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0531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xx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苏州市 XXXX 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报 告告篇一:XX 企业用工调查报告XX 年企业用工形势 调查分析报告 近期针对我县企业用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全县54 家规模企业 XX 年用工需求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不同行业,有代表性地深入 13 家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对用工需求在 40人以上的规企上门核实。并进行了浅层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祁门县现规模企业 54 家,主要为电子电器、绿色光源、绿色食品、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不到 20%。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的产业、行业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了黄山电器、七七七电子、

2、新飞电子、鼎峰电子、虹川照明、华特电器、新联电器、三星电器、顺瑞线业、建兴竹木、祁门香茶业、祁红茶业和祁红发展有限公司等 13 家单位进行了调查,企业分布占比是电子电器:林产精深加工:茶业为 7:1:2。 二、企业未来用工形势分析 (一)企业用工及劳动力资源现状 1、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发展。在全球经济尚处恢复期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经济上行和下行并存,结构性影响增强,我县企业发展总体上平稳,部分企业影响较重,企业难以适应,其中以绿色光源较为突出,如虹川照明、新联电器等公司,上半年订单下滑,致使企业开工不足,职工工资下降,人员流失较大。下半年,订单徒增到次年 3 月, 急需增员。大幅波动,

3、让企业难以适应。2、企业用工资源仍然富余。全县 18 个乡镇农村总人口万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资源总数万人,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万人,占劳动力总数%;其中跨市外出就业人数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富余劳动力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3、用工需求以中小规模为主,流动性缺工比重大。据调查 54 家企业中有 38 家有用工需求,需求总人数 957人,需求量在 20-40 人的 8 家,占企业家数的%;用工需求在 20 人以下的 24 家,占%;需工 40-100 人的 6 家,占总数%(其中:虹川照明 60 人、新联电器 52 人,主要是上半年受经济影响,对流动性缺工进行增员;黄山电

4、器因新上生产线和为企业转型升级储备需工 42 人;祁红发展因企业发展和季节性缺工需工 40 人,新飞电器、建兴竹木因开工不足分别需工 50 人和 44 人) 。在用工需求中,企业用工流动性缺工占比依然很大,13 家企业人力资源储备需求 103人,主要用于解决职工流动所需。占总需求%,占现有职工总数%。 (二)企业用工短缺的成因 我县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部分企业用工过度依赖政府,自身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缺乏招工统筹安排,缺乏系统科学 的薪酬设计。另外,不少企业未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激励机制,这也是致使员工流失加快的重要原因。二是

5、部分企业用工条件过于苛刻,薪酬待遇不合理。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一些园区企业用工年龄要求在 40 岁甚至 35 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有一些企业延长劳动时间,休息日加班未按规定增加薪酬、调整工休,存在劳动环境差、强度大、劳动超时的现象。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社保比例不高。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

6、意外出打工。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 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虽然近些年来,园区加强了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 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

7、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 “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较为完善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三、应对企业用工形势的几项举措面对今年企业用工形势,制定相应对预案,并将着力落实以下措施: 1、举办两场大型城区招聘会,6-8 场乡镇专场招聘会,打造企业与应聘者交流平台。 2、加强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和宣传。在县局网站开办“求职市场” 、 “招聘市场”专栏,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的征集、更新,逐步建立起企业用工信息“政企”对接制度,形成企业按月报送用工需求信息,

8、网站及时发布的信息畅通渠道。把调查收集的一批用工规范、待遇好、有发展空间的用工大户推荐好。 3、多方引导,营造良好用工氛围。招开政企业对接坐谈会,对用工形势的分析判断进行交流,帮助企业掌握准确的用工形势,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做好自身配套环境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招人留人。要引导求职者理性求职,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更加注重技能提升和自身的长远发展。 4、强化职能,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增强公共就业服 务意识,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工作人员对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能力。二是用好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走访企业,收集辖县企业用工信息,有效直接的

9、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入户走访,掌握未就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岗位需求、薪酬期望、工作环境要求等信息,作好岗位匹配;继续开展公共就业窗口服务,为有需求的企业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招工登记与就业推荐服务;三是健全我县企业用工监测和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定期了解企业当期用工、薪酬状况等情况,研判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矛盾程度、原因和发展趋势等,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参考。篇二: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XX 年 1 月 1 日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 (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 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

10、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 33 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 17 家,集体企业 3 家,私营企业 8 家,外资企业 5 家。现报告如下: 一、 企业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 33 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合同法 。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 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 30946 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 25767 人,占的比重为; 276 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尚有 4903 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未签劳动合同而离

11、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 270人,外资企业 6 人。 二、 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 24 次,占总选择频次的;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 项,共计 17 次,占;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 3 次,占;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 2 次,占。 三、 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

12、保险的成本增加” ,共计 19 次,占总选择频次的;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 11 次,占;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 8 次,占;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 8 次,占。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 ,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 家企业中出

13、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 8 家,占,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 24 家,占,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 家。占。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 4 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 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 2 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第三为集体企业,有 1 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第四为外资企业,有 1 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 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 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企业认为“没有影响” ,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

14、税合一” ,企业认为“没有影响” ,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对于“节能减排” ,企业认为“没有影响” ,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六、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 , 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企业认为“没 有影响” ,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篇二:当前企业用工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当前企业用工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报告今年一季度,省统计局利用劳动工资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对全省部分用工规模较大(上年末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上)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企业当前实际用工数量情况、

15、缺工数量及程度、缺工岗位、企业对计划招录人员的具体要求、企业招工难的原因等方面。截至4 月 10 日,实际回收有效答卷 916 份,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在回收有效问卷的 916 个调查单位中,制造业企业675 个,占全部调查单位的%;建筑业企业 163 个,占%;批发业零售企业 33 个,占%;住宿业与餐饮企业 45 个,占%。 按区域分,苏南 5 市共 296 个,占%;苏中 3 市共 326个,占%;苏北 5 市共 294 个,占%。 按单位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股份制等内资单位245 个,占%;私营单位 385 个,占%;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7 个,占%;外

16、商投资企业 179 个,占%。按从业人员规模分,100300 人单位 263 个,占%;301500 人的单位 221个,占%;5011000 人的单位 213 个,占%;1000 人以上单位 219 个,占%。 916 个单位现有从业人员 886471 人,单位平均用工规模为人;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达 495723 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 二、当前企业用工需求状况分析 (一)大部分企业近期处于缺工状态 916 份有效答卷中,反映缺工的单位有 570 个,占全部调查单位的%,反映不缺工的单位所占比例为%。在缺工单位中,一直缺工(即缺工时间相对较长,非临时性或季节性缺工)的单位 227 个,占%,反映短期性、临时性缺工的单位 343 个,占%。 (二)不同行业缺工状态差别较大 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缺工单位比重较高,达到%,其中,单位反映一直缺工的比重高达%;制造业缺工单位数也达到 60%以上,占%;批发和零售业占%,超过一半;建筑业较低,为%,并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单位缺工以短期性、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