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77932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讲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让让孩子走好人生中的每一天孩子走好人生中的每一天 和家长玩一个互动的小游戏和家长玩一个互动的小游戏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主要在于怎样去培养,今天大 家能抽出时间参加幼儿园的这个讲座活动,说明我们都是很关心孩子教 育的。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走好 人生中的每一天”。我们中班的孩子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升入大班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结合 我十几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 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什么是生活自理能力?什么是生活自理

2、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服务、自己照顾 自己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玩具、独 立进餐、自己洗脸、刷牙等,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位在国外知名大学留学的博士生,她每年都能拿到最高奖学金。 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般能想到的肯定是“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可 她却否认了,她说自己有一个秘诀:导师经常会让学生帮忙复印资料, 其他同学复印完资料,就一份一份摞在一起交给老师,而她每次复印完, 都会把资料装订好,并在每份资料上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这样

3、,导 师在看资料时就一目了然,不必去查找和核对原文了。这就是她能拿最 高奖学金的秘诀。 我想,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可能有些诧异:复印资料是一件生活琐事, 怎么就能依据这一点来评判学生呢?难道这会比学习成绩优异更重要?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家庭教育,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智力、 特长的培养看的很重,而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则不大重视。大家通常 觉得孩子会不会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这些“生活琐事”,对于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无足轻重。这种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只看到了表 面,而忽略了本质,忽略了这些习惯背后的价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并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生活是否舒适,也关 系到孩

4、子有没有自信心。具备生活能力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 事情都难不住他,他的自信心就会很强。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事事不 会做,处处有困难的孩子,不仅生活上会遭受许多磨难,还会逐步滋长 自卑心理,以至在学习中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36 岁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就眼前来看,培 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 这个大集体,如果不会自己洗手、吃饭、穿脱衣服、擦屁股等,将很难 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而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无形中也会受到同伴的歧 视,导致孩子自信心差。就长远来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

5、理能力有助于 塑造孩子健康完善的人格。孩子在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会懂得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有 助于培养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和独立做事的好习惯。这种自信、 独立、不依赖他人的良好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使孩子长大后容易适应 社会和周围环境。 给给大家介大家介绍绍几个关于孩子自理能力的案例:几个关于孩子自理能力的案例: 案例一案例一 广州中山高中二年级学生欧雯,从 10 岁至高二已经获得全国和广州 发明 15 项,有几项已获国家专利,她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只是根据她肯 动手的特点,及早让她生活自理,帮助操持家务事,还有意识地把生活 费交给她让她买菜做

6、饭,安排家人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促使她发明了净 水器,生活引发了发明,发明又激发了求知欲,欧文说是家庭造就了她。 当记者采访欧雯的父母时,欧雯的父母说他们最注重的就是孩子自理能 力的培养,在欧雯上幼儿园中班时,每次吃完饭就会很主动的帮妈妈收 拾饭桌,早上起床也不用人管,她会自己把衣服穿好,把小被子叠好, 然后自己去刷牙洗脸,晚上睡觉时,会自己把衣服脱下来叠整齐放在床 头。上大班时,每个周末都要把家里齐齐的擦一遍,还要帮妈妈干许多 的家务活,例如洗碗、拖地等。正因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自理能 力了,所以欧雯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 案例二案例二 魏永康的故事 2005 年 8 月 16 日,央视实话

7、实说栏目先后播出了一个“神童” 的故事。湖南省华容县有个魏永康,他 4 岁上小学,8 岁上重点中学,13 岁考上重点大学,被誉为“东方神童” ;17 岁时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 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但是 20 岁时因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劝退。 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科学家,她经常教育儿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你不需要学做任何家务,因为你以后成了科学家,所有的家务都有保 姆替你做!”因此,魏永康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一切生活起居全由母亲 包揽。高考的时候,母亲甚至让儿子看书,她在一边喂儿子吃饭。上大 学了,魏永康连系鞋带、扣

8、扣子、挤牙膏都不会。读研究生时,母亲不 能陪读,他什么都不会。天冷不知道添衣服,不会交往,因为没有人提 醒,他经常错过上课时间,有时虽然想起来了,却连鞋子也找不到,只 得赤着脚进教室,更不要说洗衣服、收拾房间了。他多次错过考试,被 记为 0 分。年月,他因错过了计算机语文考试,被取消了硕、 博连读资格;年月,他又错过了提交硕士毕业论文的时间, 被中科院做了肄业处理,劝退回家。此时,魏永康“神童”的光环褪尽, 昔日的神童成了落魄之人! 案例三案例三 我一个朋友的故事,孩子已经上初二了,给她买一次药,就激动的 不得了,到西安上高中不适应。 听了这些案例,不知道我们家长有何感想?会有怎样的启示? 中

