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76732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新闻传播过程,本章基本内容,新闻传播的途径 新闻传播的模式,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途径,新闻传播的多种途径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新闻传播的过程 新闻传播的环节,一、新闻传播的多种途径,(一)什么是传播(communication)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通与分享,即信息的拥有者(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人(接受者)并与之分享信息的活动与过程。 (二)信息的多种传播途径 1、自我(内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自我传播是人的自我信息活动,包括感知到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它表现为心理活动过程,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2、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

2、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传播,即两人或数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人际传播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人际传播是最丰富、最良好的传播途径: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性强,反馈及时,传受双方能够充分的相互理解。 3、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 群体传播是指社会群体和社区内的信息交流活动,比如公众聚会场所内的信息传播。群体传播的总体体验不如人际传播直接和强烈。,4、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如政党、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内部或组织之间的信息传播。 组织传播的特点:传受双方关系高度确定,效率往往不高,反馈缓慢。 5

3、、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是指职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以一般社会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者的职业化;受众众多且不确定;单向传播,反馈困难;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和高功能的传播效果;信息表述规范易懂。,意义分享程度比较,A,B,A,A,A,AB,AB,AB,AB,B,B,B,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A:传播者 B:接受者,传播的各层次相互重叠相互补充,上图从左向右看: (1)传播参与者越来越多 (2)信息的个性越来越淡薄,共性越来越浓 (3)受众在时空、感情等方面越来越分离 (4)传播技术和组织

4、越来越复杂,内向传播,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传播过程V型模式图,大众传播一开始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它看不到,也听不到它的对象,对其对象很不了解。它是对着摸不着的幻影说话,往往只是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达到目标。 法内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 2、新闻传播的途径 新闻传播可以通过上述任何一种途径传播,或者说新闻传播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 当代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大众传播。,二、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新闻传播的最基本要素: 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接受者 当代新闻传播(大众传播)的基本要素: 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接受者,三、新闻传播的过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五W

5、传播过程模式: Who谁(传播者) Says what说了什么(信息)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媒介) To whom向谁说(受众)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效果),谁 传播者,说什么 信息,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给谁 受众,取得什么效果 效果,(二)新闻传播的一般过程 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接受者 (三)当代新闻的大众传播过程 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媒介新闻接受者,四、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采集新闻信息,创制新闻文本,传递新闻文本,收受新闻文本,信息反馈,反馈,反馈(feedback):接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反应,是对所接受的事实信息的意见表达和反映

6、。反馈信息对于传播者调整以后的传播内容、形式和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获取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 受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等; 行业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的监测与评估; 新闻媒体的受众调查。,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模式,新闻传播模式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相互关系的简约表述。,一、传授关系模式,单向(线性)传播模式 缺点: 1、传者本位; 2、没有反馈; 3、不利于传播行为的自我调控。,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接受者,双向(控制论)传播模式 优点: 1、克服了线性传播的弊端,有利于传播者对传播行为的调整; 2、有助于调动接受者的积极性,实现传受双方的良性互动; 3、有利于加强对传播者行为的监督,增强传播者的责任心,提升传播的质量和水平。,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接受者,信息反馈,(二)受众类型模式,大众化传播模式 小众化传播模式,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者B,新闻传播者A,新闻传播者C,大 众,受众群A,受众群X,受众群C,两种传播模式特点比较,大众化传播模式: 受众是不特定的大众; 信息的大众化和丰富多样性; 媒介的大众化;,小众化传播模式: 受众是某类特定群体; 信息的针对性和特定性; 媒介的专业性和专门化(小众化报刊、电台、电视台、频道、节目、栏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