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45192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一: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篇二:小学新课程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目录 小学新课程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目录 理论编 第一章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强海燕 第二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教案撰写 郭植梅 第三章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运用林红 案例编 第一章优秀教学设计 Lets Paint (Part B Lets Talk)汕头市金平区长厦小学 郑爱军 Lets Paint (Lets Learn)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 廖英骐 What Can You Do 潮州市枫溪区枫溪小学邱晓青 Do You Like Science 江门市蓬江

2、区白沙小学谢江红 What Colour Is This 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蔡艳莲 Celebrating The Birthdays 广州市东山区先烈中路小学 林少娟 What Can You Do 茂名市新世纪学校梁肖凤 Please Do Not Talk In The Library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谢婉霞 Whats In The House 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 黄瑜 第二章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Where Are You Going 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郭纯 My Dream House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 黄健仪 Senses 中山市中港英文学校邹红 第三章香港小学英

3、语教学案例选 Using Real Big Books In The Classroom For Joyful Reading Shirley Tong Shuk YinTutor: Tony Mahon Task based Learning Through Childrens Literature Amy kwan Wan ManTutor: Tony Mahon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引导小学学科教学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我们组织编写了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研修手册 。这套书按新课程的结构体系编排,小学共分 10 册。本册为小学新课程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

4、案例分册。 本书在设计和编写上,力求把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案,以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课程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省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本书分为两编。理论编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概说,分析新课程的英语教学理念,并就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作了具体的阐述;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和教案的撰写,提出较为详细的说明和建议。案例编主要是选择我省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中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案例。这些教学设计和案例,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通过

5、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学习英语的教学原则。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手段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此,我们把这些教案、课例结集出版,并请有关专家点评,以期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了帮助教师拓展教学视野,了解和学习香港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在案例编中,我们还选编了位香港小学英语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中,他们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思路,同时对照英语的教学理论以及导师的指导,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总结。这些教学案例,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可供借鉴学习。 理论编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

6、学学院强海燕教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林红副教授、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郭植梅撰写;案例编由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老师林红、何婴、邓秋萍、寻明点评,郭植梅审定。香港小学英语教学案例选自香港教育学院出版, 由香港教育学院英文系导师 John A. W. Caldwell, May M. T. Lee, Roger Webb 组织编写的 Teacher in Action,香港教育学院授权同意全文选用。 丛书主编:吴惟粤,副主编:吕伟泉、李文郁 本册主编:郭植梅,编写人员:林红、强海燕郭植梅 衷心感谢为我们提供教学案例的老师们。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和同行们提出

7、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XX 年 5 月理论篇 第一章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几个问题英语作为国家课程在小学 36 年级开设,可以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情,也是一个新事物。XX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成为国家课程之后,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超高速发展的时期,超过亿名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规模之大空前未有。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一个反映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不少教师经过转岗培训成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纷纷加入小学英语教师的行列,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一个新的教育与研究领域正在形成。在 XX 年广东省小学英语教师

8、研究论文、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的评比中,一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一批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成长,令人欣慰! 然而,小学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尚有不少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思考。由于篇幅和能力所限,本章仅在英语学习动机调动、母语与英语的课堂使用以及如何对待语法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动机与小学英语教学 “动机”虽然不是一个陌生的术语,但是小学英语教师却不一定能确切地了解其中的含义。尽管这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小学英语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不同的动机驱动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动机驱动方式对英语学习是有效的,什么样的动机类型对儿童的发展是有利的

9、?这些问题对小学英语教学尤其重要。 (一)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究竟什么是动机?比较普遍的定义描述是:动机是人们对目标做出选择并为之做出努力的程度。动机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不同的心理学派对动机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可以大致从两个方面来划分:行为主义通过行为范式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强调奖励和强化行为的重要性;认知主义则认为动机是深层次的、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但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的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表现出来。 1 外部动机 我们通常把行为主义所界定的动机称作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强调奖励(或处罚)对行为的作用,认为人们之所以去行为就是期待行为结果的回报或奖励。外部动机行

