了项。2004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家庭 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

6、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 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国内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最佳效果。家庭 教育是基础,家长教育的素质、家庭教育的背景无不对学生的成长打上深深的 烙印,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因此,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是家庭文 化和家长素质的投射;学校教育是关键,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习得 行为从家庭延伸到学校,对学生来讲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环境,其适应的能力、 接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自主内化的程度等等 都对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孩子的成

7、长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朦胧期和准形成的重要的时期。所以,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发 挥自身的强势教育的功能,同时又要以家庭教育为前提,重视与家庭教育的密 切合作。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在社会教育的阵地中不至于迷茫、浑沌。 三、课题界定 (一)核心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尚未有一个涵义固定的概念,仍未形成确切的、被广泛接 纳的定义。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词最常见的是(家校合作),与之相关 的词还有(教育介入)、(家长教师配合)、(家长参与)等。尽管家校合 作尚无确定义,但是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都一致认为应主要把握以 下几点内涵:(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

8、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 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 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 的服务对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 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参与离不开社会大背景,是 广泛的社会背景意义上的参与。因而,家校合作必然会进一步扩展至与社区乃 至社会方方面面的合作。 (二)研究目标 1、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合作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拓宽教育的渠道,探 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加强班级建设。 2、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促进家长的认识提升和教育素质

9、的提高。 3、积极探讨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式,缓解以往家校教育中的矛盾,缓解家长、 子女教育中的矛盾,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4、因地制宜,优化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促进家校、师生教育关系的和谐发展。 5、构建起家校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发挥家、校双方的积极性,使班级和谐稳定 发展,形成教育的最大的合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研究内容 1、家校教育合作的实践研究。包括区域家庭交环境分析、区域家长教育素质的 背景分析、区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积极开展以“家校合作策论 与措施”为课题的实践研究等。 2、班级建设的实践研究。包括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具体方式的研究、班主任、家 长共同参与班级建设

10、的叙事研究、班级品牌建设、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等。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区域家长教育素质、父母 和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孩子的现实表现等;家长、班主任对家校合作、班级 建设等相关问题的意见,通过对班家长、学生、社区、班主任的调查,了解区 域家庭教育环境的情况,了解班级建设的有关意见。 2、行动研究法:在初一、初二、初三各班级中进行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班主任与学生互相配合,班主任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实践研究的各个阶段小结 时,根据实践研究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三年结束后,通过几个阶段 获得的资料,对学校、家长进行相关的评定,考查通过家长、学校共同合

11、作, 在班级建设中达到的效果。 3、叙事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家长、班主任关于班级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 感想、反思等,以叙事的形式呈现,最终成册。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以调查为基础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针对重 点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调查情况形成青岛第三十一中学学生家庭状况 分析报告。征集整理“我心目中的家长行为”,并发放给全体家长。每期班 级黑板报设“家长寄语”专栏,并集中整理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以 初二、1 班“三心互动,共创未来”为代表的班级品牌建设初见规模。在研究 过程中,家长、班主任关于班级建设方面的具体

12、做法、感想、反思等,以叙事 的形式呈现,根据研究的进程已形成教子有方文集 1 册,班主任实例与 心得集锦文集 3 册。 (二)开展家校合作与班级建设的行动研究。 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区域内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教育素质、传统的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状况,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工作,加强家校合作,促进班级建设,促进 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理论修养和科研实践能力。 推荐班主任老师学习的书目: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 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 于丹心得、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信、有效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元智能与教

13、学策论、教育中的心 理效应、工作就是责任等十二本书籍,并积极倡导老师们研读每周一 读、每期的教育文摘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班主任们明确了教 师的基本素质及自己的奋斗目标:做一个有事业的追求,有人格的魅力,有管 理的能力,“德行学问为主”的班主任。明确了班级、班集体、优秀班集体的 标准: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而组织共同的活动;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强有力的领 导核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纪律;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团结 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实践中,班主任们大都能做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 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建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 设愉快宽松的教育氛围。利用自己的主

14、导地位,通过“指导”、“引导”、 “开导”,促进班级管理与建设。学校干部、班主任老师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 积极进行科研研究,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自课题开题至今共有 63 篇教育教 学论文获省市级奖。并积极撰写教育案例和进行经验交流,整理班主任工作 实例与心得集锦一册。 2、积极开展好家长学校工作,切实发挥家长委员会、家校研讨会作用 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中组成家长委员会,包括多种类型家长。通 过此种形式让家长直接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家长 中思想动态,对班级的管理与建设、学校办学提出合理化建议,更好的促进班 级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家长会是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

15、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联系的一 个好的形式。家长会的定义是“学校同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而召开家长会 的目的,是要促使家长与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与家庭“向儿童提出同 样的要求,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以往的家长会采用的最多的形式是集中 听校领导讲话(或讲座)后分班级听老师布置工作(或座谈)。新模式的家长 会来自于、取决于新的观念家长应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在新的观念下, 家长会可以成为一座心与心之间的桥。 3、开展“亲情传递”研究活动 利用期末考试刚结束的时机,发动全校学生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针对 自己一学期来,学业、习惯养成、心理困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说说自己 的心里话,信件密封后

16、利用家校研讨会让学生家长当场亲自阅读,然后引导各 位家长相互交流自己看到孩子信后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倡导学生家长给学生回 信。通过这一形式,促使学生与家长亲情互动,实现心灵的沟通,使家长了解 孩子的所思所想,也使之能相互表达出生活中不会轻易表达出的情感。同时写 信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人心灵世界 的成长和情感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有理由相信,此活动对学生的心灵 也是一次洗礼。具有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就会践行家庭的愿望,就会提高习 惯养成、学业进步的自觉性,就增强了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内驱力。 4、开展“爱心结对帮扶”研究活动 特困家庭的孩子、学困生、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的特定环境或 某些特殊原因,更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甚至自暴自弃的心态,给班级的管理与 建设带来很大的阻力。学校针对此类情况,确定“爱心结对,润物无声”主题 活动,针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党员干部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深入 家庭慰问、交流,从经济上给予帮助,从情感上给予关怀,从学业上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