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6825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教案统一长度单位教案篇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课本第 2 页例 1,练习一 1、2 题。 课标要求: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任务评价: 通过提问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学习重点、难点: 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

2、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准备: 圆片、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数学书的宽。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活动要求:(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片、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3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

3、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二)、课件出示例 1 主题图。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明回答。 2.讨论:他们是怎么测量的? 预设 1.伸开双臂量大石头的宽; 预设 2.用拃来量; 预设 3.用脚长来量。 3.小结:古代的人们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大家想不想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体会一下呢? 大家把右手张开,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 拃”(师用手势示范) (1)小组活动,四人为一组,用拃来量课桌的长度,量一量自己课桌的长是多少? (2)交流测量的结果。 (3)讨论: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4、呢? 预设: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测量的结果就有可能不一样。 5师总结: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为了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使用同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 1 题,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 2 题,说出下面每个物体各有几个立方体那样长。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作业设计: 用今天学会的知识量一量家里书桌、茶几等家

5、具的长度。 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量同一个物体时,要用统一的长度来测量。 教学反思: 篇二: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教案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量物体的正确方法,知道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摆放,要 放平摆直。 2.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 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4、鼓励学生先估测再测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6、: 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 量方法。 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具: 1 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正方体、正三角形、文具盒、橡皮、铅笔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课件演示,教师口述故事)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衣服的长是 3 拃,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 3 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

7、。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 3 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 3 拃,怎么变成了 2 拃?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以小故事的形式开始上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在课堂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举出例子:课本、铅笔、铅笔盒等学习用品。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

8、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 来量一量好吗?(数学课本)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出示数学课本)师: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 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 师: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啊?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啊?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操作课件依次出现用小正方体、1 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的情况。同时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写

9、在黑板上,出现了数学课本的宽,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里(教师指着板书) ,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 师:哦,是啊!我们发现,同样是数学课本的宽,但是,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2)小组讨论汇报。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选用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结果就不同;要想得到的结果相同, 应选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4、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 大家打开课本第二页 看看古人都是用什么作为标准来测量的? 预设一:伸开双臂量大石头的宽。 预设二:用拃来量。 预设三:用脚长来量。 小结:古人选用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

10、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来 测量物体的长度。 大家想不想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体会一下呢? 大家把右手张开,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 拃” 。(师用手势示范) 师:用自己的拃来量课桌的长度,量量数学书的长,铅笔盒的高吧。?(教师把结果板书到黑板)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教师指着板书) 生:? 小结:选用相同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很容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长短。所以, 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首先要有相同的标准,也就是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5、动手摆一摆:铅笔盒的长能摆几块橡皮?数学课本的长能摆几块橡皮?(课 件演示)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

11、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用相同的物品去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6、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手掌有多宽呢?同学们先估测一下,然后再认 真测量,看看自己的估测对不对? 师:好棒哦!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被测量物体不是非常的规则,主要拓展一下估测和测量方法。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 PPT 练习 1,学生看图直观地估测下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告诉学生,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

12、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 PPT 练习 2,让学生用铅笔不同物品量课桌的长。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品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 3、 PPT 练习 3,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再用上 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

13、要性。 4、联系实际,活动体验。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棒哦。下面同学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教室里面,找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先估测一下它大概多长,多宽或多高,然后再测量一下,好吗? 师: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安排体验活动,拓展思维思维容量,除鼓励学生估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知道,有些物体,可能不是一个一个地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帮助啊?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觉得它有什 么用啊? 生:? 师:这节课,通过测量物品长度的活动,我们认识到统一单位长度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把本节课所研究的知识,

14、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出自己收获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梳理知识,重申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表扬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数学书长 15 74 5 (课桌拃数)8 (数学书拃数) (铅笔盒拃数) 17 备用:课堂检测题设计 1. 2 桌子大约有()个铅笔盒长,大约有( )支铅笔长,大约有()拃。3、统一长度单位有什么好处?用臂长、步长可以测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 B 卷 (方便测量和比较物品的长度)1、量一量。 数学课本的长边大约有( )块橡皮长,短边大约有( )块橡皮长。 2、 3、填一填。

15、篇三: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 8 个例题:例 1(统一长度单位) ;例2、例 3 以及相关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例 4、例 5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米,用米量) ;例 6、例 7 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例 8(估测、解决问题) 。 1. 统一长度单位。 在呈现测量情景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长度单位(1庹、1 拃、一个脚长)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长度单位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单位“拃”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一拃,

16、但长度也因人而异,测量结果也会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统一长度单位很有必要; 2.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厘米,再让学生量一量一个田字格的宽度和图钉的长,让每个学生都清楚 1 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 1 厘米的直观表象。 (2)用厘米量。 注意指导学生具体量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从而领会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3. 认识米,用米量。 (1)认识米。 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 1 米的实际表象。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 1 米的长度,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知道 1 米100 厘米。 (2)用米量。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黑板、教室门等建立米的长度概念。 4. 认识线段。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用语的科学性。不能将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