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6799212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电城域网建设探讨,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一、广电网络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二、广电IP城域网简介三、广电IP城域网规划建设四、典型IP城域网组网方案,三网融合和NGB建设背景,电信网,三网 融合,互联网,广电网,2009-2011,2012-2015,2016-2019,1,2,3,NGB三步走发展战略,政 策 解 读,做强文化/信息产业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国家政策倾向广电,国家层面,广电层面,ALL IP使融合成为可能 进入互联网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广电网络业务和用户发展趋势,高清电视,专线/VPN,宽带网,电子邮件,网络购物,CMMB,VoIP,智能家居,家庭业务,企业业务,

2、视频会议,VoIP,UC,用户发展趋势,点播/回放,图表数据来源:中广互联2011中国三网融合产业研究报告,全业务发展的需求,全业务的带宽需求: 预计到2015年,入户带宽达100M!,建设统一管控体系: 核心是要实现业务、内容的可管可控!,对IP城域网的需求,广电运营商提供全业务的SWOT分析,丰富的光纤、同轴资源丰富的内容资源成熟的内容运营基础庞大的用户市场基础,STRENGTH,WEAKNESS,单向网络结构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多媒体网络运营经验不足用户ARPU值偏低,内容运营经验利于建设新媒体新技术出现使得网络改造的成本和效益优化,全业务运营商的竞争传统电视用户流失互联网改变居民消费习惯

3、,OPPORTUNITY,THREAT,NGB与电信网的区别,网络管控不同,接入汇聚不同,终端不同,大规模汇聚路由器ACR 研究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接入技术 混合同轴接入的EOC技术,NGB强调端到端的全程管控,包括归属地跟踪和溯源;黑名单和白名单;业务与内容监管、业务与内容保护、数字版权等技术,充分利用同轴电缆的带宽资源(1GHZ) 终端要支持多模接入方式,未来要支持3D视频 广电特色的“推送播存”模式,下一代广电网(NGB)与电信网在核心网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接入汇聚层和管控平面,产品需要深度定制或重新开发.,9,一、广电网络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二、广电IP城域网简介1、广电网络分层模型2

4、、广电业务承载分析3、IP城域网的演进三、广电IP城域网规划建设四、典型IP城域网组网方案,目 录,目 录,总前端,分前端1,分前端3,分前端2,同轴分配网,光节点: 光接收机,省干,城域HFC网络,C市,B市,A市,D市,1:N分光,一级 光链路,二级 光链路,广电城域网网络平面架构,一级SDH传输网,二级SDH传输网,RF,RF,STB,STB,STB,A平面 HFC网络,核心交换机,A市,B市,C市,D市,BRAS,OLT,城域网 核心及汇聚,接入层,EOC、LAN、FTTH,SDH/WDM/OTN,宽带城域网,省干,CM,ONU,1:N分光,CM,CM,B平面 交换型IP城域网,汇聚交

5、换机,接入交换机,A市,B市,C市,D市,BRAS,OLT,城域网 核心,接入层,EOC、LAN、FTTH,SDH/WDM/OTN,宽带城域网,省干,CM,ONU,1:N分光,CM,CM,B平面 路由型IP城域网,SR,CR,CR,业务 控制点,省骨干网,城域网骨干 及汇聚,裸纤,SDH/MSTP OTN、裸纤,SDH/MSTP DWDM、OTN,接入网,OLT,SW,C平面 传送层面,广电城域网网络平面架构,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核心-核心出口路由器、核心交换机,业务控制-BRAS、SR,接入-CMTS、EPON+EOC、EPON+LAN,数据层,裸纤、SDH、MSTP、WDM、OTN、P

6、TN,传送层,应用层,IPTV、高清互动点播、视频监控、流量控制、VOIP,广电城域网分层模型,网络特性,1、双向交互、组播、推送播存、广播、四种工作模式; 2、模拟与数字业务混合传输; 3、基于优化的IP分组承载; 4、有线无线混合形态的智慧家庭网络;,HFC网络,接入层,OTN/100G,CR,OTN/10G/40G PTN/10G,骨干传送网,城域传送网,Eoc终端,ONU家庭网关,LAN家庭网关,广电城域网分层模型,数据网核心层,BRAS/SR,ACR,CR,OLT,OLT,业务控制层,PON+EOC,PON+LAN,FTTH,OTN,OTN/PTN,终端,广电城域网架构,IP核心网,

7、CATV,PON+EoC,MDU,EoC头端,光接收机,分支器,互动电视,统一网管,DPI,流量管控,OTN 汇聚层,MSAP,MSAP大客户接入,CPE,语音业务 VoIP,PTN/CE 汇聚层,FTTH,OTN 核心网络,ACR,ACR,插PON卡,盒式OLT,机架式OLT,EoC终端,IPQAM,全媒体支付系统,智能网络 视频监控平台,ONU,视频监控,核心及业务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终端,ODN,HFC网络,PON+LAN,一、广电网络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二、广电IP城域网简介1、广电网络分层模型2、广电业务承载分析3、IP城域网的演进三、广电IP城域网规划建设四、典型IP城域网组

8、网方案,目 录,目 录,广电城域网-视频类业务,CATV,PON+EoC,MDU,EoC头端 EoC head,光接收机 optical receiver,分支器 splitter,互动电视 Interactive TV,OTN 汇聚层,PTN/CE 汇聚层,FTTH,OTN 核心网络,ACR,ACR,插PON卡 Insert EPON linecard,盒式OLT Compact OLT,机架式OLT Modular OLT,EoC终端(Terminal),IPQAM,IPTV,PON+LAN,核心及业务层 Service & Core Layer,骨干层 Backbone Layer,汇聚

