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7342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一,根据这种制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一材料一, ,根据这种制度根据这种制度篇一:XX 届江苏省南通市一模历史试题江苏省南通市 XX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XX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该诗所描 写的工具 A用于农田犁耕 B借助

2、水力鼓风冶铁 C便于交通运输 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3右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 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 5俄国外交官

3、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 ”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6下表是 18931910 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消费资料不再成为进口的主体C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所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进口贸易 71912 年 3 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 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

4、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 。这主要反映了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党内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

5、误 9 “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 ”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 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 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 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10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 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6、。 ”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1法国费加罗报1970 年 4 月 27 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 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政府在下 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

7、举措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置特别行政区 C成立自由贸易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13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 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14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 ,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 人形象。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一 14 世纪插画图二 16 世纪插画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

8、风格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15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 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 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16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1837 年1901 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 也是大英帝国科技文化的全盛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英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瓦特

9、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D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下表是苏联 19291932 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 30 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18有学者提出:20 世纪 70 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 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19某科学

10、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 、 “四维时空” 、 “弯曲空间”等全新的的概念。该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解决了热福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20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 1922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 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篇二:洛阳市 XXXX 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大练习

11、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及答案(word 版)洛阳市 XXXX 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大练习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 30 余次,而唐代则达到 130 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5.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

12、然” ,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魏晋玄学 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26.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 ,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27.南宋宁宗嘉泰(12011204)初年,绍兴府所属市镇年均商税额分布如下表。据此可知南宋绍兴地区 B.商业市场发展不平衡 C

13、.成为政府的财政倚重地区 D.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28.当 1911 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咨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 ”这反映了立宪派 A.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B.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 C.具有反帝反封的进步性 D.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2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贫农分好田,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的主张。这种主张 A.违背团结大多数的革命原则 B.受太平天国土地纲领的影响 C.反映农民反封建的迫切愿望

14、 D.带有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特征 年 1 月 27 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1.从克里斯提尼时期开始,希腊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富有的人要为城邦的许多节日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负责统领军队。这种做法 A.体现了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15、B.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限制了贵族随意滥用权力 D.保证了民主政治的公正 32.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 、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 。这三者都 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D.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 1820年的 45%55%降到 19 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 1929 年相比提 高了 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本国

16、经济的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34.下表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了 B.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 C.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 D.中收人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35、对于德国的统一,美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 “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 。而英法对德国的统一最初则持消极和不支持的态度。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统一势必影响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B.德国统一利于巩固原有欧洲均衡体系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分歧日益加剧 D.多极化趋势严重挑战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必考题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4 年英国颁布的专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