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76644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七讲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教学目的与要求:1.各种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2.掌握加工顺序的安排。 教学内容: 1.各种加工方法的确定 2.加工阶段的划分。重点:各种加工方法的确定及加工阶段的划分。 难点:加工顺序的安排。,前提条件:了解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经济精度、精度的相对性。1.加工经济精度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误差和加工成本成反比例关系,每种加工方法都有一个加工经济精度问题。,10.3.3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2、加工方法的选择,选择加工方法应考

2、虑的因素:1)各加工表面所要达到的加工技术要求;2)工件所用材料的性质、硬度和毛坯的质量;3)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表面的尺寸;4)生产类型;5)车间现有设备情况;6)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1.所选的最终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与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相适应P268 表10-10 (外圆表面加工) P268 表10-11 (内孔表面加工)P269 表10-12 (平面加工),2.所选加工方法要能保证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3.所选加工方法要与零件的结构、加工表面的特点和材料等因素相适应 4.所选加工方法要与企业的

3、生产类型相适应 5.加工方法要与工厂现有生产条件相适应,【例题10.1】 表格应用的举例:要求孔的加工精度为IT7级,粗糙度Ra=1.63.2m,确定孔的加工方案。 查表10-11可有下面四种加工方案:钻扩粗铰精铰;粗镗半精镗精镗;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钻(扩)拉。,10.3.4、加工顺序的安排,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是: (1)保证加工质量, (2)合理使用设备, (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1、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共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 2.半精加工阶段 3.精加工阶段 4.光整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有:,1)为了保证加工质量。 2)可以及

4、早发现毛坯缺陷,以便及时报废或修补,避免继续加工造成浪费。 3)可以合理使用机床设备。,小结:零件加工划分阶段的好处1)有充足的时间消除热变形和消除粗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使后续加工精度提高。2)在粗加工阶段发现毛坯有不可挽救的缺陷时,就停止下一加工阶段的加工,避免浪费。3)合理地使用设备,低精度机床用于粗加工,精密机床专门用于精加工,以保持精密机床的精度水平和经济性。4)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高技术工人专门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这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艺水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2、加工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1)基准先行,2)先粗后精,3)先主后次,4)先面后孔。,(2

5、)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1)预备热处理,2)最终热处理,3)辅助工序的安排,(1) 为了改善工件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进行。 (2)为了消除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人工时效),最好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有时也可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进行。 (3)为了改善工件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质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淬火等)通常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进行。其中渗氮淬火一般安排在切削加工后,磨削加工前进行。而表面淬火和渗氮等变形小的热处理工序,允许安排在精加工后进行。 (4)为了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或耐蚀性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为目的的热处

6、理工序或表面处理工序(如镀铬、镀锌、氧化、煮黑等)一般放在工艺过程的最后。,1) 重要工序的加工前后; 2) 不同加工阶段的前后,如粗加工结束、精加工前;精加工后,精密加工前; 3) 工件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前后; 4) 零件的全部加工结束后。 此外,对于某些零件需要特殊检验,如X射线检查、超声波探伤检查,应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开始。用于表面质量检验的磁力探伤荧光检验,安排在精加工前后。密封性检验、平衡和重量检验等,通常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阶段。 零件切削加工结束以后,若有合装加工在合装前应先安排去毛刺工序。进入装配前应安排清洗工序。,(3).辅助工序的安排,在下列场合还要安排独立检验工序:,

7、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1.工序集中如果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多,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就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这样,工艺路线短,工序少,称为工序集中。,2.工序分散如果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少,把零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在很多工序里完成,则工艺路线长,工序多,称为工序分散。,工序集中的特点: 1) 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多个表面。这样,可以减少安装误差,较好地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可以减少装夹工件的次数和辅助时间。 2) 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并相应地减少操作工人,节省车间面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3) 由于要完成多种加工,机床结构复杂、精度高、成本也高。,工序分散的特点: 1) 机床设备、工装、夹具等工艺装备的结构比较简单,调整比较容易,能较快地更换、生产不同的产品。 2) 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拟定工艺路线举例,如图所示方头小轴,中批生产,材料为20Cr,要求12h7 mm段渗碳(深0.8mm1.1mm),淬火硬度为50 HRC 55 HRC,试拟定其工艺路线。,方头小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