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76709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必修一课后题参考答案:必修一课后题参考答案: 1.11.1 1.1.(1 1)活细胞:)活细胞:A A、D D、G G、I I; (2 2)死细胞:)死细胞:B B、E E;(;(3 3)细胞的产物:)细胞的产物:C C、F F、H H。 2.2.(1 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 2)种群层次;)种群层次; (3 3)群落)群落 层次。层次。 1.21.2 1.B1.B。 自我检测:自我检测:1.1.。2.2.。3.3.。 选择题选

2、择题 1.C1.C。2.D2.D。3.B3.B。 画概念图画概念图 3 3 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不具有、词是:不具有、 具有、具有。具有、具有。 2.12.1 1.1.(1 1);(;(2 2)。3.B3.B。 2.22.2 1.1.(1 1);(;(2 2)。2.A2.A。 3.B3.B。 2.32.3 1.1.(1 1);(;(2 2);(;(3 3) 。2.C2.C。3.C3.C。 2.42.4 1.1.(1 1);(;(2 2)。2.C2.C。 3.C3.C。 4.C4.C。 5.C5.C。2.51.C2.51.C。 2.A2.A。 3.D3.D。 自我检测:

3、判断题自我检测:判断题 1.1.。 2.2.。 3.3.。 4.4.。 5.5.。 6.6.。 选择题选择题 1.A1.A。 2.B2.B。 3.D3.D。 4.A4.A。 画概念图画概念图 二、知识迁移二、知识迁移 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 3.13.1 1.C1.C。 2.A2.A。 3.C3.C。 3.23.2 1.1.图图 1 1 中,注字的中,注字的“内质网内质网”应是应是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应是“内内质网质网”。染。染 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指示应包括指示 线下方的中心粒。图线下

4、方的中心粒。图 2 2 中,注字的中,注字的“核核仁仁”应是应是 “叶绿体叶绿体”,“叶绿体叶绿体”应是应是“线粒体线粒体”,“核糖体核糖体”应是应是“中心体中心体”。 2.C2.C。 3.B3.B。 4.C4.C。 3.33.3 1.1.(1 1);(;(2 2)。2.C2.C。 3.C3.C。自我检测自我检测 判断题判断题 1.1.。 2.2.。选择题。选择题 C C。 连线题连线题 二、知识迁移二、知识迁移 提示: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膜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中的蛋白提示: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膜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中的蛋白 质等

5、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鲜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质等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鲜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技能应用三、技能应用 调暗视野有两种方法:一是转动反光镜使进光量减少;二是选择小的光圈,减少进光量。调暗视野有两种方法:一是转动反光镜使进光量减少;二是选择小的光圈,减少进光量。 4.14.1 1.1.。 2.2.。 3.3.。 4.24.2 1.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 1919 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

6、行探究。 2.2.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和蛋白质。 3.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 点是:(点是:(1 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 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 层的两侧。(

7、层的两侧。(2 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4.D4.D。 4.34.3 1.D1.D。 2.A2.A。自我自我检测检测的答案和提示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判断题 1.1.。 2.2.。 3.3.。 4.4.。 5.5.。 选择题选择题 1.D1.D。 2.C2.C。 画概念图画概念图 5.15.1 (五)第一小节练习(五)第一小节练习 基础题基础题 1.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

8、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2.提示:(提示:(1 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

9、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 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2 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 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3.D3.D。 第二小节练习第二小节练习 1.B1.B。 2.B2.B。 3.3.提示:这个模型中提示:这个模型中 A A 代表某类酶,代表某类酶,B B 代表反代表反应底物,应底物, C C 和和 D

10、 D 代表反应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代表反应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 A 与底与底 物物 B B 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 产物产物 C C 和和 D D。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拓展题拓展题 1.1.(1 1)A A 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应速率加快。加快。B B 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 C 点: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反应速率不再随反 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的水平。 (2

11、2)如果)如果 A A 点时温度升高点时温度升高 1010 ,曲线上升,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的幅度变小。因为 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物浓度的变化。温 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 (3 3)该曲线表明,)该曲线表明,B B 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够大,是酶的数量 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图略)。(图略)。 5.25.2 1.B1.B。 5.35.

12、3 1.C1.C。 2.B2.B。 3.3.提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提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都不需完全相同:都不需 要氧;都与线粒体无关。联想到地球的早期要氧;都与线粒体无关。联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细胞的结以及原核细胞的结 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无氧呼吸而先出现无氧呼吸而 后才出现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后才出现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发展变化而形成吸发展变化而形成 的。先出现原核细胞而后出现真核细胞,即的。先出现原核细胞而后出现真核细胞,即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真核细胞是由原核 细胞进化而

13、来的。细胞进化而来的。 4.4.不能。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不能。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 ATPATP。 5.45.4 第一小节第一小节 1.1.(1 1);(;(2 2)。2.B2.B。3.3.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 出氧气。出氧气。 第二小节练习第二小节练习 1.1.(1 1);(;(2 2)。2.B2.B。 3.D3.D。 4.C4.C。 5.D5.D。 6.B6.B。 7.7.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

14、是 ATPATP。 8.8.白天若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白天若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自我自我检测检测的答案和提示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判断题 1.1.。 2.2.。 3.3.。 选择题选择题 1.D1.D。 2.D2.D。 画概念图画概念图6.16.1 1.C1.C。 2.A2.A。 3.D3.D。 4.C4.C,E E。 5.B5.B。 6.26.2 1.1.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目,稳定性差异。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目,稳定性差异。2.C2.C。 6.36.3 1.1.(1 1);(;(2 2

15、);(;(3 3)。2.C2.C。 6.46.4 1.1.(1 1);(2)(2)。 2.2.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增殖失控,能够无限增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容易在体内分散和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增殖失控,能够无限增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容易在体内分散和 转移。转移。自我自我检测检测的答案和提示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判断题 1.1.。 2.2.。 选择题选择题 1.C1.C。 2.D2.D。 3.A3.A。 4.A4.A。 5.C5.C。 6.A6.A。 二、技能应用二、技能应用 1.1.提示:(提示:(1 1)2 221.321.3;(;(2 2)21.321.340.640.6。 2.2.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9.319.3 h h;间期:;间期:17.317.3 h h;分裂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