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总论(一)[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76239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总论(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总论(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总论(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总论(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诗歌鉴赏总论(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总论(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总论(一)[(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一、2013年考试大纲 涉及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1、理 解 A,2、分析综合 C,3、鉴赏评价D,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2014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诗歌鉴赏,就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全国高考考查诗歌鉴赏,始于1994年,一直到2001年,均采用客观题形式。从2002年开始,采用主观简答题形式,难度较大

2、,其目的有三:考察分析能力;考察审美情趣;考察表述能力。2013新考纲中新增了 “古诗填空题”,五年全国高考命题的考查角度,2010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的命题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略有变化。 1、从分值看,大部分试卷设题为78分,江苏卷是10分,新课标全国卷和辽宁卷为11分。2、从体裁看,19首诗歌涉及1首乐府诗、4首律诗、6首绝句、5首词、1首散曲、2首其他样式的诗。其中律诗、绝句、词仍是重点,比率占到近80,但其他体裁不容忽视。,3、从题材看,咏物言志、山水田园、怀古咏史、送别感怀、边塞战争、羁旅思乡、抑郁失意都有涉及。其中,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题材:

3、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情感淡然悠远令人回味无穷,抒情较含蓄; 一类是即事感怀类之作,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令人感慨万千,抒情议论较为明显。为方便设题,把写景咏怀诗作为考查重点也就自然而然了。,从命题的考查点看,试题设置角度都比较小,切入点明确,重在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13年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 酬孝峙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

4、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 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答案】: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13年高

5、考四川卷)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li,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13(8分)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

6、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的内心世界。(4分),新课标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

7、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的内容

8、及情感,一定要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具体内容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具体内容,首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体会其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13年高考新课标卷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9、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二)、(11分) 8.(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彩,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得2分,分析3分)。 9. (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有无从说起,以致在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知道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心情3分,分析3分)。,13年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8分) 临 江 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1)(3分) 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

11、久别重逢的喜悦; 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离别在即的愁绪。,【解析】选用欧阳修的词有点意外,选用临江仙更是意外。这一首词几乎没有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各种选本少有,网络也少有注解。好在找到一本2002年版的线装诗词曲中有。答此题既要读诗,又要看注解。丰富的感情说明不止一条,所以要列出序号,没有让简析,只要答出情感类别即可。诗中说“同唱第”,而注解中强调朋友远道而来,于是就有了第一条。词中“如今”几句,明显在发牢骚,结合注解中被贬滁州,就有了第二条。至于说第三条,是本词最明显的情感。似乎还有第四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或对朋友的关心。“闻说”二句字面上说,你到了一个神仙之地任职,我今后再也看不到你了。实

12、际上也是以调侃的语气,表达出对朋友另到一个蛮荒之地任职的同情。且命题人给的第二题答案的第一条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另外前两句也有对当年一举中第,春风得意的留恋。,(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5分) 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解析】此题难度较大。一遇到解说手法的词,学

13、生容易一头雾水。其实只要用好现有材料不一定一无所知。作者由阆州,一下子想到了仙境阆苑,想象奇特,当然属于“飘逸”范畴。且注解中有对阆苑的注解,又框定了两句,如果学生再联想到红楼梦中黛玉的唱词“阆苑奇葩”,第一问就迎刃而解了。至于第二个答案,如果我们把视野稍微放开,就不难发现,全词的时空转换比比皆是。由眼前的重逢,想到十年前的“同唱第”,由眼前的“薄宦天涯”的失意,联想到十年前曲江宴上披红戴花的得意,由人间僻地,想到天上仙境,这些时空转换,挥洒自如,灵动飘逸。,备考策略 1、了解考点,熟悉题型。 2、掌握技巧,规范答题。 3、结合诗句,分析情感。,二、考点阐释,鉴赏形象要点,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

14、形象,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 鉴 赏 作 品 的 语 言,从语法角度出题:倒装句等,从炼字角度出题(修辞手法可归纳为表现手法类):,从品评诗歌语言风格上出题:,3 赏 析 表 达 技 巧,1、修辞手法,4、表达方式,3艺术构思,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 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借景抒情、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 烘托、用典、悬念、赋比兴、象征、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2、表现手法,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小见

15、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4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从主旨、意境、诗歌基调入手),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从体裁、分类入手),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要求分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本题考查作品的思想感情,(10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要求分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本题考查作品的思想感情,(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答: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惋惜,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