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677295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促发有关,其临床以高血糖、高血脂、高粘倾向为主要标志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常易并发多种急、慢性合并症。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我国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成书于公元前5-4世纪的黄帝内经中,素问称之为消,有“消渴”、“肺消”、“鬲消”、“消中”等病名,并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治法以及饮食宜忌等均有详细论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年10月统计,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1亿2千万之多,占成年人口的6,我国的占3,患者

2、已达3千万之多;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亿3千多万人,而且患者数每年还在以1的惊人速度增长,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可达2亿,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据1996年结束的卫生部 “关于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重点课题的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6年的3.2,即过去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近5倍,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合并症多、目前还不能根治等特点。对于某些并发症一旦形成,现代医学是无法使其逆转的(如糖尿病肾病中的蛋白尿),而中医学对一些合并症的治疗以及改善胰岛素和受体结合的敏感性等都有独到之处。,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

3、现以及综合防治等都做了详尽的论述。,一. 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一致公认:遗传因素显示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虚),这是决定能否发病的关键因素;二是外因即饮食失节,劳倦内伤和情志失调等,但这些因素仅是诱发本病的一个条件,老年人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说明肾气虚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肥胖诱发糖尿病说明多湿多痰的脾气虚亦为发病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则从侧面证明糖尿病的发生确与气虚尤其是肾气虚有关。总之,其发病原因有时是单一的因素,有时是数种因素的综合,1.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五脏主藏精,精为人生之本,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五脏

4、虚弱,则精气不足,气血虚弱,肾亦无精而藏,复因调摄失宜,终至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2.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炙煿之品,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滞胃中酿成内热,因此,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高能量饮食导致肥胖、体内代谢失调、内分泌紊乱、胰岛素分泌减少、靶细胞受体减少、胰岛素利用率降低,而发生糖尿病的观点是一致的。,3.情志失调,郁火伤阴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不仅上灼胃津,下耗肾液,而且肝之疏泄太过,肾之闭藏失司,则火炎于上,津液泄于下,三多之症随之而起,发为消渴。另外,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

5、致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亦可发为消渴。,4. 房劳过度,肾精亏损房室过度,导致肾精亏损,精伤津枯,又可引起阴虚阳亢,热盛则津液被灼而耗伤,因此阴虚燥热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或因肾气不足,固摄无权,小便频数,津液大量下渗膀胱,而流失体外;肾阴亏损日久损及肾阳,肾阳亏虚,温煦无力,不能化气行水、蒸腾上布,故口干咽燥,发为消渴。,5. 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长时间服用温燥壮阳之剂,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致使燥热内生,阴津亏损,发为消渴。,6. 其它因素如孕妇生产巨大婴儿而耗伤大量津液气血,可诱发糖尿病的发生;如感冒发烧或腹泻,均可耗伤体内津液,使阴津耗伤,

6、气血受损而诱发糖尿病;或因创伤及手术而损伤气血,脏腑失养,功能失调,亦可发生糖尿病;或因操劳过度,思虑伤脾,耗伤心脾;或因突发事件,惊恐不能自持,精神过度紧张;或因父母患有糖尿病,而有遗传因素;或因长期服激素类药物者;等等。,二.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但糖尿病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有一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就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但疲倦乏力却是绝大多数人所具备,因此,有的学者提出糖尿病的症状应为“三多二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糖尿病可出现虚乏无力,而且是贯穿于糖尿病始终,且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这个认

7、识对糖尿病的治疗很有指导意义。,三. 糖尿病的病机,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2. 气虚为本,血瘀为标3. 气阴两伤、阴阳俱虚,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愈虚,阴愈虚者则燥热益甚。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胃)、肾,影响到人体上、中、下三焦,始终围绕着人体水液的代谢、精血盈亏及其输布为机转。肺、脾(胃)、肾三脏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热伤肺阴,则津液干枯,不能敷布,故多饮而烦渴不止;而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热伤胃阴,则胃火炽盛而善饥多食,肌肉消瘦;而胃热偏盛,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热伤肾阴,则肾阴不足,精气亏虚,固摄无

8、权,精微不藏,多尿而频,或尿如脂膏或发甜。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常同时存在。,2. 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血糖系饮食所化之精微,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其功能主要在脾。脾气健旺则饮食归于正化,健运正常,不生疾病;脾虚失运,则血中之糖不能输布于脏腑,蓄积增高,蓄积过多的血糖从小便漏泄,致尿甜、尿糖阳性。脾与肾是先后天关系,一脏有病势必影响他脏,使二脏俱病,加重病情。糖尿病之病理变化是:任何有“三多一少”证候的证型,亦一定有乏力、嗜卧或动则汗出的证候。而临床确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不表现为“三多一少”的证候,只有乏力、嗜卧或动则汗出的证候。“三多一少”

9、的证候主要反映阴虚的病理,实际上糖尿病的全过程中,尽管有阴虚、燥热、湿热、血瘀、阳虚和寒湿等病理演变,但它们是阶段性的,而唯有气虚的病理是贯穿糖尿病的始终。 临床所见,大多数糖尿患者具有血瘀表现。其血瘀的形成可因热灼津亏而致血瘀;或因气滞而致血瘀;或因气虚而致血瘀;或因阳虚寒凝而致血瘀;或因痰浊阻络而致血瘀。血瘀症状又可贯穿在糖尿病的整个过程中。近年来许多医家对糖尿病瘀血证进行了广泛研究。,3. 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式微之候。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发为白内障、雀盲、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成水肿。若阴津极度耗损,虚阳浮越,可见面红、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目眶内陷、唇舌干红、息深而长等症。最后可因阴竭阳亡而见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