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684314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至唐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第一编 先秦文学 原始神话与中国文学的起源一、原始神话一、原始神话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在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远祖不仅改造了自然界的面貌,也促进了 自身的进步,发展了思维,产生了语文,当音乐、美术等艺术逐渐同生产脱离而走向独立时,与之密切 相关的语言艺术文学也同时产生了。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与知识水平的低下,人们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产生了神秘感,形成了对自然神 的信仰,把自然力神化并借助想象企图解说它、征服它、支配它,从而产生了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 补天、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羿射九日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都有现实生活做基础,是客观现实和生活 的反映。如羿射九日之所以产生,

2、大概是远古时代发生过多次旱灾,人民群众渡过这些灾难后,久而久 之,幻想出一个善射的神弓手后羿,射去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以减轻旱灾的威胁。原始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它通过美丽的故事,奇特、丰富的幻想,表现了浪漫主义精 神,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小结:(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 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 、 山海经 、

3、庄子等. 二、诗歌源头二、诗歌源头诗歌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种口头创作。比较原始的诗歌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少。 诗经三百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雅、颂 三类、风是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音乐歌词。 诗 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面貌和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 诗经的艺术成就:1.“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反映生活中带本 质性的社会问题,使诗歌创作成为一幅幅社会生活的图画。2.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 ,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铺陈直叙,对

4、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 写。 “比” , “以彼物比此物也” ,打比方,对事物作形象描写。 “兴”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 起,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3.重章叠句、回环复沓的结构形式;四言句式。 4.重言叠字、双声叠韵、隔句押韵,富于音韵声情之美。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对后世诗歌,乃至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继诗经之后,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出异彩的是楚辞 。楚辞是楚国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并 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来的新诗体。它打破了诗经四言诗的格调,代之以三言至八言参差不 齐的句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著名的楚辞诗人有屈原、宋玉、景

5、差等。屈原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名平、出身于战国时楚国的贵族家庭,处在楚国由于强盛走向衰败时期,曾任楚三闾大夫,为楚怀王左徒。他忠君爱国,主张联齐抗秦,为人谗毁,先后被怀王、顷襄 王放逐江南。他在长期的流亡中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抒发忧愤的感情,后投汩罗江而死。 作品有离骚 、 九歌 、 天问 、 九章 、 招魂等,其中以离骚是为著名。 “离骚” ,离忧,遭 遇忧患。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提出了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了战国后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是我国第一

6、位伟大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屈原是第一个以诗歌创作为主的真正诗人。从他开始, 中国古代诗歌开创了自集体创作 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其次,屈原把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统一起来,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其三,屈原创作了楚辞体,并创作了大量不朽之作。其四,屈原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传统。最后,屈原对比兴手法的创作性运用,形成了以香草美人为寄托的新的艺术手法。离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有“风骚”并称。 “风”指诗经 国风, “骚” 指离骚 ,二者又代表了文学。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我国第

7、二部诗歌总集楚辞楚辞(1)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2) 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 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 17 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三、先秦历史散文三、先秦历史散文我国散文起源于史官的记言、词,甲骨文中已有完整的叙事记言,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散文 完篇。春秋战国时,散文发展日趋繁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历史散文有左传 、 国语 、 战国 策等,先秦诸子散文则以孟、庄、荀、韩四家文学价值最高。 孟子长于论辩,说理透晰;庄子 汪洋肆意,想象丰富;荀子明晰

8、简练,并采用民歌形式,影响后来赋的创作;韩非子文笔犀利, 善用浅近的寓言说理。(1) 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 240 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 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3)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 13 年,春秋 时期的编年史,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故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 左传长于 叙事,注意“原始察终” ;善于抓住个性特点描写战争,战争描写成就很大; 人物描写达到一定高度; 语言艺术。(4)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记载西周末

9、到春秋末五百余年周、鲁等八国的历史片断。记 言为主, 对事件过程一般不展开,相传为左丘明作。(5) 国策:又名战国策 ,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 12 策 33 篇。战国后期国别 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辑。专门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和他们的策谋。 人物刻画从外形特征 到内心世界,善在激烈冲突和戏剧性情节中展现人物,较以前的历史散文有突破;说辞内容丰富,善假 寓言。 (6)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四、先秦诸子散文四、先秦诸子散文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 、 墨子为代表,语录体或

10、简短论文。 (1) 老子:即道德经 ,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 章。老子,名耳,字伯 阳,道家创始人 。 (2) 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 ,20 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 国人,儒家创始人。通行的注本为宋代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的“仁” “义”及重视个人修养的观点。 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的语言。 (3) 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 ,53 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 墨家创始人。 墨子 ,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文字浅显,质朴无华,善假具体事例说理,逻辑性强, 论证严密,为战国时大量论辩文打下基础,是中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的

11、里程碑。 (周易 、 尚 书 、 诗经 、 礼记 、 春秋 )2、战国中期,以孟子 庄子为代表,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体或论辩文与专题论(4) 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 ,7 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 儒家重要人物。与论语 、 大学 、 中庸并称“四书” ,儒家经典之一。 较论语有发展,可说 是章向篇的过渡,语录体向对话体发展。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说理善假寓言、比喻。 通行的注本为宋代朱熹孟子集注(5) 庄子:即南华经 ,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 ,33 篇。庄子,名周,宋国人, 道家学派重要人物。脱离语录体, 由对话式论辩发展为专题论文。

12、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 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 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 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代表作逍遥游 。3、战国后期,以荀子 、 韩非子为代表,宏篇钜制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体制(6) 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 ,32 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 卿” ,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子及其门人的论文集,皆为长篇专题论文, 代表劝学(7) 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 ,55 篇。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 ,韩非的政论文集,结构严密,条理分明;

13、 议论透彻,切中要害;辞锋犀利,语气严峻;善 假比喻、寓言。注本为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8) 孙子:即孙子兵法 ,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 篇。孙子,名武,字长卿, 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9) 吕览:即吕氏春秋 ,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 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 曾为秦的相国。(10)名句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溃

14、于蚁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第二编第二编 两汉文学两汉文学秦代历时短促,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秦始皇巡行各地时,李斯(李斯上书秦王 (谏逐客书 )等 人撰写的刻在山石之上的歌功颂德的文字,多为四言韵文,间杂以不规则的长短句,对后世的碑志文有一 定的影响。 西汉文学繁荣,主要成果是赋、散文的乐府诗。最著名的赋家是杨雄。 一、汉赋一、汉赋“赋” ,原是诗经表现手法之一,汉代成为一种新文体。 “不歌而诵谓之赋” ,韵文和散文

15、的结合 体,铺叙是它重要的写作特点。它形成、发展于汉代,并在汉代成熟并达到鼎盛,故曰堪称汉代文学标 志的新文体。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 ,有贾谊吊屈原赋 , 枚乘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 ,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班固的两 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 ,有张衡二京赋 ,蔡邕述行赋等。“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二、西汉的散文二、西汉的散文1、政论散文:政略家的策论,重在解决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 它也不亚于韵文,贾谊的过秦论 、 陈治安策 ,晁错的论贵粟疏 ,刘向的说苑等,都是西 汉的散文名篇。东汉以后,政论文成就不如西汉,较重要作家作品有王充论衡 、王符潜夫论 、仲长统昌言等。2、史记散文 (1)司马迁的史记 ,为开创我国传记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第一部通 史: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年间,纵贯三千年。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影响史记创作的几个因素: 1)史官家庭的熏陶,太史令的便利,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和史料基础; 2)三次远游,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集了许多民间史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