10、为是一种因为有外部奖赏而驱动的行为,为了不受惩罚而激发的行为也属于外部动机行为。外部动机引发的行为,则是对外部奖赏的期望。学习的外部动机就是指学习的外部因素或外部刺激所引发的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例如,要通过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考研,考博,找好工作,出国,评职称,晋升等,以及物质奖品,精神鼓励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上的体现之一就是强调外部动机,家长的期望、教师的要求、社会上的功名追求等都是很强的学习动力。 “头悬梁,锥刺骨”是苦学,没有内部动机,是“学而优则仕”这个外部动机在起作用。引发外部动机对成人的学习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由 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以及其对时间概念理解上的有限性,

11、使之主要关注此时即刻的情景和兴趣,考虑不了长远的利益,也考虑不了学习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儿童的英语学习不适宜用太“远大”而脱离儿童生活的目标来激励。在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主要以惩罚来逼迫学生学习,致使学生为了逃避惩罚而被动学习,明显体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而许多教师多运用鼓励和奖励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是说,通过调动学生的外部动机来带动学习进程。但这其中也有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问题。有一次,我听了一位多次被评为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发现她在讲台上摆了一个奖品盒,里面放的都是糖果。每当一个学生回答正确时,就奖励一块糖。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就仿佛看到了马戏团的动物表演,每当

12、一个动物完成一个表演动作时,马戏团工作人员就给动物喂食物以示奖励。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把作为教育对象的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过于强调物质方面的现象还有许多表现,例如,一些老师将奖品小红花满堂发,贴满了学生的手臂,脑门或课本。学生对于这些物质奖品开始很受激励,为了得到奖品去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本身来学习;但是,久而久之,奖品发得多了,司空见惯,作为学习刺激物的强化功能很快削弱,起不到所期望的作用。因此,作为外部动机激发的物质奖励,应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尽量避免。 2内部动机 我们可以把认知主义的动机定义称作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一种除了活动本身而没有其他明显奖赏的动机。人们进行这种活动是因为活动本身的好处,而

13、不是因为这些活动能赢得什么外部奖赏。认知主义对内部动机有 3 种不同的理论阐述。一是驱动理论,认为动机来自天生、本能的内驱力,主要有 6 种:探究、操作、活动、刺激、知识及自我完善(David Ausubel,1968) 。二是 AH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水、空气、食物、休息、活动) ,安全感(安全、自卫、自由) ,情感需要(爱、归属感、感情) ,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地位) ,以及自我实现等。三是自我控制理论(Hunt,1971) ,它强调人们自我决策的重要性。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的选择机会和自我做出决

14、定的权利都可以使学习者的动机达到最高程度,因为它使学习者产生了学习的自主性。 在笔者负责的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实验项目里,XX年对完成小学 6 年实验周期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在你 6 年的英语学习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外国专家来给我们上课。 ”为什么?原因是内部动机。外国专家没有给学生任何物质奖励,英语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当时在课堂的表现而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加分,只是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有满足感、成就感:外国专家的话他们听懂了;外国专家提问的问题他们回答了;他们问的问题外国专家也听懂了,给他们一一回答的问题使他们很高兴。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

15、此,通俗地讲,内部动机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本身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本身带来的回报,例如自我成就与自我价值感等。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内部动机的激励作用更大。J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更能激发内部动机。AH马斯洛认为一旦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无论是否有外部的奖赏,人们都会为自己高一级的需要去努力,最重要的是要达到自我实现。JS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认为,帮助人思考和学习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习者从奖罚中解放出来,赞赏“自我奖励的独立性” 。 内部动机虽然不是决定一个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唯一因素,然而那些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主性而去学习语言

16、的人,会比依赖外部奖赏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西方的研究普遍认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重要。一些研究也表明,在没有任何外部奖赏的暗示下,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居然比有奖赏暗示的要好得多(Kohn, 1990) 。一个典型的实验是:要求被试解决一个魔方的拼图问题,这个复杂的解“谜”任务使被试很兴奋,足以调动了被试的内部动机。当这个过程进行一半的时候,主试告诉被试们,完成魔方解谜任务后有奖励。自此时刻开始,根据对解决任务的正确步骤和速度两个方面来测查,被试的内部动机变弱了。另一个典型的实验是:将一些中学女生分为两组,要求她们教会年幼的儿童做几个游戏。主试只告诉第一组学生这个要完成的任务;而告诉第二组就加上了奖励,告诉她们如果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就可以得到赠送的电影票。结果是,第一组完成得快,完成得好,而且感觉愉快。这两个实验说明,外部动机激发转移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内部动机水平,并进一步导致学习效果的降低。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重要,因为前者比较持久、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