9、层 Convergence Layer,接入层 Access Layer,终端 Terminal r,ODN,CATV,VOD,数据回传,IPTV,组播、QOS、DHCP,CATV:下行视频流为主,对城域网要求不高 VOD:上行数据流,下行视频流,对城域网要求不高 IPTV:下行数据流为主,提供双向数据通道,对组播、QOS、DHCP都有较高要求,广电城域网-宽带类业务,INTERNET,PON+EoC,MDU,EoC头端 EoC head,光接收机 optical receiver,分支器 splitter,DPI,流量管控 Flow Control,OTN 汇聚层,PTN/CE 汇聚层,FT

10、TH,OTN 核心网络,ACR,ACR,插PON卡 Insert EPON linecard,盒式OLT Compact OLT,机架式OLT Modular OLT,EoC终端(Terminal),PON+LAN,核心及业务层 Service & Core Layer,骨干层 Backbone Layer,汇聚层 Convergence Layer,接入层 Access Layer,终端 Terminal r,ODN,宽带类业务:P2P、上网浏览、网络游戏、视频聊天,VLAN映射、QINQ、精细化管理,宽带类业务:数据双向通道,下行数据流为主。利用QINQ等技术进行用户精细化管理; 流控满足

11、宽带业务的监控,MC,PC,PDH,光猫,金融,企业,营业厅,政府,FE,STM-1,E1/FE/Voice,V.35,N*E1,MSAP,MSAP,MSAP,MSAP,MSAP,MSAP,PC,GE,STM-1/4,STM-1/4,1+1保护,统一网管平台,用户分支,广电传输网络,用户总部,Router,Router,Switch,Switch,Switch,Router,传输网络+MSAP实现大客户专线业务,适用业务网点多,业务接口复杂,需要组建集团专网的集团用户,广电城域网-大客户类业务,IP核心网,BRAS,交换机,ONU,CR,n*GE,10G,互动电视 Interactive TV

12、,SR,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OLT,广电城域网-大客户类业务,MPLS VPN,大客户,大客户,交换机,FE/GE,FE,交换机及EPON方式实现大客户专线业务,适用带宽需求高、对业务安全有需求的集团用户,VLAN,VLAN,广电网络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广电IP城域网简介广电网络分层模型广电业务承载分析IP城域网的演进广电IP城域网规划建设典型IP城域网组网方案,目 录,目 录,全业务、统一承载、All IP OTN和PTN引入加速网络扁平化 大容量,长距离,引入10G EPON、WDM-PON扩大业务带宽 Hi-NOC、EPOC技术加大用户接入带宽 固网和无线加速融合 引入家庭智能网关等综

13、合接入设备,引入高性能ACR设备 引入DPI提高网络精细化管理能力 提升多业务、差异化服务能力,大容量集群技术 高可靠性和转发能力 40G、100G平台 支持MPLS-TE、IPV4/IPV6双栈、NSR、NSS等技术,IP城域网,核心层,业务 控制点,接入层,传送网,IP城域网的演进,核心网技术的演进,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IMS 由3GPP标准组织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类型; IMS采用SIP协议进行端到端的呼叫控制;解决固定与移动的融合(FMC),支持各种通信终端的接入; 具备媒体控

14、制与承载能力分离、呼叫与会话分离、应用与服务分离、业务与网络分离以及3G与因特网业务融合等多种能力;,目前全球IMS网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方式也处于业界探讨当中; 结构复杂,功能模块繁多,给运维带来一定难度; QoS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IMS,语音/视频会议,语音/视频通信,IPTV/互动电视,视频监控/其他,应用服务层,核心控制层,其他网络,宽带接入层,IP 承载网,Internet,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目 录,一、广电网络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二、广电IP城域网简介三、广电IP城域网规划建设1、

15、IP城域网规划步骤2、IP城域网技术规划四、典型IP城域网组网方案,目 录,目 录,宽带用户数 20-100万 区域核心城市 40G/10G链路带宽 BRAS 10-20台左右,SR 10台左右,宽带用户数大于100万 超大城市(如省会城市) 集群路由器、40G/100G链路带宽 BRAS 3050台,SR 1015台,宽带用户数 小于20万 其他中小城市 2.5G/10G链路带宽 BRAS 10台左右,SR 5台左右,超大型城域网,大型城域网,中小型城域网,IP城域网网络设计(一) 确定规模,根据需求合理规划建设的规模,IP城域网网络设计(二) 确定类型,城域网核心和业务控制层面均采用核心交换机组建;城域网作为IP骨干网的本地延伸网络 ; 二三层交换机组成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核心;二三层交换机兼作二层汇接、三层接入和三层汇接,业务隔离采用VLAN及Q-in-Q; BRAS旁挂二三层交换机,作PPPoE接入; 中小型城域网,一般更加注重性价比,网络结构上要求简单清晰。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的交换型城域网则比较适合;后期根据业务情况再向路由型城域网过渡。,交换型城域网特点,核心交换机,BRAS,OLT,城域网 核心及汇聚,接入层,EOC、LAN、FTTH,宽带城域网,省干,CM,ONU,1:N分光,CM,CM,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IP 骨干网,IP城域网网络设计(二) 确定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