9、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目中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目标标要求:要求: 1、能正确掌握洗手、漱口、洗脸的步骤。 2、进餐时基本做到三净(碗、桌、地),饭后会帮助大人收拾饭桌。 3、能正确穿脱衣裤、系鞋带、叠小毯子。 4、大小便能够自理,会自己使用便纸。 5、会使用筷子进餐。 6、能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在家自觉做到早晚刷牙,能自己挤牙膏。 7、玩具玩好后,能自觉整理并归类放到固定的地方。 8、知道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能自觉将垃圾放 到垃圾箱内。 9、有做值日生、为集体做事的欲望和能力,学习擦桌、椅、浇水、 饲养小动物等。 10、知道父母的手机号码及家庭住址。 日本学前教育日本学前教育对对

10、我我们们的启示的启示 播放日本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图片。 回头看一下我们中国,比起来我们已经输的一塌糊涂了,我们的孩 子四五岁了还不会穿衣服、叠被子,甚至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都无法做 好。不是我们的孩子笨,而是我们没有给他提供动手的机会。 国外孩子为什么比中国孩子自理能力强,因为父母不娇惯孩子,从 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咱们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教育好下一代, 不能再娇惯孩子了。 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当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时, 发现孩子的鞋子或裤子穿反了,家长会怎样想,肯定会埋怨老师粗心, 有的还会当着孩子的面骂老师:“你们老师也不知道是干啥吃的,鞋穿 反了也不知道给换过来。 ”

11、有的会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鞋穿反了也 不知道换过来,也不嫌难受。 ”可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外就大不一样 了,家长接孩子时,如果发现孩子鞋穿反了,会特别开心,她们不会埋 怨老师,她们认为孩子的鞋穿反了,肯定是孩子自己穿的,这说明老师 没有帮忙,是孩子自己动手的,反而还会感激老师。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较弱原因分析弱原因分析 自理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长大后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 据 36 岁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个阶段是培养 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但现在大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究其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1、家长过度溺爱包办。、家长过度溺爱包

12、办。 给家长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豆豆小朋友在幼儿园是个样样表现都很优异的小朋友。她什么事情 都能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整理物品还常常帮助一些 能力弱的同伴,是教师眼中的佼佼者。一天早上来园,豆豆的鞋子穿反 了,经老师提醒后,她一边说“都怪奶奶给我穿反了。 ”一边熟练的将鞋 子换了过来。 经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幼儿已经熟练掌握了穿鞋的技能,可她为 什么还要家长继续“帮忙”呢?这应该归因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以及他 们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不信任。现在大多数孩子入学前主要由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带大,退休后的老人对第三代更加的宠爱,他们认为,孩子小, 不忍心让孩子干这干那,如果累坏了怎么办?自己有更

13、多的时间照料孩 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正因为在这种溺爱包办思想的支配下,当 孩子们主动要求自己动手时,家长产生了众多的“害怕”和“不信任” 思想: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怕穿不整齐,怕慢了生病;孩子自己吃饭怕吃 不饱,怕掉得到处都是,怕吃的慢饭凉了;孩子自己走怕累着,怕磕着 碰着;孩子自己洗脸怕弄得到处是水,怕洗不干净,孩子自己擦屁股怕 擦不干净,孩子自己睡觉怕睡不着,怕蹬被子,怕危险因此家长把 孩子动手的愿望和机会全都剥夺了,使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不知所措。 2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妈妈我来洗吧

14、,爸 爸我来拿,我自己来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 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 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 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许多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 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 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3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 由于孩子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 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 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

15、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 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 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避 免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 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妨碍了孩子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4、家长指导培养的策略不正确、家长指导培养的策略不正确 案例:有两位幼儿他们都很想自己动手穿袜子,疼爱他们的妈妈都 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当面对幼儿满头大汗的歪歪斜斜的穿进去一只时, 妈妈气冲冲地冲幼儿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算了算了,让我 重新给你穿。 ”这位幼儿由这之后再不愿意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妈妈去 欣喜地赞赏自己的

16、孩子:“哟!今天你自己穿进去一只了,真能干。来, 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方向再调整一下就更好了。 ”这位幼 儿受到鼓励,不仅把袜子穿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 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了。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家长也想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其初衷是好的,但到头来,仍然没有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训练方法过 于简单、粗暴,没有耐心,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孩子 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这时正需要的家长的支 持和鼓励,帮助提高,使幼儿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获得的快乐,从 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 我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做法我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做法 放图片(孩子穿衣服、叠毛巾、叠被子、擦凳子等)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给给家家长长的九条建的九条建议议: : 1978 年,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 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 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